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機返回晉冀魯豫軍區(qū),并從鄧小平政委那里親自受領了上黨戰(zhàn)役第一階段攻取外圍要點作戰(zhàn)中,進攻長子吸引長治之敵出援的任務。

他一回到位于屯留西面的縱隊司令部,就向指揮員們強調:

“這次讓我們來攻打長子,是鄧政委的建議,經總部批準的,這是首長對我們的信任,大家一定要注意總結這次作戰(zhàn)的經驗,從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正在這時,劉、鄧首長得知了敵人援兵出動的消息,當即改變部署,命令圍城打援,除以一部兵力繼續(xù)包圍并佯攻長治,主力部隊即分東西兩路隱蔽轉移北進,以急行軍于10月3日拂曉前到達白晉路兩側的磨盤瑙,老爺嶺的預定戰(zhàn)場殲敵援兵,然后回過頭來再打長治。根據這個方案,馬上作出了戰(zhàn)役的具體部署。

按照劉、鄧首長的命令,陳賡即于9月28日,率領三八六旅晝夜兼程北進。部隊情緒十分高漲,冒著滂沱大雨,踏著泥濘,于10月1日到達了預定地區(qū)。陳賡立即部署七七二團占領了余吾鎮(zhèn)西南的東枝,二十團控制了岳底至余吾鎮(zhèn)的公路,士敏獨立團進抵草灘,準備協(xié)同友鄰部隊殲滅增援的敵軍。

戰(zhàn)至5日,敵我態(tài)勢發(fā)生變化:敵酋彭毓斌率援兵由沁縣向上黨進發(fā),占領了老爺嶺后,正躍躍欲試,準備進攻磨盤瑙。我太岳縱隊在西,由陳賡指揮;太行縱隊在東,司令員是陳錫聯(lián);劉、鄧首長的位置,在陳錫聯(lián)指揮所稍后一些。陳賡和劉、鄧首長聯(lián)系不便。下午3時,當陳賡來到前沿陣地,和主攻團二十團團長楚大明等人談話,當從打退老爺嶺敵人的戰(zhàn)斗說到下步總攻磨盤瑙的戰(zhàn)斗時,楚大明團長向陳賡介紹了敵我情況,及黃昏如何進攻的方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講到遠處地形的時候,楚大明拿起望遠鏡望了望,原想把望遠鏡調整好了,就遞給陳賡望的??墒?,他把望遠鏡拿起一看,卻不說話了。停了好大一會兒,才說道:

“呃!真是奇怪,怎么敵人的牲口,頭都朝北?”

楚大明繼續(xù)觀察,停了一會兒又說:

“人也向北走,是在運動?!?/p>

三八六旅劉忠旅長將望遠鏡接過來,觀察一會兒也說:

“敵人確是在向北運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敵我在磨盤瑙周圍對峙,我軍處在它的南、西、東三面,磨盤瑙的守敵應當面向南、西、東方,而北面是敵人的后方。三八六旅的指揮所就設在老爺嶺頂上,這時磨盤瑙一帶被彌天的硝煙遮住,太行縱隊正在與敵人酣戰(zhàn)。敵人大隊沿著公路向南移動,但在東北方向又有小隊敵人由東面向北移動。原來經過連日來我軍對老爺嶺的連續(xù)攻擊,猛烈戰(zhàn)斗,敵四十七師一夜間傷亡過半。

彭毓斌一面指揮殘部做最后掙扎,一面通電閻錫山再求增援。閻錫山即令駐沁縣的省防第三軍楊誠部前往,并令第六十八師留在沁縣的一個團一同出動。這些部隊也被我軍截擊,傷亡累累。老爺嶺、磨盤瑙經過我軍兩天的猛烈進攻,敵軍傷亡慘重,無力支持,就連關山村敵總指揮部所在地也受到威脅。這時彭毓斌的南援決心根本動搖,已經下令敵軍北逃。但為欺騙我軍,故意佯南而實北。

熟悉陳賡的人都知道,他要下大決心,是要經過反復考慮才能定下來的。每逢緊要關頭,他的沉著、果斷令人欽佩。而這一次,他是在和領導中斷聯(lián)絡的情況下,突然發(fā)現(xiàn)了敵人逃跑的跡象。要在此時當機立斷,改變劉、鄧首長的部署,沒有十分把握是下不了決心的。所以他雙手舉著望遠鏡,仔細看了好長時間,一言不發(fā),全神貫注,連別人議論的聲音都已聽不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經過了幾分鐘的認真觀察,陳賡放下望遠鏡,這才比較急促地說:

“根據情況判斷,看來敵人確實開始向北逃跑,大部隊已經在運動了。磨盤瑙守敵之所以未動,是在麻痹我們?!?/p>

在他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反復思索的時候,新近到職的縱隊副司令員王近山也拿起望遠鏡做了認真細致的觀察。王近山別號“王瘋子”,是出名的打仗狠、下決心狠的人,聽完陳賡的話后說:

“司令員,你快下決心吧,時間太緊了?!?/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的陳賡,想到了劉、鄧首長經常的教導:前線指揮員要善于根據敵情我情機動靈活地執(zhí)行上級的指示,這才是對上級指示應有的態(tài)度。于是,他下決心道:

“劉忠同志的部隊,改變總攻任務,立刻向北追擊,楚大明同志的團在最先頭,在敵人行進的公路左側北進,插入敵后,追上敵人!沿途不許打敵人、捉俘虜、‘發(fā)洋財’(指繳獲武器和物資)。你們的任務,就是趕到敵人前頭,切斷敵人退路,以便圍殲!”

王近山補充道:

“對,快帶部隊追擊,敵人走大路,它的先頭部隊可能已走20里了。我們走山路,要在明天拂曉前趕到敵人前面,必須抓緊時間,別搞層層動員了,趕快帶部隊追!”

是的,敵人3萬多人,80門炮,隊形由北向南,就是原地向后轉,我軍與其先頭部隊的位置也有近20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賡大聲說:

“對,立刻行動,只對戰(zhàn)士們說:‘敵人逃跑啦,我們只要跑到敵人前面就是勝利!’”

劉忠、楚大明在說“是”的當兒,就已帶領部隊出發(fā)了。王近山隨楚大明團也追了下去。

太岳軍區(qū)第一分區(qū)副司令員李成芳帶領的決一旅部隊(第三十八團、二十五團)是總攻磨盤瑙的預備隊。陳賡立刻打電話去,要他們也帶部隊追擊。

陳賡對幾個參謀說:

“我的腿不爭氣,這種追擊的小道也不能走牲口,只好落伍了。我就給戰(zhàn)士做運動工作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整個部隊在運動中,太岳縱隊指揮所同劉、鄧指揮部的電話線還沒有架通。由于敵情突然變化,部隊行動由總攻磨盤瑙改為向北追擊,是陳賡為了不失掉戰(zhàn)機,當機立斷,臨時單獨決定的。部隊開始行動以后,陳賡派偵察科長彭克前往劉、鄧指揮所,向劉、鄧首長報告火線情況和自己根據敵情當機立斷的決心及追擊的部署。同時提出了請兄弟部隊向敵人出擊的建議。

鄧小平聽了關于陳賡臨機處理的情況報告,十分欣賞,稱贊說:

“這才是真正的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