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晚9:46分,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fā)射臺,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攜龍飛船發(fā)射升空,將名為“Fram2(前進2號)”的私人載人航天任務成功送入預定的地球極地軌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獵鷹9號火箭和龍飛船發(fā)射)

這回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飛船上一共有4名宇航員,全部都是平民出身,4人都是第一次上太空,之前僅經歷了8個月的訓練。

最關鍵的是,這次的“飛船船票”也是個人出資,據說花了至少2億美元,某種程度上算是“包機上太空旅游”,簡直壕無人性......

四名包括指令長王純(華人,錢就是他出的)、來自挪威的飛船指揮官詹尼克·米克爾森(Jannicke Mikkelsen)、來自德國的飛行員拉貝亞·羅格(Rabea Rogge)以及來自澳大利亞的醫(yī)療官兼任務專家艾瑞克·菲利普斯(Eric Phillips)。

他們將進行3到5天的太空之旅,任務結束后,龍飛船最終將在太平洋濺落。

說是任務,但實際上四人都不是專業(yè)宇航員,不可能分配太嚴峻的任務,所以更多還是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左至右:拉貝亞·羅格,艾瑞克·菲利普斯,詹尼克·米克爾森,王純)

龍飛船發(fā)射升空后約4小時,SpaceX發(fā)布了第一段它在地球兩極軌道拍攝的視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SpaceX發(fā)布的視頻)

宇航員王純也在X上發(fā)了一段視頻,其中有從舷窗拍到的太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舷窗外的太空)

團隊成員聚在一起聊天、喝飲料,氣氛就像春游一樣輕松愉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團隊成員喝飲料)

體驗失重狀態(tài)的神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失重狀態(tài)的“娛樂”)

還拍到一只用細繩拴住的玩具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被栓住的玩具熊)

在這次3到5天的飛行里,這4名宇航員要進行22項科學實驗,主要研究太空飛行和微重力對人體的影響,為人類未來對宇宙的探索鋪路,比如探索火星。

這些實驗包括——首次在太空拍攝人體X光;

首次在太空軌道上種植蘑菇,希望為探索火星的宇航員找到食物來源;

“血流限制”實驗,研究宇航員如何在長期太空任務中,保持肌肉和骨骼健康;

讓宇航員佩戴可穿戴設備,研究他們在太空飛行之前、期間和之后的睡眠模式等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曬出在太空拍的X光片)

這次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太空任務,是載人航天器首次繞地球兩極飛行。

雖然很多衛(wèi)星會繞地球極地軌道運行,但人類宇航員還沒有飛過這條軌道,以往的載人飛行中,宇航員很難看到地球兩極。

比如國際空間站,它的軌道傾角比較低,所以看不見地球兩極;

之前飛行傾角最高的一次載人飛行,是1963年的蘇聯航天飛船“東方6號”,它的軌道傾角是65度。

而這次,Fram2號任務的軌道傾角是90度,也就是跟地球赤道完全垂直。

從發(fā)射到濺落,飛船將在距地面約267英里的圓形軌道上,飛越兩極55次。

所以,這次宇航員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在太空里觀察極光現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極光,示意圖)

另外,這些年SpaceX公司和龍飛船主攻私人航天市場,龍飛船的票價高達5500萬美元/人(約合4億人民幣)。

一開始,他們關注的客戶主要是各國政府派出的宇航員,因為送宇航員上天能提高國際聲望,為本國航天事業(yè)增加經驗,所以政府愿意掏錢。

但是這次Fram2任務中,團隊的4人都不是專業(yè)宇航員,也都沒有政府支持,是自掏腰包上天圓夢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位民間宇航員)

說起這4位來自民間的宇航員,人們對他們很好奇,尤其是他們?yōu)樯赌敲从绣X,以及他們?yōu)樯兑咸铡?/p>

關注太空新聞的媒體Spaceflight Now兩天前發(fā)布了一篇報道,他們采訪了4位宇航員,寫了一篇介紹他們的報道,其中就有答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指令長王純

王純今年42歲,在中國出生長大。

小時候,他就有“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

“1987年,我5歲的時候,爺爺出門散步,帶回家一張世界地圖。”

“那張地圖馬上成了我最喜歡的東西,激發(fā)了我的好奇心?!?/p>

“特別吸引我的是地圖底部的那片空白——極地。”

“從那一刻起,對這些遙遠和未知的地方,我都會為它們的神秘和讓人興奮的感覺而著迷?!?/stro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

大學畢業(yè)后,他在北京的一家軟件公司上班。

那時候他沒啥錢,為了省錢,經常在法國同事的沙發(fā)上或辦公室借宿,周末再回到120公里之外的家。

雖然有全職工作,但那一年他利用周末時間,坐火車旅行了75900公里。

每周五下班后,他就直奔火車站,下周一再回來上班,那一年他待在火車上的時間有兩個月。

之后的4年,他去的地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遠。

他去了中國的每個省份,2010年第一次出國旅行,去了尼泊爾,之后還有印度、歐洲、美國,以及他一直向往的南極和北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

王純非常喜歡火車旅行,會認真地記錄每次坐火車的旅途,甚至精確到分和秒,還把這些經歷發(fā)到網上。

截止到2025年3月20日,他一共乘高鐵旅行過854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

不過,他坐飛機的次數更多,這次搭乘龍飛船將是他的第1000次飛行,也是第一次太空飛行。

之所以有錢上太空,是因為2013年,王純利用自己的技術,跟他人合伙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一家比特幣挖礦公司,一年后他們就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礦池”。

后來的事大家應該也都猜到了,比特幣價格瘋漲,他就這樣變身虛擬貨幣企業(yè)家,身價暴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

賺到足夠多的錢后,他對虛擬貨幣的興趣慢慢淡了,開始對新東西感興趣,那就是太空。

畢竟他南北極都去過了,地球上已經沒什么可以突破的界限了。

自從SpaceX開始做商業(yè)載人航空行業(yè),他就一直密切關注,后來決定自己組隊,來一趟太空之旅。

也就是說,他是這次Fram2載人任務的大金主,如果按照5500萬美元/人的價格來算,他大概要付2.2億美元。

這次“前進2號”任務的名字,也是他想的,靈感來自第一艘極地研究船“前進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艘極地研究船“前進號”)

參與任務的其他3名團隊成員,也都是他挑選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挑選的團隊)

王純說,完成這次任務后,他想繼續(xù)參與太空事業(yè),已經有了下一步目標。

“一旦星際飛船投入運營,它會為私人太空旅行建立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火星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想到有那么大的可能性,我覺得是時候開始省錢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純參加訓練)

二、飛船指揮官詹尼克·米克爾森

因為曾經的極地船“前進號”是一條挪威船,王純覺得應該找一個挪威人參加這次任務,于是他想到了38歲挪威攝影師兼電影導演米克爾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詹尼克·米克爾森)

王純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旅行時,他們兩人是鄰居,米克爾森參加過紀錄片《再繞一圈》的拍攝工作(影片講的是打破繞地球兩極最快飛行世界紀錄的故事),被認為是最適合這次任務的人選。

米克爾森的經歷也頗為傳奇,10歲那年她騎馬發(fā)生意外,受傷后花了5年時間,重新學習走、跑、跳。

這是一位狠人,即使討厭跑步,可為了身體健康,她還是一直堅持跑步,還計劃跟未婚夫一起,參加斯匹茨卑爾根和柏林的馬拉松賽。

“我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我要用一生去探索和鍛煉身體,為了能到達下一個想去的地方?!?/stro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米克爾森在極地拍攝)

米克爾森一直對在極端環(huán)境下拍攝電影很感興趣,這次帶著攝像機去太空,不但讓她成為第一位挪威宇航員,也讓她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專業(yè)攝影師,這讓她非常自豪。

她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用她的攝影機捕捉太空中觀測到的極光。

“我們的任務目標之一就是拍攝南北極,作為第一批從太空觀察地球兩極的人類,我感覺責任重大?!?/stro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發(fā)射彩排期間的米克爾森)

三、飛行員拉貝亞·羅格

2023年4月,王純在斯瓦爾巴群島參加滑雪探險時,認識了德國人拉貝亞·羅格和澳大利亞人艾瑞克·菲利普斯。

拉貝亞·羅格是這次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只有29歲,來自德國柏林。

她原本在挪威讀博,重點研究極地水域自主智能船只的決策問題,之前計劃去一趟南極,還暫停了學業(yè),沒想到收到了上太空的邀請。

“王純邀請我參加這個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我非常榮幸?!?/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拉貝亞·羅格)

這不是羅格第一次參加跟“太空”有關系的工作,她之前參與過CubeSat衛(wèi)星項目。

他們是一只學生團隊,一起設計并建造了一顆通過旋轉產生重力的衛(wèi)星,衛(wèi)星上還搭載了人類細胞,用來觀察不同微重力水平對衰老的影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羅格和北極智能設備合影,這是她博士論文的一部分)

羅格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德國女性,她給自己定了3個目標——

前兩個是推動并向公眾傳播高質量的科學知識,并通過各種項目跟廣大公眾建立聯系。

“作為一名研究人員,我知道,我們一般不太擅長解釋自己在做什么,我很高興能改變這一狀況?!?/p>

她的另外一個目標是當一個成功的例子,說明載人航天可以且應該變得更加普及和包容。

“我們是第一支由沒有執(zhí)照的宇航員組成的隊伍,我們的成功會鼓勵更多人參與這項任務。”

“隨著航天器自主飛行的進步,對宇航員的要求會越來越低?!?/strong>

“如果我們想作為一個文明在太空生活和工作,我們的夢想就是讓很多人進入太空?!?/p>

“現在大家對宇航員的刻板印象是,他們是超級、超級、超級人類,擁有完美的身體?!?/strong>

“但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也就是說,該如何設計才能讓每個人都能在太空生活和工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羅格參加訓練)

四、醫(yī)療官兼任務專家艾瑞克·菲利普斯

62歲的菲利普斯是這次團隊中最年長的成員,去過南北極大約30次,他跟王純也是在那次滑雪探險時認識的。

“沒錯,像很多孩子一樣,我也夢想過當宇航員,”菲利普斯說。

“即使成年后,我也沒打消這些想法,所以我在60來歲時夢想成真了。”

“就像我經常跟那些剛入門的極地探險者說的:夢想要大,生活要大,行動要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艾瑞克·菲利普斯)

菲利普斯有豐富的極地探險經驗,這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地球兩極當向導,帶領新手在極地探險,還開辟了通往南極的4條冰川路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利普斯在極地)

這次,他有機會換一個角度,從太空中觀察地球兩極。

“以前規(guī)劃極地探險時,我查看過數千張南極和北極的照片,但從沒見過人類從太空觀測兩極的照片。”

“成為第一批能從低軌道觀測高緯度地區(qū)的人,真讓人驕傲,我相信這會是一次變革性的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菲利普斯參加太空之旅)

雖然是民間宇航員,從事的行業(yè)也不同,但這4位不是行業(yè)大佬,就是技術新銳。

不知這次太空之旅,能讓他們有怎樣的新奇體驗,獲得什么樣的新靈感......

ref:

https://www.space.com/news/live/fram2-spacex-mission-updates

https://www.reuters.com/science/private-spacex-crew-set-launch-novel-polar-orbit-around-earth-2025-03-31/

https://www.cnn.com/science/live-news/spacex-launch-fram2-mission-03-31-25/index.html

https://spaceflightnow.com/2025/03/31/meet-the-fram2-crew-a-crypto-entrepreneur-a-cinematographer-a-robotics-engineer-and-an-arctic-explorer/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