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人眼里,日寇就是殘暴且無人性的存在,正是因為日寇的殘暴且無人性,所以無數(shù)人對于日寇痛恨到底。
然而在一場殘酷的戰(zhàn)斗后,日寇放棄了殘暴和無人性,在他犧牲不僅以高規(guī)格收殮遺體,同時稱之其為“壯烈戰(zhàn)死的絕代勇將。”
后來,38師師長黃維綱帶領敢死隊,奪回遺體的時候,下令停止飛機轟炸,以免傷到他的遺體。

在他的遺體抵達重慶后,老蔣、馮玉祥、何應欽等人親自來到碼頭迎接,同時親自扶靈執(zhí)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隨即下令國葬,并將他的牌位位列首位。
那么,他是誰,為什么會讓中日雙方會以如此高規(guī)格尊重他,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時任天津市長的張自忠作為國民政府代表和日寇方面接觸,打算和平解決這次沖突。
然而,張自忠想要保存29軍實力,同時對日寇的實力預估不足,這導致他在談判的時候,對日寇進行了讓步,從而導致日寇發(fā)起了進攻,29軍被迫無奈撤退到保定,張自忠留守北平。
在這期間,張自忠的手下有人投靠日本,這導致主張和平解決盧溝橋事變的張自忠,被人視為“漢奸”,看著就是一日不如一日,張自忠選擇辭職,最后北平落入日寇手里。
北平淪陷后,張自忠去南京找老蔣,隨后在南京休養(yǎng)了一段時間,休養(yǎng)了一段時間后,張自忠就重新出山,隨后老蔣也給他自證清白的機會,讓他繼續(xù)率領部隊到前線和日寇作戰(zhàn)。


1938年臺兒莊戰(zhàn)役中,張自忠率部馳援龐炳勛部,大敗日軍坂垣師團,為臺兒莊戰(zhàn)役勝利奠定基礎,臺兒莊戰(zhàn)役后,此,張自忠又接連參與徐州會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以戰(zhàn)功逐漸扭轉公眾印象。
1940年5月,日寇的鐵蹄繼續(xù)為禍中國大地,在這期間迎來了天皇的生日,為了能在天皇生日的時候,拿出足夠份量的禮物,日寇決定集中二十萬大軍發(fā)起棗宜會戰(zhàn),企圖控制長江交通線。
為了能迅速完成這個戰(zhàn)略目標,日寇高層要求部隊行動迅速,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宜昌,采取偷襲的方式殲滅國民黨第五戰(zhàn)區(qū)主力,同時擴大對第九戰(zhàn)區(qū)的攻勢。


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官李宗仁第一時間做了戰(zhàn)略布置:以一部積極行動,爭取先機,襲擾日軍后方,牽制與破壞日軍西進;而置主力于襄河以東至大洪山一帶,伺機殲擊西進或東退之日軍主力。
這一戰(zhàn)中,張自忠被任命為右翼兵團司令官,指揮29集團軍和33集團軍(55軍、59軍、77軍),以一部固守襄河兩岸陣地,鞏固大洪山南側各隘路口,以主力控制于長壽店以北,伺機擊破進犯日軍。
張自忠知道這是一場惡戰(zhàn),所以在戰(zhàn)斗開始前,他親筆寫信鼓舞戰(zhàn)士: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 海不清, 石不爛, 決不半點改變!
隨后在戰(zhàn)斗開始后,張自忠將59軍各師放在前線,馮治安的77軍放在襄河以東做后備隊。

戰(zhàn)斗開始后,北路友軍迅速潰敗,棗陽局勢急轉直下,在這情況下,張自忠率領59軍阻截日寇,然而日寇憑借先進的武器,對59軍發(fā)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在日寇的打擊下59軍損失慘重。
前線情況危機,十分需要彈藥,在這個情況下,張自忠決定親自渡襄河去前線督戰(zhàn)。
臨行前,馮治安認為張自忠作為右翼兵團司令,不應該渡河到前線指揮作戰(zhàn),然而張自忠覺得前線情況危機,自己又是右翼司令,比起馮治安來講,更容易指揮部隊。
馮治安雖然同意張自忠的判斷,但是他不希望張自忠前去冒險,然而張自忠決心已定,所以兩人在相持一段時間后,一直到深夜,張自忠才站起來和馮治安擁抱互道珍重而別。
第二天,張自忠召開高級將領會議,表示自己要渡河督戰(zhàn),雖然各位將領都希望張自忠不要去,但是張自忠還是執(zhí)意前往,并要求在自己離去后,所有事情和馮治安商量。

1940年5月7日,張自忠率領率總部直屬特務營及兩個團總計2000人,由宜城官莊渡過襄河,渡河后張自忠以最快的速度與河東各師陸續(xù)取得聯(lián)絡,逐步控制了局勢。河東將士聞知張總司令親臨前線,士氣極為振奮,戰(zhàn)斗行動更加有力,幾乎將日軍后路完全截斷。
張自忠的舉動引起了日寇的恐慌,隨后他們集中優(yōu)勢兵力,對張自忠部展開了包圍,經過一番激戰(zhàn)后,張自忠部剩下1500人,隨后日寇集中了6000余人進攻。


為了避免遭遇最艱難的結局,張自忠他致電黃維綱師長,令他率三十八師由新街前來解圍。鑒于三十八師距離較遠,且為當面之敵所糾纏,能否及時趕到沒有把握,張自忠又致電樊城之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黃琪翔請援,但未見答復。
在緊張的戰(zhàn)斗期間,張自忠身體情況不太好,但他始終沒有忘記百姓,而是在看到百姓一貧如洗后,讓副官給全村每戶發(fā)10塊銀元。
5余16日,日寇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張自忠指揮戰(zhàn)友們和日寇進行了反擊,在這過程中,不少人戰(zhàn)死,張自忠本人右腿被扎傷。


無奈之下退到了南瓜店十里長山后,日軍發(fā)動了9次沖鋒,身邊的越來越少,這時候張自忠左臂負傷,就算如此,他以及沒撤退,而是在鼓勵戰(zhàn)友們不要放棄戰(zhàn)斗,不要后退一步,期間張自忠始終在勸說部下后撤,自己一個人留在戰(zhàn)場,這讓部下們十分感動,因為總司令放棄撤出戰(zhàn)場的機會,保全了大家,這讓所有人非常干感動。
在最后時刻,張自忠舉起沖鋒槍,大吼一聲,向山下沖去,扣動扳機向日軍猛烈掃射,十幾名日軍應聲倒斃,在這期間,日寇罪惡的子彈朝著張自忠射來,隨后張自忠全身多處中彈,右胸洞穿,血如泉涌。
在生命時刻,張自忠躺在地上,臉色蒼白,平靜地說:“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很平安。你們快走!”
就這樣,一代名將,張自忠生命定格在49歲。

張自忠犧牲后,日寇方通過一支刻著“張自忠”三個字的派克金筆確認了張自忠已經被擊斃,隨后日寇方面給遺體敬了一個軍禮,并抬回師團仔細將遺體擦洗干緊,并發(fā)現(xiàn)張自忠將軍全身中槍16處,讓日寇十分敬佩,隨后找了一副棺材,將張自忠遺體收斂,淺葬于師團部后山,墳頭上插著一塊靈牌,上面寫著“張自忠之墓”。
隨后,負責增援的38師抵達南瓜店,當?shù)弥獜堊灾覍④姂?zhàn)死后,黃維綱率部奪回張自忠遺體,隨后日寇方面下令停止空襲一日,避免損傷到張自忠將軍遺體。
隨后張自忠的遺體被送往重慶,在他的遺體抵達重慶的時候,老蔣、馮玉祥、何應欽等國民黨高官紛紛抵達碼頭迎靈,同時親自扶靈執(zhí)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隨即下令國葬,并將他的牌位位列首位。

張自忠的犧牲,讓他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斗中,同盟國犧牲最高級別將領,在他犧牲后第七天,妻子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慶梅花山麓。
張自忠將軍的一生,從背負“漢奸”馬明到以血洗恥,展現(xiàn)了軍人對國家的忠誠與擔當,他的犧牲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映射出抗戰(zhàn)的悲壯與民族覺醒的力量。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