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在我國音樂界始終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中我們能叫的上來的搖滾歌手有竇唯、崔健,還有一些樂隊。

在這些代表人當中,汪峰無疑是最有爭議的。
他從早期的搖滾樂隊到后來的個人單飛,憑借著獨特的音樂風格和魅力,汪峰在華語樂壇的搖滾圈也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他的搖滾風格也被大多數(shù)路人所接受,但是在搖滾圈里面,汪峰卻并不是那么受歡迎,甚至總是被指責根本不是玩搖滾的。

那么,汪峰為什么有這么差的風評?為什么搖滾圈都對汪峰嗤之以鼻呢?
科班出身的搖滾人
和其他業(yè)余的搖滾愛好者對比,汪峰可以算是科班出身。
1971年,汪峰出生于北京一個小康之家,他的父親是從事藝術工作的,是歌舞團的長號手。

在這樣家庭氛圍的熏陶下,汪峰展現(xiàn)了非常濃郁的音樂天賦和素養(yǎng)。
逢年過節(jié),父親讓他在家表演,他都毫不怯場,甚至是落落大方。這樣優(yōu)秀的表演天賦也引起了父母的重視,所以在他年紀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刻意的將他往音樂道路的方向進行培養(yǎng)。
小學時期,汪峰就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剛進入青春期,他就著手創(chuàng)作自己的第一首歌曲。

隨后,他一路晉升都相當順利。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之后,汪峰還學習了小提琴和中提琴,并且代表著學校全國進行巡演。
本以為汪峰會一直朝著這樣的方向發(fā)展,但是他卻在18歲那一年接觸到了西方搖滾音樂。這個他之前沒有接觸到的音樂范疇讓他大吃一驚,并且深受震撼,也因此他改變了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只不過這樣的發(fā)展是相當漫長且困難的。搖滾音樂在當時并不被主流的大眾社會所認可。
同時,汪峰也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好在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所愛,并且一路堅持了下來。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作為科班出身的汪峰在思想上就和大多數(shù)的搖滾人有本質的區(qū)別。

他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就相當高,可能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覺得他不搖滾的原因之一吧。
鮑家街43號
汪峰真正開始從事?lián)u滾音樂創(chuàng)作,是從鮑家街43號這個樂隊開始的。
那是1993年,他當時和自己幾個興趣相投的朋友創(chuàng)建了這支樂隊。那時,他們青春正盛茂,飽含著對音樂的期待與追求,在這條道路上摸索著前進。

前期的樂隊風格相當?shù)莫毺兀?strong>不僅僅含有搖滾,還有一些民謠等多種元素雜糅。
但無論是什么樣的風格進行碰撞,他們所產生的作品旋律都相當?shù)膬?yōu)美,而且歌詞總是能夠觸發(fā)人心,表達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追求。
四年之后,1997年樂隊就發(fā)布了同名的專輯《鮑家街43號》。

這是他們一次最勇敢的嘗試,雖然這張唱片現(xiàn)在看起來稍顯稚嫩,但是21世紀的新青年們心中的煩悶、憂慮以及歇斯底里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只不過專輯是受歡迎的,可現(xiàn)實非常骨感,雖然他們經(jīng)常會到各地演出,但是幾乎沒有賺到一分錢,更何況他們4個人還要生活。

慢慢的積蓄也被花光之后。汪峰別說吃飯,連住的地方都相當?shù)穆淦恰?/strong>在冬天的時候,他甚至沒有錢去租一間有暖氣的房子。
這樣的生活現(xiàn)實打擊到了汪峰,他知道沒有錢他就無法繼續(xù)創(chuàng)作。因此,他只能夠做之前最嗤之以鼻的事情,那就是騎著自行車不斷的給出版方送自己的專輯小樣。

一開始,他希望有人能懂自己做的音樂,后來,食不果腹的他連這點要求也沒有了,只希望對方比他富裕就可以。
經(jīng)歷了多次拒絕之后,當時華納的總經(jīng)理許小峰被這個年輕人的真誠所打動,他決定給汪峰一個機會,并且準備了一份中英文的合同。
他承諾簽了合同之后,汪峰再也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但是同樣,他還要必須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他只簽汪峰一個人,不會簽約團隊的其他成員。

在多次糾結和反復的考慮之后,汪峰選擇退隊,開始個人的創(chuàng)作。
2000年,汪峰發(fā)布了自己第一張個人專輯,《花火》這首歌讓他一時間名聲大噪,也變得相當?shù)拈熅b,他有了錢,第一件事就是一次性交了兩年的房租。
之后,他的人生仿佛開了掛,不斷的發(fā)行專輯,收獲好評。《回憶之前忘記之后》、《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飛得更高》都深受好評。

2005年,汪峰的名字可以說享譽大江南北,沒有人不知道搖滾歌手汪峰,但是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越來越紅的汪峰名字后面,總會有人偷偷的罵他是搖滾叛徒。
搖滾叛徒
這個名字不僅是因為他曾經(jīng)背叛了自己的樂隊,更多的也是對于汪峰搖滾音樂風格的一種理解和批判。
因為他的音樂并不是當時傳統(tǒng)意義上的搖滾,而是更偏向于流行一些。

畢竟當時那個年代,聽硬搖滾的人受眾群體不是特別多,而他又急于功利,想要掙錢,因此他選擇將搖滾和流行元素相結合,吸引大多數(shù)的聽眾,所以有人會叫他是搖滾叛徒。
那么真正的搖滾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其實這個詞到現(xiàn)在都沒有一個非常固定的定義,只能稱搖滾是一種比較新的流行音樂的類型。這類歌曲大部分抒發(fā)的是一種非常大膽的有激情的音樂風格,搖滾的音樂節(jié)奏會比較強烈,用它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會顯得特別有力量感。

而這樣的一種音樂風格在國內,幾乎和貧窮掛上了等號,因為搖滾向往、歌頌的是那些自由的日子和生活。
換一句話說就是,搖滾是最純粹的搖滾,是不需要接受商業(yè)的荼毒和金錢的束縛的。
由此就應運而生了所謂的搖滾精神。
它代表著這個人必須有自主的意識,他們渴望愛,渴望和平,他們真誠又熱烈。

最重要的是,他必須堅守搖滾樂的純粹性,遠離商業(yè)的束縛,避免遭受金錢的勒索。
這條可以說是搖滾精神最本質的內容。大多數(shù)的人認為,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只有不牽扯到利益,才能做出最純粹的音樂,享受音樂最本質的魅力。因此,像汪峰這樣背叛了搖滾的初衷,為了迎合大眾而更改搖滾的基本實質和內容,就已經(jīng)是成為叛逃的行為。
還有一種說法是,汪峰所制作的搖滾樂器是借鑒了beyond的風格,并且將他們的搖滾逐漸變得更加流行,被大眾所接受。

畢竟在音樂的市場上,只有搶占了觀眾,才是搶占了市場的份額,才能夠有更大的收益。
為此,汪峰改變了自己的審美,主動迎合了人家,這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就一點兒都不搖滾。
但是也有人指出,在汪峰之前的搖滾就是少部分人的搖滾。大多數(shù)的歌手只是有強烈的情感,但是唱功和創(chuàng)作能力都不佳,因此使得搖滾難以出圈。

但是自從汪峰根據(jù)市場進行改編之后,讓搖滾也變得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尤其是如今的80后、90后,他們受國外文化的影響比較多。
他們更喜歡那種。唱功好、旋律可塑性強的歌曲。因此,像汪峰、Beyond就合他們的胃口。
其實,不斷進行嘗試也是一種宣揚搖滾很好的方式。不過在大部分的搖滾人看來,只要走上商業(yè)賺錢的路線,就已經(jīng)不是真的搖滾了。

但是,在基本生活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又怎么樣純粹的堅持搖滾樂呢?這可能就是一個本身就自相矛盾的命題。
因此,在汪峰脫離了樂隊,開始搞個人的專輯,接受了所謂金錢的熏陶之后,直到現(xiàn)在,在一些搖滾圈子當中,很多人還是對汪峰嗤之以鼻,將他當做叛徒教育反面例子,去教育一些剛入圈的搖滾新人。

也有人說,只有汪峰的堅持才讓搖滾推上了正軌,讓搖滾在國內有更多的受眾群體,以至于能逐漸的穩(wěn)步發(fā)展下去。
那么,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為提高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