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網(wǎng)友發(fā)帖稱,這可能就是獨生子女的結(jié)局吧!我40歲,上個月送走了唯一的親人我的爸爸,從此世上再無親人,看著銀行余額發(fā)呆的我,沒有任何動力可言,沒有我愛的人,沒有愛我的人,沒有方向,沒有奔頭。不知道我該去掙錢來干什么,這些錢其實足以我度過余生,只是這樣沒有目的的活著,每天都是渾渾噩噩的,我也不知道我能堅持多久。想回農(nóng)村種地了,不是回老家,不想看到那些沒有人情味的親戚。

現(xiàn)在農(nóng)村閑置的老宅子越來越多,有些地方整村搬遷后土地都荒著。我打聽過幾個山區(qū)的村子,租兩畝地種有機蔬菜,每年成本大概八千塊,夠自己吃還能賣給城里人。隔壁村的老張去年開始養(yǎng)蜜蜂,現(xiàn)在每個月能賺三千多塊補貼生活。
我準備在鎮(zhèn)上找?guī)讉€同樣獨居的人搭伙過日子??h城有個互助社,里面都是父母過世后單著的朋友,每周組織爬山釣魚。他們有個微信群叫"獨行俠聯(lián)盟",有人會修水電,有人會做飯,互相搭把手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 此帖一發(fā),迅速引發(fā)網(wǎng)友關(guān)注和熱議。
我們來看看網(wǎng)友們的“熱心腸”:
才四十歲,結(jié)婚生子來得及,沒有家人會越來越孤獨,現(xiàn)在還年輕也許感覺沒那么強烈,等到六七十歲的就知道孤獨的可怕了。
你就不能多存50塊嗎?!我這個鬧心。
分開保存現(xiàn)金,要留現(xiàn)金。都放銀行資金不安全。
2025.02.25這天我父親走了,父母都走了,要不是還欠銀行一點錢,也想快快了卻此身,活著真沒意義…
看著遺產(chǎn)挺多,但你需要養(yǎng)老時,你就覺得不夠了。
余生還長,組建個自己的小家庭,有人陪伴,溫溫暖暖過下去。
看了這么多單身的人,終于看到個正能量博主,太多了人非得說必須結(jié)婚生孩子,自己都被資本做了牛馬還生一一批牛馬!
別的獨生子女咋樣我不懂,但如果是我看著這銀行余額,立馬滿天飛一輪(四處旅游)再說。
可算看到一個獨生子女的心聲了,之前看到的都是說獨生子女很好,希望父母給他們留錢,車和房子,什么手足親人都是浮云。
我父親生我的時候是40歲,生我弟弟的時候是44歲。所以,你完全可以成個家,好好過日子,生個一男半女沒問題。而且現(xiàn)在人都長壽,要——事事看開,心境開闊。
- 不得不說,獨生子女面對父母離世后的孤獨感,是很沉重的。
小時候,父母是自己的天,是無所不能的依靠。每一次跌倒,是父母溫暖的雙手將自己扶起;每一場挫折,是父母的鼓勵讓自己重新振作。他們的愛,毫無保留且獨一無二,全部聚焦在自己一人身上。
可如今,父母離去,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獨便如影隨形?;氐皆?jīng)充滿歡聲笑語的家,一切依舊,卻再也聽不到父母的嘮叨,再也沒有了圍坐一起吃飯時的溫馨。逢年過節(jié),別人家熱熱鬧鬧,自己卻只能形單影只。那些曾經(jīng)可以分享生活瑣碎的時刻,都化作了心底深深的空洞。
心酸的是,在這個世界上,自己突然成了“孤島”,沒有了兄弟姐妹可以互相依靠、互相傾訴。面對生活中的難題,再也沒有人能像父母那般毫無怨言地傾聽,給出最貼心的建議。
每一次遇到困難,孤獨感都會如潮水般涌來,讓人在黑夜里默默流淚。這種孤獨,不是身邊無人陪伴,而是心靈深處再也找不到那份毫無條件的愛與支持,余生都只能在回憶里,去緬懷那曾經(jīng)擁有的溫暖與幸福 。
比如上述網(wǎng)友的孤獨,40歲,未婚,已經(jīng)是“孤家寡人”。有很多網(wǎng)友建議,結(jié)婚還來得及,生個孩子,有個寄托。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建議。
人生有啥意義?很多人說,為體驗而來。其實,繁衍后代一定是最大的。有了孩子,精神寄托就不一樣了,人生體驗肯定是一種顛覆。哪怕婚姻是枷鎖,但是孩子會讓你涅槃重生,重獲新生。
對此,你怎么看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