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走失 引發(fā)關(guān)注

“啾啾”是一只五個月大的伯恩山犬,來到這個家雖然只有三個月,但已經(jīng)是家里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不久前,因為走丟,它成為煙臺全民關(guān)注的一只毛孩子,半個城的人都在尋找它。而它被找回來的過程更是曲折離奇。

2025年的2月14日,“啾啾”在小區(qū)外的便道上散步,膽小的它被一輛電瓶車的喇叭聲驚嚇,掙脫牽引繩,一路狂奔,然后消失得無影無蹤。
起初,主人于軒晨并沒有太當回事,以為“啾啾”會直接跑回家。但半個小時過去了,“啾啾”卻始終沒有回家,于軒晨趕緊去物業(yè)查看監(jiān)控,監(jiān)控顯示“啾啾”是直接跑到了馬路上。
于軒晨(“啾啾”主人):“它根本沒學(xué)過過馬路,它是在路中間跑的,幾次想橫穿馬路,都被車逼停。好幾次差點都被車撞死,它是黑色的狗,很多車可能完全都沒看見它。”


年紀幼小,從未獨自離家的“啾啾”丟了,早已把“啾啾”當做家人的于軒晨一家緊張萬分,他們發(fā)動了20多個人,一起沿著馬路搜索“啾啾”的蹤跡。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大家一無所獲。天黑增加了搜索難度,而“啾啾”膽小的毛病更讓本來就不易的搜索雪上加霜。
于軒晨:“‘啾啾’膽子小,陌生人你怎么叫它都不行,包括我叫它都叫不動,你喊它名字是沒有用的?!?/p>
“啾啾”的走失,讓于爸于媽茶飯不思,內(nèi)心焦灼自責。
一方面擔心“啾啾”的安全,另一方面又怕父母急出病來,實在沒轍的于軒晨選擇了報警。在警方的幫助下,他們查看了道路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啾啾”最后的消失地點是在煙臺市體育公園附近的一條河邊。
煙臺市體育公園占地一百三十多公頃,這么巨大的一片地域該如何尋找?

于軒晨決定借助網(wǎng)絡(luò)的力量,將尋找“啾啾”的信息在朋友圈發(fā)布,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幫助。此時,距離“啾啾”走丟已經(jīng)過去10個小時,它遭遇危險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加,于軒晨和家人朋友們的尋找更加努力,一直持續(xù)到半夜三四點鐘,但依舊未果。
第二天一大早,幾乎一夜沒睡的于軒晨發(fā)現(xiàn)找狗這件事在網(wǎng)絡(luò)上引發(fā)了巨大的反響,許多熱心人都行動起來,參與到尋找“啾啾”的行動中。


關(guān)注找狗的熱心市民中有一位叫王旭巖,他經(jīng)常在公園散步健身,鍛煉之余,他總會帶上一些吃的,喂一下公園里的流浪狗,其中和他最親近熟悉的是“小白”和“小黃”。
“小白”大約兩三歲,是前年出現(xiàn)在體育公園的,“小黃”約摸五六歲,去年來到這里。沒有人知道它們從何而來,但共同的流浪生活,讓它倆結(jié)成了難兄難弟。王旭巖已經(jīng)投喂它倆一年多的時間。在網(wǎng)絡(luò)上,王旭巖也看到了尋找“啾啾”的啟事,他就對這事上了心,想著如果再去公園,一定留意一下這只走丟的毛孩子。

第二天,于軒晨和家人再次來到體育公園尋找。為了提高尋找效率,于軒晨緊急印制了尋狗啟事。幾乎整整一天,于軒晨和家人、朋友對體育公園進行了地毯式搜索,但還是沒有找到“啾啾”。
在搜尋過程中,他們也遇見了流浪狗“小白”和“小黃”,還試探著請求兩小只幫忙尋找“啾啾”。但兩小只對人們的請求似乎沒有什么反應(yīng),只是警惕地看著這群陌生人。


除了尋而未果的失望,于軒晨和家人的擔憂也越來越重,幼小的“啾啾”幾乎沒有任何生存能力,沒有吃喝的它很可能兇多吉少。
第三天,被焦急和擔憂包圍的于軒晨把尋找范圍從體育公園擴大到周邊地區(qū),但依然以失望告終,這讓于軒晨的心沉到了谷底。
于軒晨:“我聽找狗公司的人說,好像是48小時,如果找不到的話,基本上要么被拐走了,要么就是走遠了?!?/strong>

“啾啾”走丟已經(jīng)超過72個小時,于軒晨的心情幾乎絕望。2月17日晚上九點左右,他再次查看體育公園監(jiān)控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正是王旭巖。
這天晚上,王旭巖又來到體育公園活動,和往常一樣給流浪狗“小白”和“小黃”帶來了食物。但這次,他發(fā)現(xiàn)兩小只的表現(xiàn)與往常不同,它們用叫聲指引王旭巖走到綠化帶前。在這里,他見到了另外一只流浪狗。他投喂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了看到過的尋找“啾啾”的啟示,越看這狗越像“啾啾”,連忙給于軒晨打了電話。


于軒晨:“我當時感覺可能沒什么希望,我說加個微信看看是不是我的狗。開視頻第一眼我就認出來了,就是‘啾啾’。找到它的時候,它瘦得后面就剩骨頭了,肚子完全沒了,我感覺可能再晚個一兩天,它都能把自己餓死。”
俠肝義膽兩小只
得知“啾啾”找到了,于軒晨的家人和朋友陸續(xù)趕來。平時總是遠離陌生人的“小白”和“小黃”,這次并未走遠,它們依然放心不下“啾啾”。


“啾啾”雖然餓瘦了很多,但身體并無異樣,精神狀態(tài)也并不差。毫無獨立覓食能力的它能安然度過三天時間,顯然是得到了“小白”和“小黃”的救助。
王旭巖和于軒晨推測,“啾啾”應(yīng)該在走丟的第二天,就在體育公園遇到了“小白”和“小黃”。對這個闖入自己地盤的小弟,兩位大哥很是照顧。

俠肝義膽的“小白”和“小黃”成了人們熱議和關(guān)注的對象。大家為兩小只的善良而感動,希望有人能收養(yǎng)它們,讓它們不再流浪。
在找到“啾啾”的當晚,于軒晨當場就決定收養(yǎng)這兩只流浪狗。大家都為“小白”和“小黃”的苦盡甘來而高興。


然而,“小白”和“小黃”因為長期流浪,性格變得非常敏感,生人根本就無法靠近。2月18日,于軒晨和朋友們再次來到體育公園,想把“小白”和“小黃”接走,但是20多個人愣是追了一整天,也沒有能成功把兩小只帶走。


于軒晨想到,好心大哥王旭巖和兩小只相對熟悉,于是,他決定向王大哥求助。
王大哥找到另一位經(jīng)常投喂“小白”和“小黃”的大姐,她是唯一能抱到它們的人。2月20日,在王大哥和大姐的幫助下,于軒晨終于成功把兩只狗狗帶走。


因為是在17號找到“啾啾”,并和“小白”“小黃”相遇,于軒晨分別給這兩只狗狗取名“白十七”和“黃十七”。
收養(yǎng)當天,于軒晨在朋友圈對所有幫助尋找“啾啾”的人表示感謝,并請大家放心,他會用心照顧好這兩只狗狗,給它們一個溫暖的家。

為了表示感謝,于軒晨給了王大哥一筆感謝費。
王旭巖(煙臺市民):“找到這個狗是非常巧合的,我沒感覺我做了什么,這個錢我不會挪來自己使用,我想把它繼續(xù)用在救助小動物上,把愛心傳遞下去?!?/strong>
三小只團聚
因為需要檢疫打疫苗,兩小只被收養(yǎng)的起初幾天并沒有和“啾啾”一起生活,而是由于媽于爸照顧。
在外流浪許久的“小白”和“小黃”終于有了自己的家。不過,突然換到新環(huán)境,它倆還很不適應(yīng),依舊保持著到處翻騰覓食的習(xí)性,來的第一天,就把屋子弄得七零八碎。


新家雖然寬敞溫暖,但是過慣了流浪生活的“小白”和“小黃”并不喜歡待在屋里。它們在家里不是無精打采地趴著,就是在窗前盯著外面的世界。
為了安慰它倆,于媽只好放它們到院子里活動活動。然而,兩小只卻開始在土堆旁刨洞,想跑出去。

于軒晨特意為兩小只選購了優(yōu)質(zhì)狗糧,然而,它們對狗糧完全沒有興趣。為了讓它們吃得習(xí)慣,于爸于媽起初給它們喂一些香腸、牛肉干之類的東西。兩個小家伙雖然吃,但始終保持著警惕。
為了改善和兩小只的關(guān)系,于媽每天不是蒸雞胸肉,就是包包子、包餃子。做好之后,總是親手喂給它倆吃。


除了讓兩小只吃好,每天,于爸于媽還盡量多安排時間帶它們到室外活動。經(jīng)過幾天的相處,兩小只和于爸于媽越來越親,甚至在外面玩完之后,還能主動回到室內(nèi)。


為了迎接兩小只和“啾啾”的團聚,于爸特意帶它倆去寵物店洗澡,干干凈凈地和“啾啾”見面。
但于爸沒想到,這一次洗澡卻給三只狗狗之后的相見帶來了一些障礙。


2月27日,于爸于媽把兩小只送到兒子家和“啾啾”見面。這是三只曾經(jīng)共患難的狗狗在分別十天后的第一次相見。本應(yīng)激動的三兄弟,卻對彼此有些遲疑。
它們互相聞了好一陣,經(jīng)過一番試探和確認后,三兄弟很快重新熟絡(luò)起來。


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兩小只對于再次更換的新環(huán)境又有些不適應(yīng),對于軒晨更是保持著警惕。
為了緩解兩位大哥的緊張,作為主人的“啾啾”格外貼心,先是帶著它倆參觀新家,熟悉環(huán)境。看出它們不愿待在屋里,“啾啾”又帶著它們到院子里玩耍。


為了讓兩小只盡快和于軒晨熟悉起來,于媽再次蒸了肉包子,并讓于軒晨親手喂給它倆吃。
于軒晨:“和它們好好相處一段時間,肯定有那么一天,它們會看見我就跑過來?!?/p>
從丟狗、找狗,再到找到狗、收養(yǎng)狗,這也許是春寒料峭的二月最溫暖的故事。這三只狗狗注定有緣。在于軒晨一家人的用心照顧下,這三小只定能開心相伴,享受幸??鞓返纳睢?/strong>

制片人:唐大麥
編導(dǎo):陳阜東
編輯:于二丫 彭天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