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會飛的豬
前言:
前段時間已經(jīng)62歲的范偉再奪影帝,憑借拍攝過的一部電影拿下了“天壇獎”最佳男主角。
大家對范偉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之前他和趙本山在春晚里演喜劇的樣子。
沒想到時隔這么多年如今的他已經(jīng)成為影帝級別的演員。
對此很多人說,喜劇演員來拍戲那對演員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細細算,范圍已經(jīng)退出春晚很多年了。
范偉能被大家熟知其實也離不開春晚離不開趙本山。
很多人說他忘恩負義,也有很多人說他做的很對,那么當(dāng)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趙本山與范偉初相識
范偉是靠說相聲出圈的。
十九歲的范偉被調(diào)入了鐵嶺民間藝術(shù)團。
那個時候相聲是不太吃香的,不同于現(xiàn)在的德云社能達到一票難求的這種地步。

那個年代的相聲路本身就很難走,再加上范偉本身的性格也不是那種大大咧咧的。
他不會在臺上搞怪賣弄,就喜歡自己一個人悶在房間里寫劇本。
雖然說出去可能不太好聽,但是會創(chuàng)作也可以算是一個優(yōu)點。

范偉的處女作《一個廠長的日記》曾經(jīng)將臺下的觀眾逗得不行。
雖然曾經(jīng)范圍被很多人稱為“悲劇相聲”。
但沒有天賦也不代表范圍就說不好相聲。

沒多久之后范圍的原創(chuàng)相聲《要賬》獲得了中國相聲節(jié)一等獎。
也因為這個獎,他逐漸在圈內(nèi)有了名氣。
恰巧在這個時候趙本山在籌備自己的新小品。
而彼時的范偉成了趙本山的最佳人選。
就這樣范偉成了趙本山的搭檔。

范偉合作趙本山上春晚
在趙本山的帶領(lǐng)下第一次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靠著和趙本山一起出演小品,范偉在當(dāng)時直接一舉成名。
在節(jié)目里范偉將一個精明諂媚的秘書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

但是這個時候觀眾的目光還是在趙本山身上。
對胖乎乎的范偉大家的印象并不是特別深刻。
隨后在之后的春晚上又和趙本山高秀梅合作。

這次演出讓觀眾看到了他的表演天賦絲毫不輸趙本山。
后來范偉又和趙本山合作出演了很多精彩的小品,這直接讓他在小品界有了一定的地位。

他與趙本山一唱一和你問我答的“腦筋急轉(zhuǎn)彎”也傳遍了大街小巷。
在那個時候,只要要趙本山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范偉的身影。

范偉參演電視劇
除了合作了小品,他們還一起合作了多部電視劇。
比如《劉老根》中的藥匣子,《鄉(xiāng)村愛情》中的老王。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范偉在這些劇里一直都在出演無關(guān)痛癢的配角。

可當(dāng)時觀眾都覺得如果論表演天賦的話范圍的表演天賦要比趙本山強。
從《馬大帥》就可以看得出來,因為這部劇的主角明明是趙本山,可播出之后觀眾全部的視線都在配角范偉身上。

趙本山確實給他帶來了名利,但是觀眾只記得范偉扮演的角色,唯獨不記得范偉這個演員。
可范偉明明演技不差,為何要一直給趙本山當(dāng)綠葉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范偉有了想單飛的想法。

但僅僅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并沒有實際行動。
可在之后趙本山和范偉的矛盾越來越多,范偉想單飛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強大。

范偉趙本山矛盾
第一點矛盾就是范偉想去北京發(fā)展。
當(dāng)年他們一直都在沈陽發(fā)展,可范偉想讓自己的兒子上學(xué),決定去北京發(fā)展。
趙本山看著自己一手扶起的左膀右臂要離開自己。
他除了有舍不得,還有一種“翅膀硬了要飛走”的感覺。

雖然當(dāng)時已經(jīng)對范偉已經(jīng)有很多不滿,但還是給范偉在北京介紹了工作。
而到了北京之后他們雖然還是有零星的合作,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了之前一起創(chuàng)作的默契。
趙本山已經(jīng)開始對范偉有了間隙,直到范偉出了車禍后關(guān)系才一點點回溫。

范偉車禍
在范偉出了車禍之后趙本山第一時間打來了電話,這通電話解開了這么多年他們之間的隔閡。
然而就在觀眾以為通過這件事情他們會再度合作的時候。
范偉拒絕與趙本山合作的消息不脛而走。
這也許就是趙本山和范偉的第二個矛盾點。

當(dāng)時趙本山在和其他人合作小品不太順利。
所以就想到了自己曾經(jīng)的伙伴范偉,他希望范偉可以和他重新合作,但是范偉直接不理會他。
在一次采訪中趙本山說:“范偉現(xiàn)在是發(fā)達了,人家現(xiàn)在腕太大了,人家能來演就等于借了人家的光了,我給人家打電話,打了幾天一個都不接,后來讓別人給他發(fā)短信,等了好幾天才回我,說太忙了,春晚不能上了”。

對此范偉的回應(yīng)更讓人大跌眼鏡:“說自己已經(jīng)很多年不上春晚了,由于今年宋丹丹沒有上春晚,不知道為啥就要把我提溜出來”。
對此,曾經(jīng)的伙伴如今卻再難走到一起了。
范偉的拒絕也就成為了他們之間的第二矛盾點。

但真正讓他們的矛盾沖到頂峰的,是趙本山曾經(jīng)說過的話。
當(dāng)年趙本山和范圍經(jīng)常一起參加演出。
有一次主辦方給了他42萬的演出費,可趙本山只給了范偉七千塊錢。

就連高秀敏都看不下去了對趙本山說:“哥,你這也有點太黑了,哪怕你給兩萬都說得過去,給七千算怎么回事”。
對此趙本山說;“我把他捧紅,還想在我這賺錢,有能耐就去別的地方去”。

這句話大概是傳到了范圍耳朵里,這也算是范偉鐵了心要離開趙本山的一個原因。
但歸根結(jié)底的原因,看看小沈陽就知道了。

小沈陽與趙本山
看看當(dāng)初的小沈陽因為和趙本山合作《不差錢》爆紅。
后來小沈陽接了很多電視劇綜藝電影。
當(dāng)年趙本山也在力捧小沈陽,這足以讓草根出身的小沈陽大賺一筆。

可隨著小沈陽發(fā)展越來越好,就開始膨脹了。
離開了趙本山自己創(chuàng)立了工作室,這個舉動惹惱了趙本山。
換來的結(jié)果就是惹怒了趙本山,之后沒多久就消失在了觀眾的視線。
原因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趙本山,誰能認識小沈陽呢?

我捧紅你,你自立門戶,趙本山怎么可能不采取一些措施呢?
范偉也同樣,追求藝術(shù),他不可能甘愿一直做配角和綠葉。
所以歸根結(jié)底原因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判斷。

總結(jié):
離開趙本山之后,范偉的演技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與喜歡。
原來他并不是只會逗觀眾笑的喜劇演員,憑借拍攝的電影,范偉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

而在這之后的八年里,范圍創(chuàng)作了很多角色,也憑借著自己精湛的演技又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前段時間,又再次拿下了“天壇獎”最佳男主角。

可以看出,趙本山和范圍在事業(yè)上是有明顯的分歧的,這也注定了兩人不可能長時期合作下去。
就算鬧掰的傳言滿天飛,他倆也不可能說散就散,范偉再怎么樣也會感謝當(dāng)年趙本山的知遇之恩。
但是就算觀眾再怎么希望看到他們合體,也要意識到,回不去的注定就回不去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