蔣勛在《孤獨六講》中寫道:

“不是要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尊重孤獨。”

孤獨中最高的境界往往就是,慢慢地、靜靜地豐盈自我。

誠然,面對人世間里的無常事,不刻意回避,也不執(zhí)著堅持,而是坦然面對,自在接納。

如此,在獨處當中,自我和解,在和解當中,記得釋懷。

最終,跟萬事萬物言和,心便沒有了掛礙,而自己的精神和靈魂,自然可在獨處之中走向超脫和曼妙之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獨處自洽

人處于煙火紅塵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煩心事,討厭的人。

但是,無論自己多么刻意疏遠,努力避免,終究還是會被影響到。

這個時候,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不要急,不要去搭理,更何苦生氣?

與其為了排解怒火而跟人生氣,不如放過他們,不去配合,不要牽扯其中。

如此,主動回歸獨處,在看似孤獨的生活狀態(tài)里,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

有人說,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里面而在許多人中間。

人要想過得從容,活得自在,那就應(yīng)該做一個坦然自若的自己。

哪怕這樣的你是不合群的,但也能做到在獨處當中自洽。

真正的自洽,不在于你刻意遠離人群,或者故意躲避人情世故。

而是能在棲居于群體當中的時候,依舊可以繼續(xù)保持著自我思想的獨立,完成自我目標的實現(xiàn)。

在背后當中,堅持精神上的獨立和隨和,穩(wěn)住內(nèi)心的淡定和從容。

如此,方能真正更加瀟灑從容地過好余生。

獨處平靜

人活著,很需要平靜的心境。

因為內(nèi)心真正的平靜,在于既能無顧身邊的喧囂,也能時刻在心中靜下來。

甚至可以這么認為,既能隨時隨地融入人群,也能保持自我,實現(xiàn)自我精神上的獨立。

也就是說,我們要活得多面性,不能只想這樣,不愿那樣,也沒必要為了逃避那個,而執(zhí)著這個。

現(xiàn)實的人之所以會過得累,就在于老是逼迫自己一定要在兩難之間做出選擇。

其實,人生沒有那么多的選擇,甚至從生老病死的規(guī)律來看,我們?nèi)松镒畲蟮倪x擇從來就是老天爺早已給你安排了的,你自己永遠也改變不了。

因此,與其在各種紛紛擾擾的俗世里糾結(jié),刁難自己,不如早一點抽離出來。

然后,穩(wěn)住自己,在獨處當中,給自己的內(nèi)心以一種平靜的安慰。

這樣下去,我們反而能打造出一顆屬于自己的強大的內(nèi)核。

很認可這句話:每個牛人,都有一個篤定的核,這樣在宇宙間才不易被風(fēng)吹散。

面對生活的煩惱,人生的壓力,我們還是靜下來吧,慢下來吧。

不著急,不迷茫,不糾結(jié),不刻意,平靜地對待當下,該來的,終究會來。

獨處豐盈

許多時候,真正的強大,在于無論外界發(fā)生什么,內(nèi)心始終豐盈,淡定。

當然,很多人看似獨處,實則內(nèi)心從不安分,表面波瀾不驚,可內(nèi)心波濤洶涌。

任何時候,一個真正對自己誠實而堅定的人,目標明確,方向肯定,內(nèi)心篤定。

如此,在獨處當中,依舊能豐盈自我內(nèi)心,保持內(nèi)在的平和和穩(wěn)定。

《半山文集》中有云:

“人都抵達過那個叫孤獨的驛站,卻因?qū)陋毜睦斫獠煌?,再由此而分道揚鑣出發(fā)去往不同地方 ?!?/p>

愿余生,我們都能在獨處當中,跟孤獨為伴,也能在群處里享受到人生的樂趣。

如此,豐盈了靈魂不說,也的確可以讓自己的精神世界煥發(fā)光彩,充滿曼妙而幸福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