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又是一年芳草綠

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清明節(jié)掃墓祭祀、緬懷先祖,是中華民族根植心底的傳統(tǒng)。隨著近年來移風易俗的推進,如今大理市的清明祭掃活動,在延續(xù)傳統(tǒng)哀思的同時更添一抹生態(tài)文明的亮色——鮮花祭掃、無煙追思、“云上寄情”等文明祭掃方式蔚然成風。

走進青光山公墓,文明祭祀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前來祭奠的市民絡繹不絕。“以紙換花”服務點前,工作人員用黃菊、白菊置換市民攜帶的香燭紙錢。市民表示:“以前總覺得掃墓必須燒紙錢,現(xiàn)在觀念變了,獻上一束鮮花,同樣能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干凈又環(huán)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針對異地游子和行動不便的群體,青光山公墓推出代客祭掃服務,市民通過下載“青山陵園”手機APP,登記關鍵信息即可請工作人員代擦墓碑、敬獻鮮花等,祭掃過程會在祭掃完畢后,通過照片、影像的形式發(fā)送給市民,以幫助市民完成清明節(jié)祭奠親人的心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年清明節(jié)期間,我們除了為前來祭奠的市民準備了紙鳶、祈???、黃絲帶等文明祭掃用品,還特別設立了'天堂信箱'?!贝罄硎猩n洱殯葬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張靜介紹,“這個信箱可以讓市民把對親人的心里話傾訴出來,寄托思念之情?!?/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寫一張卡片、獻一束鮮花、敬一杯清茶......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用這些文明環(huán)保的方式緬懷先人。這種綠色祭掃新風尚,既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又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讓清明更顯“清明”本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年清明節(jié)預計祭掃高峰為4月4日到6日,建議市民盡量避開祭掃高峰期,靈活選擇時間前往祭掃。

此外,清明期間,青光山入山道路實行單行交通管制措施,需從巍山路口進入園區(qū),離開園區(qū)時請走小花園開發(fā)區(qū)方向。請市民依照沿途設置的指示牌以及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指引,文明有序祭掃。

記者:施瀅 趙志偉

編輯:向紅玉

值周:胡亞玲 楊丹妮

主編:李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明祭掃新風尚:鮮花寄哀思,文明潤人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清明祭掃新風尚:鮮花寄哀思,文明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