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下來,悠著“點”。


肯德基提供廁所自助點餐,跑步進入烏托邦世界
面子和里子,有時不能兼顧,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人世間的悲哀莫過于此。
回家剛打開手機,感覺走錯了片場,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肯德基開始在廁所提供手機自助掃碼點餐服務了:

圖:昆明郵政(市場部)/小紅書
手機掃碼點餐不排隊,坐下來,悠著“點”,掃碼自助點餐。多么貼心啊。
而且除了提供手機自助點餐外,還在女廁提供了貼心服務,如果需要衛(wèi)生紙或衛(wèi)生巾,或者打掃服務,直接撥打肯德基值班人員即可。
給人一種肯德基以百米沖刺速度,一溜小跑,提前進入烏托邦世界的穿越感。
我不管,只要是好事,我都支持。我反手一個贊,無償送給肯德基。

多個選擇,何樂不為?
不止我一個人被肯德基這把操作干懵了,好多網(wǎng)友都不明覺厲。
有人說,點餐的人有可能成為永動機:


有人借機暗諷華萊士,華萊士躺槍:


有人說肯德基真貼心,怕我拉多了餓著:

有人說,有味了:

有人嫌臭:

有人說蠻好的,節(jié)省時間:

有人說云南肯德基服務太好了,希望別的地方借鑒一下:

有人說不能坐下來,否則就不悠閑了:

有人說邊拉邊點,拉完出來正好多吃點:

有人直接點贊,說挺好的:



有人說麥當勞小便池上也有:

反正我沒看到反對的聲音,畢竟多個選擇,何樂而不為?
對于有潔癖的人來說,可能不會選擇在廁所里點餐,直接忽視即可。
對于趕時間的人來說,廁所點餐可以說正中下懷,時間就是生命。
就怕那些趕時間,又有潔癖的人,讓我想起一段經典對白:
“說你又不聽,聽又不懂,懂又不做,做你又做錯,錯又不認,認又不改,改又不服, 不服你又不說。”

反正廁所點餐這事,放大部分人身上,多少也有點犯嘀咕:

廁所自助點餐的好處
有一說一,在廁所提供手機自助點餐服務,毫無疑問可以提升點餐的效率與便利性。
廁所掃碼點餐,可讓顧客在如廁期間完成點餐操作,減少排隊等待時間,尤其在人流高峰時段,能縮短整體用餐流程。

肯德基通過“掃碼點餐”壓縮甚至避免了等待時間,實現(xiàn)了快速點餐,并且還可以趁機打個廣告,拉拉新會員。
當然,廁所作為非傳統(tǒng)點餐區(qū)域,肯定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流程效率。
此外,自助點餐可以幫助肯德基降低人力成本和運營壓力。
掃碼點餐減少了服務員與顧客的直接交互需求,有人測算,部分餐廳使用掃碼點餐后,節(jié)省了40%的人工成本。
廁所點餐可能進一步分散點餐場景,緩解服務壓力。
最后,廁所自助點餐可以增加數(shù)據(jù)收集與營銷機會。

通過掃碼點餐,餐廳可收集顧客的消費習慣、菜品偏好等數(shù)據(jù)。
廁所場景可能成為新的用戶觸點,擴大數(shù)據(jù)覆蓋范圍,為后續(xù)精準營銷提供支持,相當于開辟了新的營銷思路。
一舉多得。

潛在爭議與風險
雖然有人覺得多個選擇是件好事,比如說我,但肯定有人持不同看法。
比如有人會擔心隱私泄露,或強制關注等問題。
掃碼點餐,常需要你授權個人信息,或強制關注公眾號,廁所作為私密場所,可能加劇顧客對隱私的敏感度。
在廁所這么敏感的地方,點餐流程過于復雜,易引發(fā)反感。
還可能有人會擔心用戶體驗,以及場景適配性。
廁所環(huán)境往往被認為不衛(wèi)生,或不適宜操作手機。
正如上面有人提到的那樣,部分顧客可能不愿意在此場景下點餐。
此外,也不能排除有人擔心廁所點餐有損品牌形象。
高端餐飲強調服務互動,快餐雖以效率優(yōu)先,但廁所點餐可能被解讀為“過度追求效率而忽視人文關懷”,損害品牌親和力,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削弱顧客的情感聯(lián)結。
除了以上擔心外,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硬件問題。
比如廁所可能存在信號差、光線不足等問題,影響操作流暢性,導致顧客體驗下降。
咱們可以用一張表格,簡單對比肯德基在廁所提供手機自助點餐的利弊:

總體而言,這一做法在效率提升和流量轉化上有一定價值,但需通過優(yōu)化隱私政策、場景設計和 用戶選擇權,平衡商業(yè)利益與顧客體驗。
我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實用主義者,工具理性的堅決擁護者,效率優(yōu)先的篤信者,所以,我旗幟鮮明地歡迎肯德基此舉。
理由很簡單,我最煩各種排隊,但更加討厭插隊,加上輕度社恐,所以任何服務,但凡有手機自助服務,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
在廁所里就可以完成自助點餐,搞完大事后,就可以近乎無縫地切換到下一件大事,對我來說,就一個字“爽”。
至于,別人,比如你,我的朋友,怎么選擇,那是你的自由,我表示res pect。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