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冰溪洋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清明,天空卻格外晴朗,湛藍的天幕上沒有一絲云彩,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給大地披上一層暖煦的薄紗。可這明媚的陽光,也沒能驅散我心中那股縈繞的哀傷,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清明,對我而言,依舊是一場莊重的心靈朝圣,一次與往昔歲月、與逝去親人跨越時空的靈魂重逢。

今年清明,兒子沒在家,我?guī)е拮雍?歲的女兒,與二爹家的弟弟,近門的九爹、九媽,四哥、四嫂,一同踏上了祭祀先人的路途。我們這一路,要祭拜約四十多個先人,這些先人的音容笑貌,在家族的記憶里鮮活地跳躍著,其中,有我最親近的父親、爺爺、奶奶,還有那青春永遠停留在22歲,未曾出閣的老姑。
我們最先來到李洼老家,奶奶的墳就在這里。站在奶奶的墳前,日光將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眼前仿若浮現出小時候的場景。夏夜,屋內悶熱,奶奶把我抱在竹椅上,手中的蒲扇輕輕晃動,那帶著淡淡艾草香的風,悠悠地拂過我的臉頰,奶奶輕聲哼唱著古老的童謠,伴我入眠。那時的我,窩在奶奶溫暖的懷抱里,滿心都是安寧與幸福。如今,這墳冢靜靜佇立,卻承載著我童年里最溫暖的回憶。
老姑的墳離奶奶的不遠,不過半里地。老姑去世時我11歲,記憶雖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有些模糊,但有些片段卻愈發(fā)清晰。我還記得,老姑的閨房里,總有繡布攤開在桌上,那繡布上的花朵,像是被賦予了生命。有一次,我好奇地拿起老姑的繡針,學著她的樣子穿針引線,可怎么也繡不出好看的圖案。老姑笑著接過繡針,她的手指靈動地穿梭在繡布間,不一會兒,一片栩栩如生的花瓣便出現在我眼前,那細膩的針法,明艷的色彩,讓我看呆了眼。老姑不僅手巧,性子也極為溫柔,從未對我發(fā)過脾氣,每次我去她房里,她總會拿出藏好的糖果遞給我,眉眼彎彎,滿是寵溺。
從李洼離開后,我們前往大沖。這里沉眠著四位先人,站在大沖的墓前,陽光照在我們身上,一行人都沉默不語,眼前似乎浮現出他們往昔的身影,他們扛著鋤頭,在田間忙碌地勞作,烈日炎炎,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可他們的眼神卻堅定而執(zhí)著,那是對土地的熱愛,對生活的堅守。
之后,我們折返到紅陽,這里葬著大爺、大奶、二爺、二奶、二伯、二媽、三爹、三媽、五佬、五媽等數位親人。記憶里,夏日的夜晚,大人們聚在院子里,搖著蒲扇。大爺扇著扇子,緩緩開口:“娃們,你們知道不,當年我去城里,那城里的汽車跑得飛快,喇叭聲嘀嘀響,人多得喲,一眼望不到頭?!毙『⒆觽儑诖鬆斏磉?,眼睛睜得大大的,滿是好奇。一旁的二爺也笑著接話:“我那回走南闖北,到了一個水鄉(xiāng),那兒到處都是河,人們出門都靠船,可有意思了?!边@些故事,在那個年代就像一把把鑰匙,打開了人們對外面世界的憧憬之門。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楊大洼。這里的墳冢下,是老太、四爺等先人。我蹲下身,輕輕拔去墳前的雜草,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一股淡淡的土腥味,那是土地與先人的氣息。突然,原本喧鬧的蟬鳴戛然而止,整個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瞬間的寂靜,那寂靜中,似乎回蕩著先人們的聲聲囑托 。在李洼只有我們一家姓楊,老太是個極為賢惠的人,她與人為善,哪怕日子過得緊巴巴,也總是笑臉迎人。鄰里之間有了矛盾,她總是熱心地去調解;哪家有了難處,她能幫一點是一點。她雖沒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在這小小的塆子里,她的口碑極好,人人都敬重她。四爺是九爹的父親,在爺爺弟兄四個里面,他是唯一一個文化人。聽長輩們說,四爺飽讀詩書,寫得一手好字。只可惜天妒英才,他英年早逝,留下了無盡的遺憾。要是他還在,想必會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知識。
緊接著,我們前往河西。老太爺、三老太爺等多位先人長眠于此。他們都是手藝精湛的篾匠,那些平淡無奇的竹子,到了他們手中,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老太爺能編織出精巧的竹籃,那竹籃的紋路細密整齊,既美觀又實用,村里的婦女們都愛用他編的籃子去集市上買菜。三老太爺擅長編制竹椅,他做的竹椅,坐上去穩(wěn)穩(wěn)當當,夏天坐著更是清涼舒適。他們靠著這門手藝,不僅養(yǎng)活了一家人,還為村里增添了許多便利,這些用竹子編織的器具,也成為了人們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我們來到石板洼,這里葬著父親、爺爺等四位先人。走到父親的墳前,陽光晃得我有些睜不開眼,淚水卻不受控制地涌出,模糊了我的雙眼。曾經,父親嚴肅又慈愛。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因為爭搶東西吵了起來,父親把我們叫到跟前,他沒有大聲斥責,而是耐心地教導我們:“做人要懂得謙讓,要學會體諒他人,兄弟姐妹之間更要相互關愛?!边@些話語,如同明燈,照亮了我成長的道路。
而爺爺,是個故事大王。夏日的夜晚,爺爺搖著蒲扇,給我們說大鼓書。他講《三國演義》,講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講關云長的義薄云天,那些精彩的故事,讓我們聽得如癡如醉。有時候,爺爺也會講家族先輩的奮斗故事,講他們如何背井離鄉(xiāng),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如何歷經風雨,守護家族的尊嚴。這些故事里,藏著家族的傳承,也藏著生活的智慧。
女兒學著我們的樣子,一臉莊重地跪在墳前,認真地磕頭。她的眼神里,透著好奇與敬畏,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延續(xù),看到了家族的未來。
上完墳后,我們踏上歸途。夕陽西斜,那暖橙色的光將路邊的石碑染成了金色,仿佛給這場莊重的祭祀披上了一層神圣的余暉。此時,我突然明白,清明的意義,不僅在于緬懷先人,更在于傳承他們的精神,記住自己的根。我們從先輩們手中接過生活的接力棒,帶著他們的愛與期望,繼續(xù)前行。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走過一片又一片墓地,完成了這場莊重的儀式。這是對先人的追思,也是對生命的敬畏。我知道,無論歲月如何流轉,無論身在何處,這份對先人的思念,都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
作者簡介:冰溪洋(系筆名),原名楊錫冰,河南信陽商城人,娛評人、資深博主,曾榮獲責任中國——人民網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會責任博客,人民網2014年度十大微博網友;央視網2011年度最具影響力精英博主獎、2012年度十大人氣草根博主獎、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報社頂端新聞2024年度頂端文學十佳散文創(chuàng)作者、2024頂端人氣創(chuàng)作者TOP100;入圍“博客十年——影響中國百名博客評選”200名單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