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屆《乘風2025》又上新了“姐學”,陳德容和王蓉,前者跳不動后者著急催,催多了陳姐又掛臉,就這樣毫無團魂上陣,一公表演毫無懸念地垮掉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悲催的是,垮掉的團里唯一唱跳俱佳的王蓉,還被淘汰了……

浪姐這投票機制我就不評價了,來說說王蓉這個體質(zhì)神奇的“神曲女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還沒聽過王蓉的“神曲”呢?

王蓉一公的《免我蹉跎苦》把網(wǎng)友給唱代入了——“不能專挑我一個人欺負”,之后被淘汰,是什么地獄歌詞?。?/p>

不過拋開爭議本身,這首歌是完完全全踩在王蓉的舒適圈里,唱跳+神曲的調(diào)調(diào),王蓉的轉(zhuǎn)音也用得恰到好處,也難怪大家覺得她完成度最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歌是黃齡的,黃齡有很多神曲都以高難度的轉(zhuǎn)音出圈,而在她之前,王蓉也是這方面的始祖,有過許多“爆款神曲”。

2012年,鳥叔的《江南style》紅遍全球,王蓉也鼓搗了一首韓味拉滿的《好樂day》,歌詞夾雜大量的中式英語,MV還掀起裙子跳舞,被嘲“崩壞泫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爭議王蓉沒有退縮,第二年又出了《壞姐姐》,曲風、MV非常大膽,是能“重塑三觀”的炸裂之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MV動圖我就不放了暗示太多,大家自己找吧

但這種風格好像只能引爆話題,還不夠上腦,很快王蓉再放出大殺器——《小雞小雞》!

連歌詞都省略了,基本只有“ 小雞、母雞、公雞、咕咕day”的花式混搭,其他都是各種動物的叫聲,沒有語言隔閡,卻讓歌紅到了海外。

當時連老外都好奇圍觀,這是中國版的女神卡卡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首歌還真的成了KFCx《逆水寒》的聯(lián)名推廣曲

帶著天雷滾滾的氣場,那會兒的蓉姐身價暴漲,連著搞出《抖抖傲》《鯊魚鯊魚》。

《鯊魚鯊魚》的概念還蠻有意思,調(diào)侃比特幣風潮,但歌詞實在太無厘頭了,網(wǎng)友神評:沒吃幾斤藥都寫不出這歌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在我的印象里,王蓉早期最大的標簽不是“神曲女王”,而是“才女”。

出第一張專輯《非想非非想》的時候我就留意到她,主打歌是《完美》,彈著吉他的王蓉,唱英文詞的尾音非常有味道,清亮的高音又能把這首看似平淡的歌,唱出了一種朗朗上口、易記的“神曲”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才是出圈的《我不是黃蓉》,那是因為她的香港老板娘李敏總分不清“黃”和“王”,常念錯她的名字,大家覺得好玩,就融合《射雕英雄傳》里的角色寫了這首歌。

也從這首歌起,“王蓉”這個名字被人記住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緊接著,王蓉還推出了《哎呀》《爸爸媽媽》,都是那時的KTV屠榜熱門金曲,抓心的不止是她千回百轉(zhuǎn)的唱腔,還有那藏在歌詞里的真情實感,對爸爸媽媽的“告白”,MV里的手語動作,是真的打動過很多人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主打歌推一首火一首,王蓉卻不像鳳凰傳奇能刷出那么高的國民度,也沒能回歸原來的路線,上個節(jié)目還一輪游——

為什么她走成了這種路數(sh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時代變化的“神曲”產(chǎn)品經(jīng)理

王蓉的歌手之路,有一大半都在追尋一個目標:“被記住”。

她原本的名字叫王菲,小時候就喜歡唱歌,大學讀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yè)(即現(xiàn)在的中國傳媒大學),那時學校每年會舉行一個叫“廣院之春”的比賽,同學覺得她唱歌好聽,鼓勵她去參加。

1995年,王蓉拿下“廣院之春”金獎,就被當時的吉他演奏家劉天禮留意到。

劉天禮老師也是中國傳媒大學校歌《年輕的白楊》的曲作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傳媒大學曾經(jīng)請優(yōu)秀校友回來共同出演MV

當時的劉天禮老師在后臺叫住王蓉,讓她跟著自己學吉他,之后又鼓勵她試試寫歌創(chuàng)作。

王蓉形容自己創(chuàng)作“開竅”的過程:在鐵路一遍遍聽著楊樹嘩啦嘩啦的聲音,就寫出了《晨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晨霧》 不像一首很“規(guī)則”的歌,里面有各種“哈咿呀咿呀咿呀”的吟唱,圍繞著鳥兒飛、蝴蝶花滿山谷的意象,一句“我當你是我的小丈夫”就讓歌詞變成了敘事小散文,給人無限想象空間↓

那會兒跟著劉天禮老師學藝,王蓉還遇到了音樂上的貴人——劉天禮的兒子劉春,外號老貓,也是個制作人,倆人一起組了小樂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右老貓左王蓉

大學畢業(yè)后準備找工作,王蓉為了做音樂還放棄了穩(wěn)定的主持工作,老貓給她支了一招,讓她見人就發(fā)自己的DEMO,發(fā)著發(fā)著,她的聲音還真被人相中——

來自香港的李進,曾是梅艷芳、鄭秀文的經(jīng)紀人,也做過英皇的 執(zhí)行董事, 他聽了王蓉的demo,感慨一句“這是來自北京的聲音”,立馬來北京見了王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的香港音樂人,對這種“北京的聲音”是十分青睞的,前期有王靖雯變身王菲的大成功,后來艾敬、丁薇等人的作品也口碑不俗,王蓉準備出道那年,丁薇的妹妹丁菲飛都在香港準備出第三張專輯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丁菲飛《月亮忘記了》一度大hit,可惜之后作品存在感不高,也就沒有繼續(xù)在樂壇發(fā)展了

所以李進很看好王蓉,把她簽進了自己的新公司大國文化(就是現(xiàn)在有一堆鏡仔那個),第一張專輯起了個文藝的名字叫《非想非非想》,把她的名字由王菲改成王蓉。

專輯里有民謠,有搖滾曲風,公司也給了她極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詞曲多是王蓉包辦,編曲大部分由老貓完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專輯面世后口碑不錯,在那時的頒獎典禮也拿了不少獎,在內(nèi)地還拿了 第三屆全球華語榜最受歡迎女新人金獎,要知道,當時的銀獎可是周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惜作品叫好不叫座,制作費花了150萬,宣傳費超過350萬,銷量卻分外慘淡,王蓉和老貓開始琢磨著,要讓作品“落地”。

當時的音樂市場也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的網(wǎng)線通了,彩鈴用上了, 三聯(lián)周刊曾寫過一篇報道,叫《彩鈴一響 黃金萬兩》,可見彩鈴的“蛋糕”之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各種“網(wǎng)絡神曲”也應運而生,包括《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等,我們寫過當時的盛況:

于是在李進妻子李敏“分不清王和黃”的靈感下,王蓉給《我不是黃蓉》加重了電子舞曲風,她自己還喜歡唱跳,干脆把歌做得更輕快。

為了增加記憶點,她還用了當時國外很火的“副歌先行”模式,讓所有人能快速記住“我不是黃蓉,我不會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愛情”這幾句歌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果然,專輯一推出,《我不是黃蓉》紅了。

那時最紅的網(wǎng)絡歌曲《老鼠愛大米》,創(chuàng)下彩鈴業(yè)務當月最高收入達600萬的紀錄,相當于賣了70萬張唱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臣剛說他賺了1.7個億

《我不是黃蓉》的彩鈴下載量也不低,給王蓉帶來年收入630萬的進賬,登上2006年福布斯名人榜43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從這首歌起,王蓉覺得自己找著感覺了,就是要繼續(xù)寫這樣的風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她的爆曲都是走這種路數(shù),《哎呀》的節(jié)奏感也很強,這首歌還成了《小魚兒與花無缺》的港版片尾曲,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殺了。

但很快,上升的事業(yè)遇到阻礙。

一是“芙蓉姐夫”風波。芙蓉姐姐走紅那會兒,王蓉踩熱點出了首《芙蓉姐夫》,里面還有“老婆形象像豬”等外貌攻擊,網(wǎng)友不買賬了,鋪天蓋地一頓罵。她只得在采訪里澄清,那只是做著玩的DEMO,自己沒必要炒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亮點是這個訪談的主持人是大鵬

接著是“雪藏風波”。

《芙蓉姐夫》之后她就沒出什么作品了,2007年年末,她出席活動,才說自己被公司雪藏了兩年,這事內(nèi)情如何雙方?jīng)]說,不過王蓉最適合趁勢上升的兩年確實被耽誤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于是2009年,重新振作的王蓉,帶來了新面貌:在博客上宣布自己整容了!

當時女明星們承認整容還沒如今這么爽落,她也就成為 “中國娛樂圈公開整容第一人”……彼時她應該已離開大國文化,在推新歌《要抱抱》,網(wǎng)友又質(zhì)疑她為歌炒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要抱抱》沒有預料中的爆紅,直到目睹鳥叔走紅,王蓉團隊才決定要做類似鳥叔的韓式洗腦style。

那時她看到很多人講中式英語,比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等,覺得很有意思就給寫進歌里,還找來韓國團隊加入韓式風味。

這個路數(shù)也不算新鮮,范曉萱早在1998年就在《數(shù)字戀愛》里玩過歌詞加數(shù)字了,都是年輕人敢玩音樂人就敢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王蓉的 《好樂DAY》更上腦、更鬼畜。

MV里還有令人瞳孔地震的“掀裙舞”,對此王蓉說,那只是因為很反感色狼偷拍女生裙底,女生們都會穿打底褲,就想表達一種“我自己掀可以,你掀就不行”的態(tài)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概念很新,融合起來還是太超前了,大家也不在意她設計“掀裙舞”的理念,只一味罵她“低俗”。

多年后提起來,她說,《好樂DAY》就像一面鏡子,你是什么樣的照出來就是什么樣。對于外界的評價,她也不在意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的《小雞小雞》,王蓉說那是源自她的一個夢,夢里有小貓、小雞小鴨子在開會,嘰嘰咕咕在爭執(zhí),特別可愛,她醒來就想寫成一首歌。

那時的媒體發(fā)問也很犀利,直接說她“神曲這條路,很多人覺得你墮落了”。對此王蓉說,我們不是大財團,沒時間耗了,只能采取戰(zhàn)略推出最牛的東西,這是一種適者生存的無奈,但也是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

她還說:“我就是想紅,活著不得賺錢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雞小雞》之后,王蓉如法炮制,再推《鯊魚鯊魚》《紅燒肉》等歌,每一首都是無敵上腦,MV花里胡哨,主打一種不雷人誓不休的感覺。

只在2019年,她發(fā)了一首安安靜靜的《迷路》,網(wǎng)友聽了紛紛感慨:“這不是能唱正常的歌么”“王者裝青銅裝了那么多年”……

但也有網(wǎng)友的評論特別戳心:這種歌好聽,但不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倒是在短視頻“神曲”BGM興起的風口,“產(chǎn)品經(jīng)理”王蓉似乎沒能找到感覺,2018年紅的是《學貓叫》,2020年紅了《少年》,之后還有《秒針》等粵語歌紅了……王蓉那種需要搭配MV來蹦的舞曲,在只截取一小段BGM的短視頻時代還有點施展不開。

2024年,王蓉再發(fā)了新歌《了了》,有點阿朵mix龔琳娜的感覺,歌調(diào)子非常高,不再是沒幾句詞了,用回了王蓉擅長的意象歌詞“樹上的鳥兒又唱歌了/像在提醒我/心里的花兒又開了”——

回到了她第一次寫《晨霧》時稚嫩、無厘頭但充滿想象空間的感覺:“無所謂情如故/抬起頭你不認輸/哈咿呀咿呀咿呀/鳥兒唱蝴蝶舞……”

確實如網(wǎng)友所說,她是用王者的技能,多年來在干青銅的事。

她也從來不掩飾自己“想紅”的野心,《乘風》等了六年,期望有一天能上,到真正上了的時候,卻慘遭一輪游,她也是懵的。

世事總不能如人所愿,用力越猛也不見得一定有用,但用心做事,多多少少是能被人看見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神曲女王”的內(nèi)娛殘酷生存實錄

王蓉能出啥爆啥,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有個好搭檔老貓,就像雷頌德之于黎明陳慧琳,夢之于王菲,化學效果很強烈。

在神曲界,老貓確實是個高手,除了王蓉之外,王麟的《傷不起》,崔子格的《老婆最大》等都出自老貓手筆。

炮制“神曲”,老貓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第一點,歌詞必須簡單易懂,他們會私下舉辦聽歌會,有人聽不懂就刪除,譜曲原則也是“去專業(yè)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是通過音樂形成強制記憶,不管觀眾喜不喜歡,一定要讓人一下記住歌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點,是放棄夢想和情懷,一切為了市場服務。

按他的說法,王蓉不像一個創(chuàng)作者,更像一個廣告策劃公司,是在完成娛樂營銷的命題作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蓉和其他裁縫神曲作者確實不同,她是真能寫出好東西,也能唱出高難度技巧,只是在老貓的編曲配合下,更加迎合下沉市場而已。

2015年《葉問3》找她寫推廣曲,她也能和老貓合作出一首大氣磅礴,還帶青衣唱腔的OST,一改以往的“天雷滾滾”style。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惜的是,就像王蓉說過的,“耗不起”,資源就那么點,快消速食年代給音樂人創(chuàng)作的空間也不太多,倒是為了配合“神曲”的夸張宣傳,有很長一段時間,王蓉也被人冠上“神神叨叨”的罵名。

上節(jié)目玩游戲,失手砸傷主持人,被視為“炒作”,上醫(yī)院,被人寫成有“精神病”——有很長一段時間里,外界對女藝人都是這種風評,包括張含韻、何潔等都是,突然變成“炒作咖”。

這種風評,也就成為雙刃劍,能上頭條,但很難長期維持熱度。王蓉的星路歷程,其實也是內(nèi)娛樂壇的殘酷生存實錄

1、內(nèi)娛歌手沒有港臺系統(tǒng)化的金曲制造流水線,想被記住,要么是有大公司砸資源,或踩中謎之觀眾緣,做神曲是相對容易的“游擊”方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她不是出道去了香港公司,可能真要從網(wǎng)絡歌手起步了

2、一旦被標簽化之后,很難走回原來的路數(shù)。或者說,大家對神曲都有“獵奇”心理,如果她之后的作品不符合期望,那么好奇的圍觀者也會一哄而散;

3、“神曲”公式未必萬試萬靈,容易被“后浪”推倒在沙灘上。早年她抓到了中式英語的梗,如今年輕人的沖浪梗她未必能抓得準,比起各種裁縫網(wǎng)絡歌手,她還是偏學院派了。

所以歌紅人紅,但長爆難,王蓉總給人一種“不上不下”的感覺?,F(xiàn)在節(jié)目里大家看到她被淘汰,齊齊刷屏要求“復活王蓉”——

一方面是古早的回憶殺涌上來,不少人想起她曾是打動無數(shù)人的“才女”;

另一方面是,同樣經(jīng)歷了殘酷職場生存實錄,許多牛馬終于get到,那個總是勤勤懇懇追著風口制造“爆款”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有可能只是兢兢業(yè)業(yè)工作、功勞不小但未必受重用的自己,一代入,心都碎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E姐結(jié)語:

王蓉這種現(xiàn)象挺值得研究的,想紅,也確實紅過,還盡力地去爭取每一個紅的機會了,但還是沒能爆紅。

做“產(chǎn)品經(jīng)理”沒錯,問題在于“產(chǎn)品”太單一,大家又不會天天聽神曲,沒戳中用戶痛點,也不像鳳凰傳奇們登上了大船,始終還是差口氣。

《小雞小雞》能紅到國外已算不錯了,“浪姐”也是個機會,但同時也是一場針對藝人人氣、咖位的重要檢驗:所謂的現(xiàn)場投票的人, 一部分可能不認識她或者不喜歡她,更多的人可能覺得她有咖位不需要撈,前幾季都是有這樣的哥哥姐姐掉進游戲黑洞里。王蓉就是這樣,中部藝人,準備了一身的技能沒機會施展。

有意思的是,前陣子我看到她和雅上熱搜,才知道倆人簽了同一代理公司,也是相似的命運,開局不利,卷王遇到向佐式躺人,雅幸運地沒掉到游戲黑洞里,王蓉不太順利,但或許這對她來說,有可能會是新的開始?

不知道46歲的王蓉,還有機會真正“翻紅”嗎?

今天的深夜話題:

你如何評價王蓉的歌?

來評論區(qū)聊聊吧~

一口氣刷5集后,我悟了:試錯成本才是青春的高階浪漫

網(wǎng)絡神曲小時代(下):有惡臭,也不是全都惡臭

當真人秀“卷人”遇上“躺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天頭條の作者-

你的小仙女E姐,吃瓜的春梅,吃唱片的小椒

值日生:小椒 美編: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