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賡領導過林彪,但他為何很少提及此事?
陳賡大將堪稱是一眾開國將軍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這不僅是因為他卓越的軍事才華和赫赫軍功,也因為他無人可比的“人脈”:
作為黃埔三杰之一,他年輕時就頗受孫中山的器重,可以稱呼宋慶齡為師母;
北伐期間,蔣介石兵敗被困,陳賡背著他逃出重圍,救了他一命;
陳賡是毛主席的同鄉(xiāng),也是主席在東山學校的校友,他的父親陳紹純是毛主席的故交相識;
在長征中,周總理患病,陳賡騎馬60里到高山上取冰,為總理降溫,又和兵站部部長楊立三一起把總理抬出草地。

他是我軍中為數(shù)不多的見過魯迅先生,且和他進行過長談的人。他是彭德懷元帥的紅娘,譚政大將的大舅子。
他在國民黨將領中的影響力也很大,當年陳賡被囚,胡宗南,黃維,胡璉,宋希濂,熊綬春這些國軍名將紛紛聯(lián)名為他求情。
陳賡還是胡志明的摯交好友,他們相識于黃埔,友誼持續(xù)了小半個世紀。建國后,越南正處在抗法戰(zhàn)爭的艱難歲月中,胡志明親自向毛主席提名,希望派陳賡到越南協(xié)助他指揮戰(zhàn)斗。
陳賡大將詼諧幽默,曾說:別看我只是大將,但當年也和元帥一樣神氣,統(tǒng)帥過兩位上將和一位大將。

陳賡所說的這位大將就是徐海東,在開國十大將中排名第二,比他的名次還高。當年陳賡在鄂豫皖四方面軍當師長,徐海東在他的手下當過團長。
當時他手下還有一位團長,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將許世友。
那時的陳錫聯(lián)上將年齡還很小,是許世友手下的班長。
陳賡大將到底還是收斂了,只說到他領導過大將,其實他還領導過一位元帥,也就是林彪。
若論輩分的話,陳賡是黃埔一期,赫赫有名的黃埔三杰之一,林彪則是黃埔四期,到了井岡山上才嶄露頭角。

據(jù)《陳賡傳》記載,在抗大學習期間,陳賡曾說過他在黃埔時期就認識林彪,那時候林彪還是黃埔的年輕學員,自己還摸過他的頭。不過如今陳賡成了學員,林彪?yún)s成了抗大校長。
在南昌起義中,陳賡是20軍的營長,林彪則是一個連長,因為戰(zhàn)斗編制的緣故,林彪的部隊曾歸陳賡指揮。
陳賡大將在生前向來有意避開這段歷史,有意維護共和國開國元帥的聲望,這是他不自傲不自夸的體現(xiàn)。
陳賡大將病逝:好友粟裕癱倒病情加重
1961年1月,陳賡因為心臟病發(fā)作,被送到上海丁香花園養(yǎng)病。
在過去漫長的革命歲月中,陳賡多次負傷:
1927年他在南昌起義后左腿3處中彈,腿筋被打斷,筋骨和腓骨都打碎,好不容易死里逃生;
1932年他在鄂豫皖的胡山寨戰(zhàn)斗中,右腿又受了重傷,一度不得不躺在擔架上指揮戰(zhàn)斗。

這兩次受傷雖然都不致命,但是卻給這位將軍留下了終身的傷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離開拐杖寸步難行。
后來,他一路長征到達陜北。在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中,他的左手拇指被子彈打穿。再到抗戰(zhàn)期間,他在河北和山西多次中日本人的毒氣彈,身體受到損傷。
1957年和1959年,陳賡的心肌梗塞兩次發(fā)作,心絞痛讓他煩躁不安,難以專心工作,但陳賡卻說:過去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都沒事,現(xiàn)在好好的就能死了?
陳賡一到上海,就給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打去了電話,讓給他的妻子傅涯安排任務。

當時陳賡的身體已經(jīng)非常不好,需要人照顧,但陳賡認為工作第一,他讓妻子專心工作,不用管自己。
這一年的陰歷二月初一是陳賡的生日,在過去幾十年的革命歲月中,陳賡從來不讓別人給他過生日。
但這一年,陳賡或許隱約意識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在生日前幾天,他少見地提出讓妻子到時候給他做一碗雪里紅肉絲面。
當時,陳賡的兩位老戰(zhàn)友——粟裕和李克農(nóng)都在上海。

粟裕就住在陳賡附近,兩人在淮海戰(zhàn)役中一見如故結為至交,建國后在總參謀部又有密切的合作。這次在上海相遇又是比鄰而居,所以常常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李克農(nóng)將軍是陳賡的老友,他們當年在上海的中央特科就有過密切的配合,是生死之交。故友相逢自然非常高興,他們還計劃著把他們當年在特科的歷史回憶寫出來,填補黨史中這一段時間的空白。
1961年3月16日黎明時分,陳賡被劇烈的胸痛驚醒,負責照顧陳賡的蔣醫(yī)生緊急處理后,立刻給華東醫(yī)院打去了電話,但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醫(yī)院里的搶救隊未能及時趕到。
住在隔壁的粟裕的保健醫(yī)生張愈得知消息立刻趕來,但他們卻缺乏關鍵的搶救設備,只能盡可能地緩解陳賡的病情。

不久后,華東醫(yī)院的院長和大夫趕來,他們用了所有能使用的辦法,但都沒有挽回陳賡的生命。這一天上午8點45分,一代名將陳賡與世長辭。
住在隔壁的粟裕大將最先得知了陳賡病逝的噩耗,他第一時間趕到陳賡的住處,但為時已晚。由于受到刺激,粟裕的病情也加重了,一時間竟癱在地上無法行動。
李克農(nóng)將軍在收到噩耗后,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沒過多久他也患上了重病,一年后與世長辭。
最傷心的還是陳賡的妻子傅涯,陳賡病逝后的第一天就是他的陰歷生日,傅涯答應了為他做一碗雪里紅肉絲面慶生,但陳賡最后還是沒有吃上。這是傅涯晚年很大的一個遺憾。
宋慶齡工作人員藏起訃告,周總理申請追悼會延期
1961年3月16日上午,陳賡大將病逝。這一噩耗很快傳到了周總理那里。
總理和陳賡的交往很深,感情很好。當年在黃埔和上海,陳賡都是周恩來的得力助手。
過草地時,總理罹患阿米巴肝膿瘍,急需排膿,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無法開刀或者穿刺,是陳賡騎著馬到60里以外的高山上取了冰塊敷在他的肝區(qū)上方,大大地緩解了他的病癥。

陳賡病逝時,周總理人在廣州,無法第一時間趕回。為了參加陳賡的追悼會,他親自給中央打了報告,請求將追悼會延期到他回北京后再開。
同時,他還給和陳賡關系很好的陳錫聯(lián)打了電話,讓他親自到北京幫忙料理喪事。陳錫聯(lián)接到電話后,第一時間就帶著夫人王璇梅從沈陽趕到了北京。
3月25日,首都各界在中山公園隆重公祭陳賡,周恩來準時趕回北京,一下飛機就直奔中山堂。
在公祭儀式結束后,陳賡的骨灰盒被送往八寶山革命公墓進行安葬,總理親筆寫了三張“陳賡同志之骨灰”的字條供傅涯選用,這個貼心的舉動讓傅涯感動得落淚。
在陳賡的追悼會開始前,徐向前元帥早早地趕到了。說起陳賡的早逝,他一臉惋惜和悲傷,他說:

我真想不通。當年在延安時,冬天那么冷,我穿著皮襖,陳賡還能洗熱水澡。他的身體這么好,怎么會走在我前面?
陳賡的另一位首長聶榮臻元帥也陷入了巨大的悲痛。辦公室主任范濟生告知他陳賡病逝的噩耗后,聶榮臻猛地站起身來半天說不出話,過了一會兒才拍著桌子說了一句:
如可贖矣,人百其身。
一直到晚年,聶榮臻每次提起陳賡,都難掩自己的痛惜懷念之情。尤其是在那段我軍尖端武器初創(chuàng)的艱難時期,聶榮臻總是想到陳賡對科學事業(yè)的重視和熱心,感慨陳賡的早逝是我黨的一大損失。
宋慶齡先生多年來和陳賡一家關系密切,友誼深厚。宋慶齡辦公室接到噩耗后,考慮到此時宋慶齡年事已高,身體不好,竟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她。
為了防止她從其他渠道得知這個消息,工作人員私自扣下了那份刊登著訃告的報紙,還在她的收音機上動了手腳,讓她無法收聽當天的新聞。

當宋慶齡最終得知這一消息后,她傷心不已,撲倒在床上痛哭了很久。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人,劉伯承、陳毅、葉劍英、董必武、羅瑞卿、王震等老一輩革命家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對陳賡的病逝表達了沉痛哀悼。
陳賡大將雖然已經(jīng)離開,但是他為中國革命創(chuàng)造的光輝業(yè)績和傳奇故事,他的愛國之心和崇高品德,將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中,永遠駐留在中國的大地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