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校園青春劇《十六歲的花季》,可以說是這類國產劇的開山鼻祖。

這部劇在當年紅極一時,“花季”一詞也因為它而深入人心。
即使是劇集首播35年后的現在,也依舊有人會借此劇來追憶當年。

而就在前不久,劇集的主創(chuàng)團隊還來了一場重聚。
35年后的他們,每個人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吉雪萍
白雪有著樂觀開朗的性格,同時又兼具正義感與成熟心理,是個頗受觀眾喜愛的女主角。

吉雪萍當年參演劇集時的年齡,也不過14歲,可以說是本色出演。
劇集播出之后,吉雪萍也隨之爆火,可她卻主動放棄了這個成名的機會。

拍完《十六歲的花季》后,吉雪萍就回到了校園。
通過努力考入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電視編輯專業(yè)。

之后吉雪萍還進入了央視,在名牌欄目《正大綜藝》中擔任主持人。
她在《正大綜藝》10周年特別節(jié)目中的表現突出亮眼。

不僅得到了全國觀眾和臺領導的一致好評,也讓她獲得了星光獎特別獎。
她還參與主持過《家庭演播室》《娛樂星天地》等其他電視臺的熱門欄目。

在事業(yè)有成的同時,吉雪萍也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
2004年,她和臺灣高冠企業(yè)董事長黑幼明之子黑立德在上海完婚,算是嫁入了豪門。

吉雪萍在婚后與丈夫先后養(yǎng)育了數名子女,一家人的生活溫馨愜意。
如此順利且安逸的人生,讓吉雪萍“鎖”住了自己的年齡。

在前不久的劇組重聚中,已經49歲的吉雪萍依舊散發(fā)著不輸年輕人的青春活力。
她的穿著打扮也一點不顯老氣,印花長裙搭配黃色上衣,時尚氣質撲面而來。

戰(zhàn)士強
同為劇集主演的戰(zhàn)士強實際年齡比吉雪萍大了將近4歲。
這樣的年齡差距并不算大,說是相仿也不為過。

可現如今的戰(zhàn)士強,卻比吉雪萍蒼老得多。
之所以會這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這些年里的經歷。

和吉雪萍差不多,戰(zhàn)士強當年也因為《十六歲的花季》而火遍了全國。
他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是韓小樂,他同時也是整部劇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角色。

毫不夸張地說,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恐怕每一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會有這樣一個男同學。
他調皮熱情,是整個班級的開心果,但卻也有著成績不好的缺點。

鮮明又真實的人物性格,讓大眾記住了韓小樂這個角色。
當時17歲的戰(zhàn)士強,也因此一炮而紅,可他之后的演藝道路卻并不順利。

《十六歲的花季》之后,戰(zhàn)士強又接連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但都沒能復刻之前的成功。
無可奈何之下,戰(zhàn)士強只得放棄了演藝事業(yè),轉而將精力放到了表演以外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戰(zhàn)士強原本學習的專業(yè)也并非表演。
參演《十六歲的花季》時,他正在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畫畫以及攝影。

1997年之后,戰(zhàn)士強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和幾個朋友合伙開了一家公司。
他的公司作為文化傳播集團,所經營的業(yè)務涉及電視制作、演出、廣告等。

經過多年經營,戰(zhàn)士強也做出了一些成績。
但相對的,他本人也因為操持事業(yè)而蒼老了許多。

重聚時的戰(zhàn)士強不僅頭發(fā)稀疏花白,臉上的皺紋也是隨處可見。
不過他的精神面貌倒是很好,臉上時刻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富敏
富敏無疑是《十六歲的花季》的靈魂人物,因為這部劇的導演就是她和她的丈夫張弘。
而在這次重聚中,富敏與丈夫也應邀參加了聚會。

作為國家一級導演,富敏的導演功力不言而喻。
她1963年畢業(yè)于上海電影??茖W校,之后便從事起了相關工作。

從業(yè)多年的富敏,執(zhí)導過大量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
其中獲得飛天獎、金鷹獎雙獎的佳作也不在少數,《十六歲的花季》也只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

如今的富敏已將近82歲高齡,可她的精氣神仍然很足。
她與丈夫一起參加了這場重聚。
過程中的富敏十分健談,話到最后還向年輕一代的從業(yè)者送出了祝福寄語。

輝煌后的遺憾
如果說這場重聚有什么遺憾的話,那就是沒能湊齊當年的一眾主創(chuàng)人員。
其中一些人因為事業(yè)繁忙而無暇參與,另一些人卻是因為去世。

比如在劇中飾演男主之一歐陽嚴嚴的奶奶的老演員狄梵。
她是我國老一輩的資深演員,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在演藝領域活躍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狄梵還曾因為在香港從事愛國活動而遭受過港英當局的脅迫。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點,她才得以回到國內,并成為了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演員。

從事演藝工作多年,狄梵始終拒絕“臉譜化”角色。
她在《十六歲的花季》中扮演的歐陽奶奶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只可惜歲月無情,2012年時,92歲的狄梵病逝于上海。

除了狄梵,《十六歲的花季》中還有一位已經離世的演員,他就是在劇中扮演校長的葉志康。
與狄梵有所不同的是,葉志康是一位涉獵廣泛的全才。

他既是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員,也是個功力不俗的導演,同時還是個成績斐然的事業(yè)家。
從業(yè)數十年的葉志康,曾參與策劃、執(zhí)導過大量影視作品。
《十六歲的花季》自然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與此同時,當年的葉志康還曾參與組織建設上海有線電視網。
如今人們能夠看到的一系列上海地標建筑。
諸如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大劇院等建筑的建設,他也都有過參與。

葉志康這樣的人,毫無疑問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遺憾的是,他已經在2022年時離開了人世,享年77歲。

對于《十六歲的花季》劇組的這場時隔35年的重聚而言。
他們兩人的離世,無疑是最大的遺憾。

結語
35年時過境遷,當年坐在電視機前看劇的人們,如今大多年過半百。
可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依舊能夠回想起這部劇曾帶給他們的感動。

這就是一部優(yōu)秀作品所具備的魔力。
令人感慨的是,這樣的好劇,如今已越來越少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