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死亡,是一陣唏噓。圍觀死亡,是一聲嘆息。直面死亡,是一次觀念的重塑……
面對生命的到來,我們欣喜若狂;而面對生命的落幕,我們卻無能為力。在死亡來臨之際,如何從容、完善地送別逝者?也許是每個人都將面臨的人生課題。
對很多人來說,“殯葬”是一個陌生、傳統甚至神秘的行業(yè),在鄭州市殯儀館,這里提供遺體運輸、化妝、冷藏、裝殮、火化等各種服務。在所有工種中,火化工是最后一個告別遺體的人。當爐膛火光升起的那一刻,他們便守護著逝者前往人生的最后一次遠行。

“剛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師父硬逼著我去干”
搬運遺體、核實身份,在家屬對逝者作完最后告別后,王立創(chuàng)鞠躬禮送遺體至火化爐,然后點火,實時觀察遺體火化情況,并對風力、火力、爐壓進行調控。大約一小時后,遺體化為一堆灰燼。一個生命,從靈魂到軀殼,至此從這個世界完全消失,唯留下生者對他的追思與回憶。
在鄭州市殯儀館工作了12年的火化師王立創(chuàng),如今面對著形形色色的遺體,已經可以泰然處之,做好生命最后一站的“擺渡人”。
12年前,王立創(chuàng)進入殯儀館工作,起初他主要是負責火化爐的維修工作,兩年后正式成為一名火化師?!耙婚_始的時候特別害怕,剛來的第一個星期我就坐屋里邊,老師傅進來說‘干活!走’,拉著我硬干,一個半月就鍛煉出來了。”王立創(chuàng)告訴記者,后來慢慢地經過領導的安撫以及老員工的開導,從害怕變成了敬畏,知道了這個工作的使命和意義。
王同輝剛接觸到這個行業(yè)時,“遺體從地下室到火化間要經過一段很長的傳送帶,傳送的過程中風比較大,遺體上蓋著的被子和身上穿的衣物會被風吹動,每次看到后都感覺是遺體在動,心里還是很怵的。”王同輝告訴記者:“第一次接觸這份工作,心里多少還是很害怕?!?/p>
后來王同輝就去找老員工談心,老同志說不要總是往那方面想,放松心情,不要自己嚇自己。現在這份工作干了兩個月多一點,王同輝也已經習慣了。
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遺體,火化時會聽到“刺啦刺啦”的聲音
“每一個遺體的高矮胖瘦不一樣,所需要的風油配比也不一樣,火化師的工作容不得一絲疏忽,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我們的工作直接決定了逝者能否體面干凈地離開這個世界?!蓖趿?chuàng)說,人的軀體雖然最終都化作一堆灰燼,然后歸為泥土,但那依然是圣潔的,是永遠值得被尊重的。
火化完成后,家屬撿拾起逝者的骨灰,泣不成聲中,他們向火化師表達最深的謝意。每當這個時候,一種感動就會涌上王立創(chuàng)的心頭,他給予逝者最大的尊重,而逝者家屬也給予了他最深的尊重。
火化前,是遺體最后保留完整樣的時候,因此在家屬確認遺體時,情緒會非常激動。“經常會突然聽到有人號啕大哭,那種哭聲特別有穿透力,隔很遠你都能聽見,聽見了就想跟著哭?!蓖趿?chuàng)告訴記者,“遇到家屬情緒激動、拉著拽著遺體不撒手的時候,我們自然不能強行分開,只能找他們的家屬進行勸撫。”

“最多時候一天要火化大概60多具遺體。早上上班時間固定,下班時間不固定,最晚要到晚上7點左右。把爐子燒完,要進行當天的收尾工作和第二天早上的準備工作,包括爐臺清掃、工具擺放、垃圾清理等,不影響第二天正常開工。”王立創(chuàng)說道,“遺體火化時會有油脂燃燒發(fā)出的‘刺啦刺啦’的聲音,從小的觀測孔可以觀察火化情況,進入火化間的遺體大部分經過冷凍冷藏,受熱之后會慢慢收縮,產生輕微變形,這種是正常情況?!辈粫霈F網上流傳的“遺體突然坐起來”或者“猛地動一下”的現象。
他們介紹,正常成年人的遺體火化后,骨灰大約有500克,如果徹底粉碎的話估計連一斤都不到。主要看遺體情況,高矮胖瘦、遺體存放條件和存放時間等都會產生影響。遺體存放時間長,成灰率就低,損耗就大。
此外,爐子高溫焚燒過后的氣味很難聞,像肉燒糊的味道,還有油脂、柴油味混雜在一塊兒,即便是工作了12年的王立創(chuàng),至今仍聞不慣這個氣味。
“至今沒告訴父母做這份工作,擔心他們不能接受”
“每當別人問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就說在民政局,往下就不再說了?!?/p>
年前的時候,王同輝想給家里裝一款凈水機,銷售人員提出想要做一個問卷調查。寫工作單位時,王同輝只簡單地寫了“民政局”三個字,銷售人員強調要寫得準確一點,王同輝告知對方再往下寫怕有影響,對方滿口說著沒事。“當我寫到殯葬行業(yè)時,他當時沒有什么反應,其實等我走了之后,我寫的那張紙就被撕掉了。”王同輝無奈地說,“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對我們這個行業(yè)有所忌諱的,一般親友家有喜事時,也只是打個電話恭喜一下,禮金送到,人就不去了?!?/p>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殯葬行業(yè)從業(yè)者?!蓖趿?chuàng)告訴記者,“我干了十多年,平時跟朋友也很少聯系。也很少告知別人自己的職業(yè),不想因為自己的職業(yè)讓家人也承受異樣的眼光?!?/p>
王同輝也提到,至今還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從事這個行業(yè),擔心他們不能接受。
火化師的工作很多都是家屬看不到,也不被家屬理解的。王立創(chuàng)坦言:“外界對我們的工作不了解,只能靠猜想,不過即使他們有偏見,該做的還得做,不會因此而對逝者不尊重?!?/p>
每具遺體火化前,王立創(chuàng)和王同輝都會對遺體深深地鞠一躬?!拔覀兂Uf的一句話就是,心存敬畏,我們送每一位逝者最后一程,說是工作,也是我們殯葬人對逝者的一種尊敬。”王同輝說。
來源:大河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