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01

我叫林秀蘭,今年六十八歲,是一名退休小學教師。在講臺上站了三十五年,教過的學生早已遍布城市各個角落。丈夫王建國五年前因肺癌離世,留下我一個人獨居在這套七十平米的小兩居里。

我和老王都是節(jié)儉的人,一輩子不鋪張浪費,攢下了五十萬養(yǎng)老金。

這在我們這個三線城市,算是過得去的數(shù)目。我的退休金每月三千多,足夠日常開銷,那五十萬我?guī)缀鯖]動過,想著萬一哪天生場大病,也有個保障。

我只有一個女兒小玲,在市中心一家銀行上班,嫁給了做裝修生意的張明。小玲從小懂事,婚后也常來看我。

張明表面上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女婿,每次來都會帶些水果零食,嘴上也甜,喊我"媽"喊得比親兒子還親。

退休后的生活,我自己安排得挺充實。早上去小區(qū)的廣場跟老姐妹們跳廣場舞,中午回來做飯,下午要么去老年大學學書法,要么約幾個老同事打打麻將。

晚上吃過飯后,會到樓下散步,跟鄰居們聊聊天。日子平淡卻也愜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秀蘭,你這退休生活過得真滋潤??!"我的老同事李桂花時常這么說,"你看看我,天天被小孫子折騰得夠嗆,哪有你這么自在。"

我常笑著回她:"各有各的活法嘛,你有兒孫繞膝的熱鬧,我有清靜自在的舒坦,誰也羨慕不了誰。"

其實心里,我也有些羨慕桂花。小玲和張明結(jié)婚三年了,一直沒有孩子的消息。問起來,小玲總說工作忙,再等等。

我也不好多說什么,現(xiàn)在年輕人的想法不同了,我能理解。只是偶爾看到小區(qū)里其他老人帶著孫輩玩耍的場景,心里也會泛起一絲落寞。

去年國慶節(jié),小玲和張明來我家吃飯。席間,張明突然提起:"媽,您一個人住這么大房子,不覺得空嗎?要不要搬來跟我們住???"

我笑著搖頭:"我住慣了,這里離我的老朋友們也近,自在。再說你們小兩口工作忙,我去了反而打擾你們。"

張明似乎有些失望,但很快又笑著說:"那您有什么需要,一定要跟我們說啊。"

那時候,我還單純地以為這只是女婿的一片孝心。

春節(jié)過后,女兒女婿來看我的頻率明顯增加了,幾乎每周都會來一次。張明更是殷勤,主動承包了修水龍頭、換燈泡等家務活有時候,他會突然問起我的生活狀況。

"媽,您這退休金夠用嗎?"某個周末,張明一邊幫我擦窗戶,一邊隨口問道。

"夠用,夠用。"我笑著回答,"我一個人花銷不大,還能攢點呢。"

"那您平時都把錢放在哪兒啊?存銀行?"他繼續(xù)問。

我當時沒多想:"有點存在銀行,有點放在家里,老年人嘛,習慣了。"他點點頭,沒再多問,但從那以后,類似的問題開始頻繁出現(xiàn)。

一開始是張明問我看病有沒有醫(yī)保報銷,后來又問我平時花銷大不大,再后來直接問我有沒有買理財產(chǎn)品。每次我都隨口應付過去,心里卻開始犯嘀咕。

02

一天晚上,我正在看電視,電話響了。是女兒小玲。

"媽,最近身體怎么樣?"

"挺好的,你們忙什么呢?"

"媽,我想問您個事。"小玲的聲音有些猶豫,"您手上有存款嗎?張明最近生意上遇到點困難,想周轉(zhuǎn)一下。"

我心里一驚,但語氣保持平靜:"有一點點,不多。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問問。"小玲的語氣輕快了些,"對了,這周末我們?nèi)タ茨?,張明說要給您做他拿手的紅燒魚。"掛了電話,我坐在沙發(fā)上,手里的遙控器都忘了放下。

這是女兒第一次問我錢的事,雖然語氣委婉,但我心里已經(jīng)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周末,小玲和張明果然來了。張明特意買了條大魚,在廚房忙活。小玲陪我在客廳看電視,氣氛一如既往的和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飯桌上,張明倒了一杯黃酒,笑著對我說:"媽,來,喝一口,這可是好酒。"

我抿了一小口,確實香醇。張明給我夾了塊魚肉,繼續(xù)說道:"媽,我看咱們小區(qū)對面在賣新房,環(huán)境挺好的,您有沒有興趣換套新房???"

"我這房子住得好好的,換什么新房。"我笑道。

"那不一樣,"張明放下筷子,神情認真起來,"新小區(qū)設施好,安全系數(shù)高,適合您這樣的老年人,我估計您這老房子能賣個四十多萬,再加上您的存款,完全能買下那邊的新房。"

我心里一沉,但面上不動聲色:"我哪有那么多存款,也就幾萬塊錢應急用的。"

張明的眼睛微微一亮:"幾萬?具體多少?。?

"也就四萬左右吧。"我隨口說道,心里卻在打鼓。

"四萬啊。"張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即又笑起來,"沒事,您這房子值錢,加上我們出點,換新房完全沒問題。"話題就這樣被輕輕帶過,但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張明的話語和神情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突然意識到,他是在試探我的存款情況。那個數(shù)字,已經(jīng)被他記在了心里。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起了個大早,去銀行查看了自己的存款。五十萬,分別存在兩個不同銀行的定期賬戶里,我長舒了一口氣,但心里的不安并未消散。

后來的日子,我開始有意避開與張明談論經(jīng)濟問題。但他仿佛有所察覺,來訪時總能找到機會提起相關(guān)話題。

有一次,他甚至直接問我:

"媽,您平時用哪家銀行?。课覀児靖ㄔO銀行有合作,可以給您辦個優(yōu)惠存款。"我笑著岔開話題:"我這把年紀了,哪家銀行都一樣,只要安全就好。"

這樣的試探越來越頻繁,我的心也越來越不安。我開始思考,是否應該向女兒坦白我的真實存款情況。但每次拿起電話,我又猶豫了。萬一小玲站在丈夫那邊怎么辦?萬一我的擔憂只是多心怎么辦?

03

一天下午,我約了幾個老同事在小區(qū)花園打牌。聊天中,我半開玩笑地提起女婿對我經(jīng)濟狀況的關(guān)心。

"小心啊,秀蘭。"退休校長周大姐嚴肅地說,"現(xiàn)在這社會,為了錢什么事都有可能發(fā)生。我一個遠房親戚,把養(yǎng)老錢給了兒子買房,結(jié)果現(xiàn)在連住都沒地方住,只能靠低保過日子。"其他幾位老姐妹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起了類似的故事。聽著這些,我的心越發(fā)沉重。

當天晚上回到家,電話鈴聲響起。是小玲。

"媽,下周爸媽想來看您,您看方便嗎?"小玲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我讀不懂的情緒。

"你公婆?"我有些意外,"來就來唄,我準備點菜。"

"不用太麻煩,就是他們說很久沒見您了,想來坐坐。"小玲頓了頓,"對了媽,您那房子臥室還有一間空著呢,對吧?"

我的心猛地一跳:"是啊,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問問。"小玲的聲音又恢復了平常的樣子,"那就這么定了,下周六我們一起過來。"

掛了電話,我站在窗前,望著夜色中的城市燈火,心里忐忑不安。

張明對我存款的探詢,小玲突然提起的空臥室,再加上親家突然要來訪...這一切串聯(lián)起來,讓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那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站在一個空蕩蕩的房間里,四周的墻壁在不斷縮小,最后我被擠在墻角,呼吸困難。驚醒時,額頭已經(jīng)滲出冷汗。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處于一種焦慮狀態(tài)。我甚至去銀行把其中一個賬戶的錢取出來一部分,放在家中一個只有我知道的地方。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對自己的女兒和女婿產(chǎn)生了這樣的防備心理,但直覺告訴我,這樣做是必要的。

周六很快到來。一大早,我就開始準備午飯,雖然小玲說不用太麻煩,但我還是做了幾道拿手菜。畢竟,這是親家到訪,面子上的事不能少。

中午時分,門鈴響了。開門后,小玲、張明和張明的父母站在門外。

張明的父親張建軍我見過幾次,是個老實巴交的退休工人。張明的母親李淑芬則是第一次到我家,五十多歲的樣子,穿著光鮮,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

"秀蘭姐,可想死我了!"李淑芬一進門就熱情地拉住我的手,"這么久沒見,您還是這么精神!"我有些不適應這樣的熱情,但還是禮貌地回應:"快請進,飯菜馬上就好。"

飯桌上,氣氛還算和諧。大家聊著家常,談笑風生。李淑芬特別健談,不停地講著她們家鄉(xiāng)的趣事,但我注意到,張明和小玲交換眼神的頻率有些高,似乎有什么默契一般。

吃完飯,張建軍和張明去客廳看電視,我和小玲收拾餐桌。李淑芬則東張西望,打量著我的家。

"秀蘭姐,您這房子挺寬敞的,一個人住是不是有點空???"李淑芬突然問道。

"還好,我住慣了。"我笑道。

"那間空臥室平時怎么用?"她指著我丈夫生前的房間問。

"放些雜物,偶爾朋友來住。"我簡單回答。

"是嗎?"李淑芬的目光變得意味深長,"我聽明明說,您一個人生活挺辛苦的,我們還挺擔心的。"我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不動聲色:"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不辛苦。"

李淑芬笑了笑,突然話鋒一轉(zhuǎn):"秀蘭姐,我想跟您商量個事。"

"什么事?"

"是這樣的,"李淑芬的聲音放低了一些,"我們老家那邊條件不好,我一直想來城里享享福。明明說您這里有空房間,我就想著,要不我來陪陪您,也好有個照應,您看怎么樣?"

我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正在這時,張明走了過來,笑著說:"媽,您看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我媽來照顧您,您也有個伴,多好。"

我看了看小玲,她低著頭,不敢與我對視。我知道,她心里是贊同這個提議的。

"這...我得考慮考慮。"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畢竟我習慣了自己住。"

"有什么好考慮的,"李淑芬笑道,"老年人就是該享福的時候了。您放心,我來了會把您照顧得妥妥的。"她說這話時,目光不經(jīng)意地掃過我家的家具、電器,甚至是墻上的裝飾畫,仿佛已經(jīng)在盤算如何重新布置這個家。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狼入羊圈"。她不是來照顧我的,而是來奪我的生活空間的。而我的女婿,甚至是我的女兒,都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

下午茶時,事情更是明朗化。李淑芬坐在我旁邊,輕聲問道:"秀蘭姐,聽明明說您手頭有點存款?"我的心瞬間冷了下來。張明果然把那個虛構(gòu)的數(shù)字告訴了他母親。

"是啊,不多。"我假裝隨意地回答。

"那您平時生活費什么的夠用嗎?"她繼續(xù)問。

"退休金夠用。"

"那就好,那就好。"李淑芬笑得意味深長,"我們都上了年紀,子女不孝順,咱們也得自己想辦法享享福不是?"

她這話說得我毛骨悚然。什么叫"子女不孝順,咱們也得自己想辦法享享福"?這分明是在暗示,她來我家住,是為了從我這里得到什么。

送走親家一家后,我關(guān)上門,癱坐在沙發(fā)上。今天的一切都讓我心力交瘁。

女婿探詢我的存款,親家母要來我家"享福",女兒的沉默...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我不愿面對的現(xiàn)實:他們盯上了我的養(yǎng)老錢和我的房子。

我拿起電話,撥通了老同事李桂花的號碼。

"桂花,我好像遇到麻煩了。"我的聲音有些哽咽。那天晚上,我和桂花通了很久的電話。她聽完我的述說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說:"秀蘭,這事不簡單。你得早做打算,別等事情發(fā)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我知道她說得對。但面對自己的親生女兒,我又怎么忍心拒絕得那么干脆利落?

幾天后,張明打來電話,告訴我他母親下周就要搬來與我同住,口氣不容拒絕,甚至已經(jīng)決定好了搬家的日期。我沒有直接答應,只是說自己需要時間整理房間。

掛了電話,我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夕陽,心如刀絞。我辛苦一輩子,存下這些錢是為了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不是成為別人覬覦的目標。

我的女兒,我最親的人,現(xiàn)在卻站在了對立面。

這個夜晚,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不管付出什么代價。

04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銀行,咨詢了理財顧問關(guān)于如何保護個人財產(chǎn)的問題。在專業(yè)人士的建議下,我做了一系列安排。然后,我約了律師,咨詢了關(guān)于贈與和遺產(chǎn)的法律問題。

做完這些,我給小玲打了電話,約她單獨見面。我需要和我的女兒好好談一談。

小玲選擇在一家安靜的咖啡廳見面。她看起來有些疲憊,但見到我時,臉上還是掛著笑容。

"媽,您找我有什么事嗎?"她問道。

我深吸一口氣,決定開門見山:"小玲,你公婆要搬來和我住的事,你是什么想法?"

小玲明顯愣了一下,然后低下頭:"我...我覺得挺好的。您一個人住確實不方便,有人照顧也好。"

"你公婆是來照顧我的嗎?"我直視著她的眼睛,"還是來監(jiān)視我的存款的?"

"媽!您怎么能這么說!"小玲露出受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