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總統(tǒng)于2025年4月4日被韓國憲法法院以8:0全票通過彈劾案,成為繼樸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罷免的韓國總統(tǒng)。這一結果不僅終結了尹錫悅的政治生涯,也使得前總統(tǒng)樸槿惠近期的復出努力全部泡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韓國憲法法院的8名法官一致認定尹錫悅在2024年12月宣布緊急戒嚴的行為違反《戒嚴法》,并侵犯了國會議員的審議表決權和不逮捕特權,構成嚴重違憲。這一裁決基于明確的法律條文,特別要提的是3名傾向保守派的法官竟然也投下了贊成票,顯示出裁決的客觀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尹錫悅的彈劾案審理時間超過百日,是歷來韓國總統(tǒng)彈劾案的時間最長的一次。盡管此前他曾短暫獲釋并試圖通過司法程序翻盤,但最終憲法法院的裁決徹底終結了他最后的希望。

在尹錫悅彈劾危機期間,樸槿惠于3月初曾經(jīng)高調復出,不僅會見了執(zhí)政黨國民力量黨高層,還呼吁黨內團結并支持尹錫悅。她強調“國民力量黨需共同應對危機”,試圖通過自身影響力穩(wěn)定保守陣營,避免執(zhí)政黨因彈劾案分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樸槿惠的復出被視為保守派試圖挽救頹勢的關鍵策略。她曾希望通過整合保守派力量、拉攏選民,幫助國民力量黨在提前大選中對抗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但是尹錫悅的罷免使得執(zhí)政黨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樸槿惠的努力因彈劾案的通過而未能奏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民力量黨內部在尹錫悅彈劾期間已出現(xiàn)嚴重分歧,前黨首韓東勛與尹錫悅決裂后辭職,黨內支持率僅39%,遠低于在野黨55%的民意支持。樸槿惠的介入也沒有能彌補這些裂痕,反而暴露了保守陣營的脆弱性。

在這種情況下,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強勢崛起,以46.3%的高支持率,成為下屆總統(tǒng)的最熱門人選。雖然他還面臨檢方調查,但民意基礎穩(wěn)固,若尹錫悅下臺后的大選提前舉行,李在明勝選的可能性極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樸槿惠的復出本意是通過保守派團結挽救國民力量黨,但尹錫悅的罷免標志著該黨連續(xù)兩任總統(tǒng)(樸槿惠、尹錫悅)因彈劾下臺,保守派聲譽嚴重受損。這一結果不僅使樸槿惠的僅剩的一點資本消耗殆盡,也再次顯示了“總統(tǒng)清算魔咒”的無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韓國憲法法院的裁決雖暫時平息了彈劾爭議,但保守派支持者的不滿情緒有可能會引發(fā)新一輪街頭抗爭,而進步派則需應對李在明潛在的法律風險,李在明時代還有待觀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尹錫悅的8:0全票罷免既是法律對總統(tǒng)權力的嚴格約束,也反映了韓國社會對保守派執(zhí)政的失望。樸槿惠的復出努力在民意和制度性困境面前顯得蒼白。韓國政壇的焦點已轉向即將到來的大選,李在明能否打破“青瓦臺詛咒”,將成為下一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