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愿意,我甚至可以讓一只猴子來當俄羅斯的總統(tǒng)。
囂張吧,夠囂張吧,說這句話的人名叫別列佐夫斯基。
可能很多人不知曉他是誰?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大家都知道吧,別列佐夫斯基曾經絲毫不將他放在眼里。

“猴子”雖然不是指普京,但也發(fā)生在他那個時代,可見別列佐夫斯基的能量之大。
可惜的是,如此權傾俄羅斯的人,最后卻下場凄慘,死得不明不白。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他的故事。
01
別列佐夫斯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一句話形容得非常貼切:
如果他沒有從商的話,應該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數學家。
俄羅斯曾有7大寡頭,其中6位都可以說是純粹的商人,別列佐夫斯基卻略有不同。
他曾是莫斯科大學的教授,在學術領域取得過很多成就,若能繼續(xù)熬下去,職稱、榮譽都不會少。
但,這個家伙愛錢、愛權,而且眼光還很毒辣。

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社會矛盾十分尖銳,不過誰都沒想過這個龐大的帝國會倒下。
別列佐夫斯基并不這樣認為,敏銳嗅到國家正處在崩潰的邊緣,隨時都可能倒下。
一旦倒下,像他這種公務員必然會被波及,與其等待危機的發(fā)生,不如自己主動改變。
不久便辭去教授的鐵飯碗,轉頭做起倒賣物資的生意,尤其是汽車。
蘇聯解體前進行過許多改革,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導致國內物資短缺。
別列佐夫斯基抓住這個機會,靠著倒賣汽車賺取第一桶金,手段、方法很簡單。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他先收取消費者的定金,拖上幾個月再付給工廠錢。
超級通貨膨脹的經濟環(huán)境下,原本的100塊錢,幾個月后只值十幾塊。
別列佐夫斯基只要在這中間一運作,油水不全都進了自己的腰包。
這只是早期的一個賺錢渠道而已,連小打小鬧都算不上。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依然存在龐大的獲益者。
蘇聯雖然只存在短短的幾十年,但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不可估量。
這些財富本應屬于全體蘇聯人民的,奈何卻被少數利益團體啃食殆盡。
他們如吸血鬼一般,趴在這個紅色的巨人身上可勁吸血,甚至連骨髓都不放過。
數量龐大的吸血鬼中,又以七個個人最具有代表性,他們就是俄羅斯初期的七寡頭,別列佐夫斯基也是其中之一。
蘇聯解體之初,政治、經濟和民生等都很混亂,別列佐夫斯基渾水摸魚賄賂大量的官員,獲得“走后門”的特權。
在資本市場上,以“抄底”的價格收購優(yōu)質國有資產,不僅獲得大量“現金流”,未來這些資產升值是必然的。
90年代中期,別列佐夫斯基控股的銀行已成為俄羅斯重要的金融機構。
以此為依托,先后以低價買下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和俄羅斯民用航空,成為兩家公司最大的股東。

有了錢就想要點權,他又買下許多媒體、電視臺和報紙等,成為傳媒界的大佬,掌握俄羅斯社會的輿論。
如果對別列佐夫斯基做一個總結,有一句話很貼切:
他是社會主義蘇聯人,向俄羅斯資本主義轉變最成功的代表。
一時間風頭無量,甚至連葉利欽都不得不給三分顏色,從接下來的一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來。
02
1996年,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迎來連任危機,原因很簡單。
執(zhí)政的這幾年里,俄羅斯民生凋敝、物資匱乏、經濟萎靡不振,老百姓怨聲載道。
可以說,如果沒有強大的力量支持,他想要實現連任很難、很難。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真理只掌握在20%的人手里”,只要能掌握著20%的人,實現連任也不是不可能。
葉利欽開始尋找強援,一番查找下,目光瞄準國內的七大寡頭。
國家大選之前,他將七位寡頭叫到莫斯科郊區(qū)的貝科沃莊園,進行了一番秘談。
具體談了什么內容,外人無從得知,只知道七大寡頭與葉利欽聯手了。
那些日子里,前者靠著背后的資源不斷給葉利欽造勢,最終把他推向總統(tǒng)的寶座。
葉利欽的要求已經達成,七寡頭的條件自然也需要滿足。
大選之前,俄羅斯民眾早已對七寡頭不滿,要求政府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經濟調查。
葉利欽上臺之后,開始為富豪們的利益洗白,亦或者說將他們的財富合法化。
短時間內就簽署并通過各種法案,這些法案、條例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
可仔細一分析就會發(fā)現,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承認七寡頭的財富合法,取消對他們的經濟審查。

這也僅僅只是開胃小菜,后續(xù)的操作才是硬菜,即以最小的代價竊取最大的利益。
葉利欽第二任期內,與七個寡頭幾乎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方面侵吞國有資產,一方面聯手鏟除對手。
這些被清理掉的政治、經濟對手,他們手里的優(yōu)質資產,自然也成為七位寡頭的美味佳肴。
我國隋唐時期,天下名義上是楊家、李家的,但背后的名門世家不可小覷。
隋朝是如何滅亡的,有人說是楊廣昏庸,真正的原因是名門世家聯手將其推翻,可見其力量之強、影響力之大。
俄羅斯與七寡頭何嘗不是如此,俄羅斯名義上屬于全體俄羅斯百姓,實際上受七寡頭暗箱操作。
權力、財富不斷膨脹,政界、商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盤根錯節(jié)難以撼動,時不時還出來干預政治。
其中,以別列佐夫斯基最典型。

借助自己手里的媒體、報紙和電視臺,不斷為自己宣傳、美化,成為俄羅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996年,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秘書,后又成為獨聯體國家執(zhí)行秘書長。
即便如此還不滿足,大量賄賂官員、扶持新人,軍隊里都有他的人。
當時,還獲得一個綽號“克里姆林宮的紅色教父”,跺跺腳俄羅斯政壇都得顫三顫。
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開,物極必然反,隨著普京時代的到來,七寡頭的時代逐漸成為過去。
03
葉利欽即將退居幕后時,別列佐夫斯基想扶持一個“傀儡”,好保障自己的利益,豈料普京異軍突起。
蘇聯解體前,普京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克格勃,解體后還開過一段時間的出租車,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二次進入政壇后,地位卻像坐火箭一般上升,深受葉利欽的重視,有意培養(yǎng)為接班人。

普京這個人極具個人魅力,政治作風十分強硬,還帶兵平定車臣的亂局,一時間贏得俄羅斯百姓的支持,成為新總統(tǒng)。
即便如此,七寡頭也沒將他放在眼里,這也很好理解。
成為總統(tǒng)之前,普京也一直在蟄伏,像葉利欽一樣對待國內的寡頭。
以至于給外人造成一種假象,這個小伙子也不過是個提線木偶罷了,木偶、傀儡會被重視嗎?顯然不會。
但,寡頭們錯了,示弱不過是普京的偽裝,他是一個不能接受控制的人。
上位初期普京對內、對外實行一系列積極的舉措,與歐美國家達成合作,改善俄羅斯國內民生,積累了大量威望,地位慢慢穩(wěn)固下來。
接下來,就開始收拾那些不可一世的寡頭們了。
2000年7月,普京“先禮后兵”,與寡頭們在克里姆林宮聚聚餐、談談心。

核心內容就是,你們插足政治、賄賂軍隊,我有點不放心。
只要你們退出政界、商界,并出售經濟、民生等關鍵領域企業(yè)的股份,我可以保證你們退休、安享晚年。
寡頭們趾高氣揚慣了,哪里受得了這窩囊氣,而且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
別列佐夫斯基,第一個就站出來怒噴:
不要覺得當了總統(tǒng)就有多了不起,如果我愿意,我甚至可以讓一只猴子來當總統(tǒng)。
很顯然,“禮”這條路是走不通了,只能走“兵”這條路了。
很快俄羅斯國家安全局開始對寡頭進行審查,他們的屁股怎可能干凈,輕輕松松就查出一大堆罪名。
尤其是別列佐夫斯基,他本來就是靠投機發(fā)家,賄賂官員侵吞國有資產,更經不起調查。
沒了倚仗,2001年出逃英國,還叫囂著出資10億準備推翻普京。

這個時候的普京,已經不是剛上位時的小伙子了,早已掌握政治、軍事、經濟和民生大量的資源。
這個時候的別列佐夫斯基,也不再是往年的那個寡頭,政界、軍界、經濟和民生等各領域的資源皆被清除一空。
贏,肯定是贏不了,只能不斷在國外上躥下跳,發(fā)表一些有關普京的負面評論罷了。
破船還有三斤釘,別列佐夫斯基雖然落魄了,但晚年生活依舊不錯。
在倫敦有一棟別墅,也無需為衣食住行擔憂,只可惜這樣的日子也沒過多久。
2013年3月23日,倫敦郊區(qū)的一棟別墅內發(fā)現一具尸體,而他就是別列佐夫斯基。
英國警方通過調查,發(fā)現他身上有多處瘀傷,肋骨上也有裂痕。

民眾本以為能吃上“大瓜”,結果雷聲大、雨點小,不久英國警方草草了事,至今真相如何都不清楚。
叱咤風云的寡頭別列佐夫斯基,落得這樣一個結局,實在是讓人唏噓。
對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