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98年,中國政法大學積極響應團中央、教育部號召,組建成立了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作為全國首批參加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的高等院校,我校已連續(xù)派出26屆研究生支教團,315名志愿者的足跡遍布山西、新疆、內蒙古等10個省、自治區(qū),服務縣域中小學達30余所。為了和大家共同分享支教團志愿者們的支教感言,官微君推出CUPL研究生支教團日記專欄,讓我們一起感受法大學子的情懷。

個人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焦愛霖,女,中共黨員,本科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已保研至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專業(yè),現(xiàn)作為中國政法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勒泰市第三中學支教。她本科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學生工作及各類志愿公益活動,曾擔任刑事司法團委學生副書記、刑事司法學院第九屆學生會執(zhí)行主席。她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市優(yōu)秀畢業(yè)生”“中國政法大學優(yōu)秀學生干部”“中國政法大學優(yōu)秀團干部”等多項榮譽。

七月末,我穿越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從最東端的晨曦,追逐至最西陲的晚霞,最終駐足在阿勒泰這片遙遠而神秘的土地上。初抵此地,一切景致與氣息都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充滿了無盡的新奇。我們擠在車的后座,將車窗全部搖下,任由那夾雜著青草芬芳的空氣涌入胸膛。路邊,牛羊悠閑地啃食著青草,它們的身影與這片廣袤的天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和諧的畫面。風輕輕刮過臉頰,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古老與質樸。那一刻,我意識到,期待已久的支教生活開始了。在這里,我見過最湛藍的天空,最澄澈的湖水,和最可愛的他們。

1

用心相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原以為自己能勇敢而無畏地擁抱這片土地,然而,現(xiàn)實卻像是一幅未完成的畫卷,留給了我許多未曾預料的挑戰(zhàn):身體的不適、飲食的差異、工作的變化……但也正是這些挑戰(zhàn),磨礪著我的意志,讓我學會了在不確定中尋找方向,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孩子們相伴,每一堂課的交流,每一次心靈的觸碰。

第一次見到孩子們,他們的眼睛清澈如同阿勒泰的湖水,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不到半個月,無論多么相似、復雜的名字,我都清楚記下。我期待著熟識每一位學生,為我們的故事拉開溫馨而美好的序幕,留下和他們的獨家記憶。

所有的情誼也都需要時間的催化,我們之間的默契與理解,需要在悠然的光陰里慢慢培養(yǎng)。我以獎品激勵進步,以關懷溫暖心靈,在講到“中國夢”和“職業(yè)規(guī)劃”這兩大主題時,從字里行間捕捉他們的夢想與志向,及時給予正向反饋。他們會在運動會跑步力竭之后問:“老師,你可以抱抱我嗎”,會在我送他們回宿舍的路上拿雪球丟我,會偷偷塞給我他們有限而寶貴的加餐,會圍在我身邊說說笑笑,會在我生氣的時候遞來小紙條安慰我,會在我生病的時候關心我、乖乖上完整節(jié)課,會在校園里隔著老遠大喊一聲“焦老師!”。我想,那份真摯的師生情誼,早已在日復一日的陪伴中油然而生。

2

以愛耕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初登講臺,我的心中涌動著熱愛與責任感。試講之后,我被分到了九年級道法組,“九年級”三個字讓我倍感壓力。但轉念一想,這意味著學校對我的信任,更是對于法大研支團的認可,所以我擔憂之余更下定決心,加倍努力也要做好一名“新手九年級教師”。

試講結束后,我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陷。正式上課前,我一口氣看了十幾節(jié)示范課的視頻;常常備課到深夜,教參被我翻了又翻。但幸好,翻開教材,強烈的熟悉感讓我略有心安;及時向同組的老師請教,總會收獲滿滿的幫助與鼓勵。如今,我仍認真準備每一節(jié)課,但狀態(tài)已截然不同。課前無懼,課中從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授課風格;習題講解注重方法、條理清晰,課堂管理亦游刃有余。

九年級的道法課,是“看中國,觀世界”,課程內容多,難度大。我便在備課時更加用心,努力將知識點與日常生活、時政、趣味事例相聯(lián)系,適當融入阿勒泰的風土人情,以求將知識點化繁為簡。我會結合時事熱點,如國家科技進步、體育健兒奪冠等振奮人心的消息,引導學生討論其背后的意義,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發(fā)展的脈搏,激發(fā)他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的志向。既豐富了課堂內容,也拉近了知識與生活的距離,使其變得更加生動和貼近實際。

作為一名思政老師,我認為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點燃學生心中的信念之火。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培養(yǎng)深沉的愛國情懷,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國家進步貢獻力量。

同時,我意識到要和學生多溝通、多鼓勵,不吝嗇夸贊,他們越來越有信心,課堂氛圍也變得輕松活潑。每天待批的作業(yè)堆積如小山,卻也藏著無數(shù)驚喜。在完成作業(yè)的間隙,可愛的孩子們總不忘在空白處留下對我的關懷,作業(yè)也成了我們交流的一方溫馨園地。

大考之后,我翻看了所有同學的答題卡,了解學情,并一一附上評語,又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個輔,期待著我多做一點,他們能會的多一點。學生的每一次進步,對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慰藉與鼓勵,每一滴汗水,都能澆灌出希望的花朵。

3

與法同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與兩位伙伴共同擔任“明法社”的指導老師。在首次授課時,往屆社員們在課堂上對答如流,他們不僅能夠準確闡述“罪刑相適應”的原則,還能清晰地說出正當防衛(wèi)的“相當性”要求,甚至能夠明確區(qū)分民法、刑法與行政法的規(guī)制范圍。我不禁贊嘆這些八年級孩子們超乎年齡的法律素養(yǎng),同時也感慨法大研支團師兄師姐們給他們打下的堅實基礎。上課之余,我主講了一次社區(qū)普法講座。作為法大人,我深知,肩上承載的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法治精神的播撒。

一次課后,幾個孩子圍著我,問:“老師,中國政法大學要考多少分?都有什么專業(yè)呀?有沒有犯罪心理學?我能不能去學刑法?”盡管未來他們理想院?;蛟S會隨風輕轉,發(fā)生改變,也未必真的會步入法大的校門。但此刻,我們的出現(xiàn)與存在,能夠給他們帶來目標、勇氣與力量,這便足夠。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溫暖人心的力量,滋養(yǎng)著每一個渴望正義與公平的小小心靈。我在與孩子們共同編織一個關于夢想、關于正義、關于未來的美好圖景。

4

后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年與初雪不期而遇,為冬日校園披上一層潔白紗幔。2025年的第一天,剛一進內初教室,桌子上就堆滿了孩子們給我的新年祝福。班主任馮老師帶著我和學生們一起出去掃雪,天寒雪厚路難行,但孩子們稚嫩而堅定的身影,在雪海中躍動。我在一旁,見證著他們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純真品質,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因參與、因付出而生的喜悅,那是對生活的熱愛與擁抱。夕陽下,我舉起手機,定格他們歡笑的瞬間,那一刻,我仿佛窺見他們內心世界的璀璨,光芒萬丈,比冬日暖陽更加耀眼。新年首日,我們以平凡之舉啟程,更在心中播撒團結、勤奮與希望的種子。這里素有“雪都”之稱,每每下雪,學生們都一起打掃。歲月流轉,我深信,他們在勞動與奉獻中鑄就的堅韌品質,將成為前行路上堅實的后盾,照亮未來的每一步。

阿勒泰的冬總是早早來臨,漫長而深邃,仿佛將歲月緩緩拉長,早晚出門、下班沉浸在一片晨曦與暮色交織的靜謐之中。冬日清晨,當陽光穿透雪山,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時,踏著晨光,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支教生活。連綿不絕的雪山、凜冽刺骨的寒風、繁星點點的夜空和孩子們的笑臉一同陪伴著我,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但每天都有新的驚喜與美好,也就不覺單調。

漸漸地,心靈在這片廣袤天地間,逐漸找到歸屬與安寧,我如同一顆遠道而來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在這片西北邊境的土地上,我尋覓到了生命中深沉而崇高的使命。感謝曾經那個勇敢的自己,決定來到這里,正是這份勇氣與決心,賦予了我一段如此獨特非凡的經歷。讓我能夠在服務西部、奉獻祖國的偉大事業(yè)中,得以淬煉心志,收獲成長,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愛與奉獻的真諦。縱使未來踏遍千山、行過萬程,這段浸透青春熱血的記憶,都將作為我心中溫暖的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支教日記 | 黃土之上,青山之間,我們乘上愛與希望的列車

CUPL研究生支教團日記 | 姚露爽:我終于成為了講故事的人

法大西部計劃招募|追尋無悔青春,答案在三千公里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法大微信【第20250406期】

內容來源:校團委

圖文:焦愛霖

排版:張瑤瑤

責任編輯:謝翔宇

審核:米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