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里說方言的梅婷火了,“南京話還是蠻帶感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我的后半生》里說方言的梅婷火了,“南京話還是蠻帶感的!”

電視劇《我的后半生》正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熱播,這部戲不僅集結(jié)張國立、佟大為、梅婷、許娣、周野芒,特別出演楊童舒、嚴曉頻、丁嘉麗、鄔君梅,特邀出演張豐毅、韓童生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在劇里自如開講南京話的演員梅婷也成為一大看點。戲里過足癮,梅婷還在社交媒體開起“方言小課堂”,“南京話還是蠻帶感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改編自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原名《老爸去相親》),以退休文學教授沈卓然的相親經(jīng)歷為切口,直面老年婚戀中的財產(chǎn)糾紛、代際沖突、健康危機等社會現(xiàn)實問題。最近在這部劇中,張國立飾演的沈教授在老伴兒去世后迎來黃昏戀,護士長迅速搬到家里,引起女兒強烈反對,家里鬧得雞飛狗跳。接下來,沈教授還將迎來多段情感戲,讓這部戲也被稱為“老年版《愛情神話》”。

笑鬧之余,該劇的社會意義在于直面老年情感需求,在中國社會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以輕喜劇風格打破“老年人無需愛情”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情感經(jīng)歷既包含浪漫期待,亦不乏現(xiàn)實考量,如實呈現(xiàn)老年群體對陪伴、尊嚴與情感共鳴的渴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的后半生》中,梅婷飾演的劉麗娜是一位家庭主婦,要照顧年邁的公公、養(yǎng)育初中生的孩子,還得操持全家的生活瑣事。諸多搞笑橋段生活氣息濃郁,為了幫助公公走出失去另一半的陰霾,麗娜勇闖“夕陽紅又紅”老年相親角,還被好幾個老頭追著加微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趣的是,劉麗娜在單獨和自己的父母相處時,南京話張口就來。無論是推門喊“媽”,還是強調(diào)“我會做飯唉”,或是抱怨爸爸不該送魚時的“你又不是不曉得”,“一天到晚跟吃了炸藥似的”,都讓南京觀眾覺得熟悉又親切,一張嘴秒變喜劇人,@南京人,懂的都懂。

近年來,方言文化大有崛起之勢。比如,電視劇《繁花》,上海人就更愛看滬語;《六姊妹》里有淮南方言。在《我的后半生》里,作為南京演員,能在南京拍戲、用南京話說臺詞,梅婷感到十分開心。她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充滿熱愛,曾經(jīng)這樣深情表白:“南京是一座從電影里走出來的城市,陰雨綿綿時像曖昧的柔焦;晴空白日里,明艷動人,每一幀都有經(jīng)久不衰的配色。我有幸生長在這部電影里。”

“六點半我就來到馬臺街,推著我的老王餛飩攤,是把錢賺哎把錢賺,我要是賺不著錢呢,我該怎么辦?”梅婷在社交平臺開起了“南京話小課堂”。梅婷表示,這部劇是南京編劇寫的,在南京拍攝的《我的后半生》,很多臺詞習慣都是按照南京方言來的?!皯蚶镅菸野职值闹芤懊⒗蠋熞矔f幾句南京話。我碰到會說南京話的演員,都會說南京話。南京話還是蠻帶感的!”梅婷還教網(wǎng)友南京話,“我的個乖乖”“你在干什么事”“曉得賴”“不要煩嘞”“擺的一米”“絕擺”“萊斯”……你學會了嗎?網(wǎng)友也建議,梅婷、海清和倪妮,啥時候合作一部女性大戲,全程講南京話。其實梅婷和海清在《張衛(wèi)國的夏天》中就曾合作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我的后半生》在南京拍攝,許多觀眾認出了東南大學、四牌樓、新街口鼓樓醫(yī)院、頤和路、繡球公園等熟悉場景。南京這座城市獨特的自然人文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這部劇提供了絕佳的取景地。劇集播出后,尋找取景地成為南京觀眾的一大樂趣,他們紛紛在彈幕上介紹起各個場景分別是在哪兒拍的,讓更多外地觀眾對南京的風土人情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方言是一個附加值,它能夠給我們帶來生活質(zhì)感,我們把很多人把它叫作顆粒度,這種顆粒度是能夠進行更細打磨的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頻辦主任呂帆認為,方言的使用能為影視作品增添了生活質(zhì)感,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盡管影視劇中使用方言在播出范圍上具有一定的地域?qū)傩裕珡娜珖秶鷣砜?,方言的使用反而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吸引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視頻剪輯 慶苗苗

校對 陶善工

編輯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