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偉人,也不可能永遠與他的人民在一起。在1976年,周總理因病去世,享年78歲。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時任中央警衛(wèi)團團長的張耀祠以“遞紙條”的方式,通知了毛主席身邊的護士孟錦云,后者頓時眼眶紅了,眼淚刷刷而下,然而考慮到毛主席一夜未眠,剛剛才睡下,孟錦云也沒有馬上叫醒毛主席,而是一邊流淚一邊考慮怎么告訴毛主席這個噩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天中午,毛主席用過午飯,孟錦云觀察到毛主席精神狀態(tài)還可以,就嘗試著將周總理的訃告念給主席聽,當念到“杰出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周恩來同志醫(yī)治無效,于1976年……與世長辭”時,毛主席忽然意識到了什么,兩個眼角頓時就被淚水打濕了。周恩來病重,毛主席是知道的,但他沒有想到周總理走得那么突然,哪怕心理有些準備,但聽到這個消息時,習慣于大風大浪的毛主席,內心還是難掩悲痛,流下淚來。

就在周恩來追悼會的前一天,毛主席讓秘書讀一下中央起草的周總理的悼詞,毛主席一邊聽,一邊悄然落淚,往事一幕幕涌現(xiàn),當念到周恩來是“毛澤東同志的戰(zhàn)友”,毛主席立即喊停,看著張玉鳳迷惑的神情,毛主席吩咐道“加三個字”,然后在張玉鳳記下之后,毛主席又繼續(xù)聽下去,思緒隨著訃聞再次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那個時候的周總理是那么年輕,和自己合作是那么默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和周恩來首次在軍事上合作是在1932年,毛主席親自指揮了漳州戰(zhàn)役,這一戰(zhàn)并未產生深遠影響,但卻是毛主席與周恩來首次在軍事上“親密合作”。當然,周恩來對于毛主席的支持和協(xié)助,其實還要早得多,比如說,1924年國共合作失敗之后,大量共產黨員被捕殺,當時毛主席就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周恩來對此非常贊同,后來他參與領導了1927年的南昌起義,其實就是對毛主席這一主張的實踐。

1928年10月,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基礎上,毛主席又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當時遠在上海的周恩來,也立即表達了支持,他在次年3月寫給賀龍與湘鄂西前委的信中就非常推崇毛主席的主張,明確表示,目前的任務不是占領什么大城市,而是發(fā)動群眾,“深入土地革命”。周恩來還非常贊同毛主席以連為單位建立黨支部、連以下設小組的做法,認為這是所有根據(jù)地和革命隊伍可以借鑒的做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紅四軍召開會議,解除了毛主席前委書記的職務,要知道紅四軍可是毛主席一手打造的。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周恩來給紅四軍前委寫信,他在將信交給陳毅之前,語重心長地表示,一個黨一個軍隊,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人物”,“毛澤東當然是最好的人選”,在周恩來的堅持下,陳毅、朱德又將毛主席“請回來”了,仍然由毛主席擔任前委書記這一職務,并在古田會議上,確立了毛主席在紅四軍的領導地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后,不管是反圍剿時期、長征時期,還是抗戰(zhàn)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周恩來都緊緊以毛主席為中心,無條件的支持毛主席的正確主張,和其他同志一起確立了毛主席在黨內、軍中無可撼動的領導地位,為革命事業(yè)的最終成功立下了大功。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還在全國青年大會上表示,“我們必須有一個大家共同承認的領袖,這樣的領袖能夠帶著我們不斷前進,這個領袖,就是毛主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與毛主席共事的過程中,周恩來曾一度地位還要高于毛主席,但他一直將自己擺在“副手”的位置,全心全意的輔佐毛主席,全心全意的支持毛主席,對于這一切毛主席看在眼里,記在心里?,F(xiàn)在周恩來同志去世了,往事一幕幕如在昨日,毛主席叮囑張玉鳳,在周恩來是“毛澤東同志的戰(zhàn)友”加上“三個字”,那就是“最親密”,周恩來是“毛澤東同志最親密的戰(zhàn)友”,這是對周總理最高的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