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菜市場轉一圈,黃瓜、菠菜價格漲得讓人心慌,比豬肉還金貴。

大伙兒都以為是種菜的人變少了,其實真相藏在從地里到菜籃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里
第一關:運費貴到肉疼
大伙兒可能不知道,現在運菜比種菜還費錢。就說一輛能裝5噸菜的貨車吧,光油錢一趟就得燒掉500塊,高速費、修車費還得另算。

碰上夏天高溫,青菜怕蔫吧?只能用帶冰箱的車拉,運費立馬翻倍。好不容易運到市場,卸貨費、攤位費又得扣掉200塊。

算下來,一車5000塊的菜還沒開賣,運費就吃掉快1000塊了。

本圖片由本人使用AI生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圖片由本人使用AI生成

第二關:爛菜比賣菜還快
青菜可比手機還嬌氣!芹菜菠菜這些綠葉菜,摘下來兩天不賣就開始發(fā)黃。菜販子凌晨三點進貨,大清早就得擺出來賣。

就算這么趕,一車菜也得爛掉一兩成。要是遇上暴雨堵車,半車菜都能爛在高速上。有個賣菜大姐偷偷說:"每斤菜不加5毛錢的損耗費,這生意根本做不下去。"
第三關:小攤子的大開銷
菜市場里那些小攤看著熱鬧,其實都是在硬撐。房租每月2000塊起步,水電費300塊,請人幫忙賣菜還得開工資。

有個開菜店的老王說,現在剝個毛豆都要專門請人,人工費占到菜價的一成。最愁人的是生意時好時壞,下雨天人少的時候,連電費都賺不回來。

本圖片由本人使用AI生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圖片由本人使用AI生成

好消息是...
現在有些菜農搞起了"田里直送小區(qū)"的新法子,跳過中間商能便宜兩三成。

咱們老百姓買菜也有竅門:下午收攤前去買能砍價,多買當季本地菜更劃算。說到底,菜價這事還真不是哪個攤主說了算,咱們多了解點門道,總能找到省錢的招兒。

本圖片由本人使用AI生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圖片由本人使用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