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海網消息,據(jù)《聯(lián)合早報》3月31日報道,法國法院在挪用歐盟公款案中,判處極右翼領袖勒龐四年有期徒刑,緩刑兩年,并禁止她競選公職五年,立即執(zhí)行。綜合外電報道,巴黎一家法院3月31日裁定,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前黨魁勒龐及其他被告,挪用歐洲議會資金罪名成立。勒龐獲判四年監(jiān)禁,緩期兩年執(zhí)行,并佩戴電子腳銬。法院還禁止她競選公職五年,這項判決立即生效。勒龐的律師說,她會對法院判決提出上訴。

據(jù)路透社報道,特朗普3月31日晚被問及法國極右翼領袖勒龐遭受的判決時說:“我知道一切。很多人以為她不會被判有罪?!眻蟮婪Q,特朗普說:“但她被禁止參選五年,而她是領先的候選人。這聽起來很像我們的國家,聽起來非常像我們的國家?!碧乩势诊@然是指自己在上任前面臨多起官司。過去幾年,人權倡導者一直把勒龐和特朗普的反移民觀點和針對少數(shù)族裔的言論相提并論。巴黎一家法院3月31日裁定,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前黨魁勒龐及其他被告,挪用歐洲議會資金罪名成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勒龐(資料圖)

國民聯(lián)盟領導層曾表示,如果勒龐無法參選,29歲的國民聯(lián)盟現(xiàn)任主席若爾當·巴爾代拉將成為該黨總統(tǒng)候選人。勒龐曾說,巴爾代拉具備成為總統(tǒng)的“能力”。判決宣布后,巴爾代拉稱這一結果不僅對勒龐“不公”,而且“殺死了法國的民主”。極右翼黨派光復黨領導人埃里克·澤穆爾表示,應該由法國選民而不是法官決定誰有資格競選總統(tǒng)。法國右翼共和黨國民議會黨團主席洛朗·沃基耶說,政治爭論應在投票中見分曉。

目前,德國尚未對此事做出任何回應,但英國方面卻表示,尊重法國的司法判決,并支持法國人民的決定。很顯然,英德兩國似乎并沒有打算介入其中的用意。一方面,德國政壇如今也正處于動蕩階段,德國總理朔爾茨即將卸任,而新總理很可能會是基民盟領導人默茨,在自家事還沒解決的情況下,德國似乎并不打算太過介入法國政壇。至于英國,近期英國首相斯塔默與馬克龍打得火熱,二人還共同推動向烏派兵一事,從英國的角度來看,馬克龍繼續(xù)擔任法國總統(tǒng)似乎更對其有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龍(資料圖)

法國國民議會(下議院)處于“三足鼎立”狀態(tài)。最大政治派別是左翼政黨聯(lián)盟“新人民陣線”,法國總統(tǒng)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所屬的中間派位居第二,“國民聯(lián)盟”及其盟友則為第三大派別。

去年12月,由于對法國時任總理米歇爾·巴尼耶領導的政府不滿,左翼聯(lián)盟和極右翼達成合作,攜手通過不信任投票,推翻了巴尼耶政府。巴尼耶政府也成為法國自1962年以來,首個被議會推翻的政府。如今勒龐被判罪名成立,“國民聯(lián)盟”很可能再次在議會對貝魯政府發(fā)起不信任投票。

同時,馬克龍政府缺乏“打鐵需要自身硬”的覺悟,不僅黨內后繼無人,對現(xiàn)政府的控制也同樣虛弱無力。僅僅在過去15個月內,馬克龍政府就更換了四位總理,議會因分裂而陷入癱瘓。這一切,讓法國人如何能相信執(zhí)政黨有能力治理好這個國家?但是,勒龐所在的“國民聯(lián)盟”必然不可能坐以待斃。作為國會第一大黨,他們已經在上一次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中讓時任總理米歇爾·巴爾尼耶下臺。這一次,“國民聯(lián)盟”會有怎樣的行動,會不會再次發(fā)起不信任投票推翻政府,還不得而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龍(資料圖)

分析指出,勒龐案正值法國政治右轉加劇期,其缺席可能導致極右翼勢力內部分化。部分激進派成員已公開呼吁“重新洗牌”,而溫和派則試圖與勒龐劃清界限以維護選舉前景。從科技反壟斷到極右翼危機,法國正經歷多重考驗。蘋果的罰單彰顯歐洲維護市場公平的決心,而勒龐的倒臺則暴露政治極化的深層矛盾。如何在數(shù)字時代平衡創(chuàng)新與監(jiān)管、在民粹浪潮中穩(wěn)定民主制度,將成為馬克龍政府未來兩年的核心課題。隨著2027年大選臨近,法國社會的裂痕與張力或將持續(xù)發(fā)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