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學文發(fā)現(xiàn)一20歲女兵躺在家門口,見四下無人,他一下將女兵扛到了炕上。誰料,女兵解開衣襟,王學文震驚:“怎么會這樣……”
貓兒似的哭聲從懷中傳來,原來她并不算厚重的棉衣下裹著個嬰兒,女兵親昵的抱起孩子哄了哄,隨后將他遞到王學文面前,艱難的開口說道:“王大哥,以后孩子就拜托你和嫂子照顧了?!?br/>王學文的臉上有些猶豫,他家里面孩子也不少,而且妻子剛生產完,他怕照顧不周,看到他猶豫的眼神,女兵將原因說了出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送孩子的女兵叫吳仲廉,是孩子的母親,將孩子送給別人實屬無奈之舉,她和丈夫都是紅軍,兩人在抗戰(zhàn)的過程中結下深厚的情誼,成為了夫妻。
女子懷孕本就不易,更別說她一路跟著大部隊跋山涉水,不喊苦不喊累,懷孕的過程是艱辛的,但在孩子生下來后,又有個艱難的問題擺在吳仲廉夫婦面前。
彼時大部隊在和殘暴的馬家軍周旋作戰(zhàn),而且冰天雪地的,大人都有些受不了,更別說是孩子了,不管從哪方面考慮,夫妻倆都難以帶著孩子繼續(xù)上路,只能像戰(zhàn)友們一樣將孩子托付給信任的老鄉(xiāng)。
“村子里的王學文夫妻為人老實善良,生活還算過得去,將孩子交給他,你們盡管放心?!贝謇锩娴母锩咎匾饨o他們挑選了一戶合適的人家。
在問清王學文家所在的方向后,她將孩子藏在衣服里,迎著漫天大雪走去。
剛生產完沒多久的她身體處于虛弱狀態(tài),身上的衣服并不算多么暖和,被風一吹,沒有被遮蓋住的地方就感覺凍得直哆嗦,而懷中的孩子不哭不鬧,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母親。
在走到他家門口的時候,一路的寒冷讓她虛弱的身體再也受不住,敲了兩下門,不等里面的人回應,就倒在地上昏迷過去。
王學文聽到響聲后奇怪的走出屋子,這天寒地凍下著雪的怎么有人過來敲門,沒想到開門就看見個女人昏倒在雪地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學文的妻子同樣剛生產完沒多久,正在家哄著孩子。看到丈夫拖了個人進來,趕忙上前查看情況,倒出溫熱的水,送到吳仲廉的口中。
在清醒過來后,吳仲廉將事情的緣由給他們解釋清楚,王學文和妻子并沒有拒絕,他們知道戰(zhàn)士們的生活有多么危險,他們做的事都是對老百姓好的。
面對重重困難都沒有落淚的吳仲廉,將孩子遞出去后忍不住哭了出來,她和孩子見面還不到兩個月就要將他送走,這對一個母親來說實在是太殘酷了,但面對現(xiàn)實她又不得不這樣做。
回到隊伍中后,曾日三看著眼眶通紅的妻子安慰她等打完仗就能和孩子團圓,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西路軍在和馬家軍交戰(zhàn)的時候,傷亡慘重,曾日三壯烈犧牲,而吳仲廉被敵人抓住。
王學文得知后,想盡辦法托關系來到牢中探望她,吳仲廉忍著巨大的悲傷,給孩子起了個名字“王繼曾”,以此來紀念他的父親,讓他傳承父親的精神和遺志。
后來在黨組織的多方援救下,吳仲廉和其他同志們被救了出去,回到了大部隊中,和王學文他們一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而王學文因為和紅軍曾有過來往,而被馬家軍抓走,關進監(jiān)獄里面。
在這種情況下,王家人對王繼曾視若親子,從小就教育他擁有良好的品德,而他在王家一待就是14年,早已把王家人看做自己的親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到全國解放后,吳仲廉才終于騰出空來尋找兒子。此時的她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丈夫是和他志同道合的江華,她將之前的遭遇告訴江華后,江華對她很是心疼,兩人都期盼著解放那一天的到來。
1950年,經過多方打聽尋找,終于有了兒子的下落,看到找上門的領導們,王學文明白他們是來接孩子回家的,王家人都很高興他的母親平安從戰(zhàn)火中生存下來,帶著不舍的目光他們送走了王繼曾,經過一番旅途,這對14年沒有見過面的母子,終于重逢了。
參考來源:甘肅臨澤:一張照片記錄歷史 “紅軍娃”故事里的軍民情深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