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丨張伯駒舊照
前言
“陳毅和張伯駒很熟嗎?”毛主席看著眼前張伯駒寫給陳毅的挽聯(lián),轉頭詢問身邊的張茜。
1972年毛主席出席陳毅追悼會時,發(fā)現一副張伯駒所寫的挽聯(lián),得知張伯駒的近況之后,特地囑咐周總理解決一下張伯駒的問題。就在陳毅去世的前一天,文史館已經準備好了關于張伯駒的聘書,就等待著領導審閱,毛主席在追悼會上的指示,成為改變張伯駒命運的“東風”。
“陳毅和張伯駒很熟嗎?”
“調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
1972年1月10日下午,陳毅同志的追悼會即將開始,往常吃過午飯都要休息一會的毛主席,這一天卻怎么都睡不著。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毛主席坐在書房隨手翻了幾頁書,當得知已經一點半的時候,毛主席臨時做出參加陳毅追悼會的決定。

圖丨正在讀書的毛主席
毛主席的臨時決定讓身邊的工作人員頓時手忙腳亂,但毛主席沒有過多解釋,起身之后顫顫巍巍地向門口走去。當時毛主席都沒有來得及換下身上的睡衣,腿上只穿著一條薄毛褲,工作人員見毛主席不愿換衣服,只好為他披上了一件大衣。
就在毛主席坐上前往追悼會現場的車時,工作人員趕忙給周總理打電話,告訴他毛主席將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聽到消息后的周總理立刻打電話給做出一系列安排,掛了電話就往外走,絲毫沒有發(fā)現自己還穿著睡衣。
幾個衛(wèi)士抱著周總理的衣服和鞋在后面叫周總理先換上衣服,周總理說了一句“車上換”就坐上了車,一邊催促著司機趕快開車,他要趕在毛主席之前先到達,一邊在車上艱難地換衣服。好在周總理先于毛主席到達追悼會現場,一下車周總理就趕快向休息室走去。

圖丨毛主席與陳毅舊照
陳毅的妻子張茜和孩子們已經在休息室中等待,聽到周總理說毛主席要來參加追悼會,張茜的眼淚頓時就流了下來,周總理在一旁趕忙安慰說要鎮(zhèn)靜些。就在周總理和其他參加追悼會的領導打招呼問候時,工作人員來到周總理身邊耳語了幾句,周總理起身對大家宣布:
“毛主席到了!”
隨后周總理和大家一起走到門口迎接,毛主席身穿大衣,腿上穿著薄毛褲,略顯疲憊地下了車,向追悼會現場走來。周總理趕忙迎上去,問毛主席怎么這么早就來了?毛主席拍了拍周總理攙扶自己的手說:
“我睡不著?。 ?br/>

圖丨毛主席在陳毅追悼會上與粟裕親切握手
毛主席先到休息室休息了片刻,和西哈努克親王聊了幾句,周總理詢問毛主席什么時候去看看陳毅的妻子和孩子們。在周總理的引導下,毛主席來到張茜一家人所在的休息室,張茜一見到毛主席再次眼泛淚花:
“主席,您怎么來了?”
“我也來悼念陳毅同志嘛!陳毅同志是個好人,是個好同志!”毛主席握著張茜的手,緩緩地說道。張茜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陳毅一直都惦記著毛主席,后來陳毅病重吃飯有些困難,但在毛主席生日當天還是吃了一點長壽面,遙祝毛主席生日。
毛主席聽完之后立刻紅了眼眶,問張茜說孩子們在哪里,讓他們過來。見到陳毅的四個孩子后,毛主席親切地同他們握手,鼓勵他們要繼續(xù)努力奮斗。張茜擔心毛主席的身體吃不消,勸說他坐一會就先回去,毛主席搖了搖頭拒絕了:
“我也要參加追悼會,給我一個黑紗?!?br/>

圖丨毛主席參加陳毅追悼會
毛主席臨時參加陳毅追悼會,讓追悼會的規(guī)格立刻提了起來,在周總理的安排下,不少原本沒有被允許參加追悼會的同志紛紛趕來,不寬敞的禮堂很快就擠滿了送別陳毅的人,遲來了一些的同志最后只能站在外面為陳毅送行。
下午三點追悼會準時開始,張茜扶著毛主席緩步向會場走去,周總理和其他領導人緊隨其后。毛主席一邊走一邊留意著兩側的花圈,一幅挽聯(lián)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上面寫著:
“仗劍從云作干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回望大好山河,永離赤縣;
揮戈挽日結尊俎,豪氣猶存,無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應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br/>
這一副挽聯(lián)不但概括了陳毅的革命戰(zhàn)斗生涯,同時還贊揚了陳毅忠貞不渝的品格,毛主席輕聲念了一遍后,發(fā)現挽聯(lián)的落款是張伯駒,便轉頭問張茜:
“陳毅和張伯駒很熟嗎?”

圖丨張茜攙扶著毛主席
張茜向毛主席介紹了陳毅和張伯駒的關系,毛主席又問張伯駒來了沒有,張茜說目前張伯駒夫婦處境艱難,沒能來參加追悼會,毛主席了解到張伯駒的近況,囑咐周總理過問一下,盡快解決一下張伯駒的問題,周總理連連點頭應允,表示一定落實這件事。
陳毅追悼會結束之后,張伯駒和他所贈的挽聯(lián)一度成為人們口中熱議的話題,陳毅的去世對于張伯駒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兩人雖然相識的時間不久,但陳毅對張伯駒有知遇之恩,一直以來都對他特別的關心和愛護。
“原來我們兩個人是神交已久”
1957年陳毅參觀在北海舉辦的明清書畫作品展覽會,這里展出了很多古代大家的名跡,陳毅對此頗有興致,在聽到工作人員說,這次的展覽會是張伯駒牽頭舉辦的,其中不少的真跡都是張伯駒所捐獻的,陳毅對張伯駒的行為大加贊賞。

圖丨張伯駒舊照
張伯駒的父親張震芳和袁世凱是姑表兄弟,張伯駒在小學畢業(yè)之后,就跟隨父親來到北平,并考入中央陸軍混成模范騎兵團,畢業(yè)之后在張作霖、吳佩孚麾下一直做到了旅長,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之后,張伯駒對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感到失望,決定放棄仕途。
張震芳當時開辦了中國最早的鹽業(yè)銀行,張伯駒放棄走仕途之后,便一心一意協(xié)助父親打理銀行,在其中擔任常務董事。當時清政府很多文物都被抵押在鹽業(yè)銀行中,張伯駒就是在那段時間對古玩字畫有了一番研究,逐步走進了古玩收藏圈。
張伯駒對收藏古玩有個特點,只要是看準的東西,從不還價,只要賣家說什么時候來取錢就行,這一特點讓張伯駒在古玩圈中很快就名聲大噪。很多人不理解張伯駒為何能為了收藏而傾家蕩產,張伯駒曾經說過一句話:
“黃金易得,國寶無二。我買了它們不是為了錢,是怕它們流到國外?!?br/>

圖丨青年張伯駒
在張伯駒的所有藏品中,《平復帖》和《游春圖》是他最得意的兩件藏品。當年他在購買《平復帖》時,花費了足足四萬大洋,按照當時的物價,這個價錢能夠買下京城內恭王府的宅院,可以說他為了這件藏品傾盡了所有。
張伯駒買下《平復帖》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日本人那里,日本人表示愿意出5倍的價錢從他手中買下,但張伯駒堅決不同意,甚至為了躲開日本人的威脅,還帶著全家人南逃,將書畫縫在衣被中隱藏起來。
而《游春圖》是抗戰(zhàn)勝利之后,張伯駒偶然得知這件藏品在一個古董商手中,對方開出800兩黃金的高價,后來看到張伯駒是真心實意想要保護國寶,松口同意將價錢降到220兩。按照當時5兩黃金就能夠買一套北京四合院來計算,220兩對于當時的張伯駒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圖丨《平復帖》部分
為了成功從古董手中買下,張伯駒將自己所住的那套原為李蓮英住所的宅子變賣,又賣掉了家中的很多金銀首飾,才湊足了220兩黃金,將《游春圖》從商人手中購回。后來有人出價四五百兩黃金,卻被張伯駒拒絕了。
北平解放前夕,國民黨派人勸說張伯駒一起前往臺灣或者美國定居,結果被張伯駒斷然拒絕,張伯駒以他自己多種身份四處活動,為促進北平解放積極努力。為了保護北平城內的文化遺產,張伯駒和鄧寶珊等人多次勸說傅作義,甚至張伯駒還付出了兩盆自己最心愛的臘梅。
新中國成立之后,張伯駒對故宮博物院的發(fā)展持續(xù)關注,而他一生所收藏的文物,大多數都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實現了他“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的初衷。其中也包括他花大價錢買來的《平復帖》和《游春圖》。

圖丨張伯駒捐獻文物后獲得的褒獎狀
陳毅在參觀過展覽會之后,特地請張伯駒到家中面敘,一見面陳毅就握著手對張伯駒說,對他為保護國家文物做的貢獻十分敬佩,展覽會也辦得很有意義,并夸獎他所寫的詩詞不可多得。張伯駒謙虛地說:
“老總過獎了,其實我也一直喜歡您寫的詩,今日咱們倆是相見恨晚啊。”
“原來我們兩個人是神交已久!”陳老總聽完張伯駒的話,發(fā)出了陣陣爽朗的笑聲。
“你怎么不告訴我你的處境呢”
張伯駒和陳毅第一次見面之后,很快夫妻二人就遇到了一些困難,陳毅得知這一情況非常不安,多次想要解決張伯駒的問題。1960年于毅夫到北京開會時,陳毅在交談中提及張伯駒的處境,請于毅夫為張伯駒在吉林拿牌工作,于毅夫當場答應下來。

圖丨張伯駒夫婦合影
當時吉林省求賢若渴,吉林省委宣傳部長宋振庭了解到這情況后,立刻指示吉林省文化局給張伯駒夫婦發(fā)電報,并派人到北京相請,張伯駒夫婦欣然答應。臨行前,張伯駒一直心神不定,自從和陳毅有過交談之后,就十分仰慕這位領導人,礙于自己的身份,張伯駒不太敢主動聯(lián)系陳毅。
這一次他們夫妻即將前往東北,張伯駒想無論如何都要向陳老總辭行,便寫了一封信給陳毅,但又擔心會對陳毅造成不好的影響,張伯駒將寫好的信付之一炬。他的妻子得知這一情況后,鼓勵張伯駒繼續(xù)寫信:
“陳老總不是贊揚你為保護文物所做的貢獻令人敬佩嗎?再寫,寄出去,何必苦了自己?!?br/>
張伯駒再次寫信寄給了陳老總,之后一邊做出發(fā)的準備,一邊期盼著陳老總的回信。在一天夜里,陳毅派車到張伯駒家,將張伯駒夫婦接到了自己家中敘談,一見面拉著張伯駒坐在沙發(fā)上,劈頭就問:
“你怎么不告訴我你的處境呢?”

圖丨晚年的張伯駒夫婦
張伯駒說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個情況,剛開始自己還有些想不通,而且不愿意因為自己的事情打擾到陳老總。陳老總聽后安慰他說,他將自己的藏品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他是熱愛祖國的。張伯駒在四年的艱難處境中還是第一次聽到肯定自己的話語,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張伯駒將自己內心的委屈全部在陳毅面前吐露,陳毅說自己已經寫信給吉林為他正名,并鼓勵他們夫妻二人為吉林的文化事業(yè)做出貢獻。晚飯過后,陳毅送走張伯駒夫婦仍然不放心,再次打電話給吉林省委,請他們團結和照顧好兩位老人。
很快吉林省派人將張伯駒夫婦接到了長春,在那里他們受到了盛情款待,有關部門將他們夫妻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張伯駒擔任吉林博物館第一副館長,妻子在學校中擔任美術教師,夫妻二人謹記陳毅的囑托,在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發(fā)揮自己的余熱。

圖丨正在討論畫技的張伯駒夫婦
1962年年初,博物館安排張伯駒夫婦回北京過年,張伯駒特地托人給陳毅帶去了東北特產,四瓶鹿茸酒和兩盒人參糖。春節(jié)過后,陳毅請張伯駒到家中敘舊,并請來很多文化界的舊故作陪。吃飯時陳毅關切地詢問張伯駒在東北的情況,并囑咐他們夫妻二人:
“希望你們能在吉林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br/>
讓張伯駒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和陳毅的見面,居然成了兩個人的永訣。
張伯駒為陳帥哭瞎右眼
1969年張伯駒因一些特殊原因返回北京,一度無法得知陳毅的情況,后來聽說陳毅身患重病很是擔心。一次有一位同志到訪張伯駒家中,稱是受陳毅的委托專門來探望張伯駒,張伯駒趕忙趁機詢問陳老總的病情。

圖丨病床上的陳毅
來人說陳老總正患病住院,剛做了一次大手術,術后還出現了心肌梗塞的病情,但陳老總以堅強的毅力挺了過來。張伯駒聽到后著急落淚,緊緊握著來人的手說:
“請代我轉告陳老總,我祝他早日康復!”
這位同志后來回醫(yī)院匯報了此次和張伯駒見面的情況,并轉告了張伯駒對他的問候,陳毅不顧自己身體虛弱,急切地打聽張伯駒的情況,這位同志擔心陳毅的身體,沒有說實話,只說張伯駒夫婦回到北京之后情況還好。
后來這位同志向陳毅的妻子張茜匯報了實情,張茜得知張伯駒夫婦二人的窘境和困難,特別關注和同情。其實張伯駒夫婦的困難,雖然那位同志沒有如實匯報,但陳毅還是從張茜那里得知了情況,在周總理前去看望他時,陳毅忍著病痛折磨,向周總理講述了張伯駒的貢獻和目前的困難。

圖丨張伯駒寫給周總理的信
張伯駒此前曾經給周總理寫過一封信,說明自己所遇到的困難,托章士釗轉交給周總理,周總理收到章士釗的信和轉來的張伯駒的信之后,迅速作出批示:
“張伯駒先生可否安置為文史館員,望與文史館主事者一商?!?br/>
在陳毅去世的前一天,文史研究館已經為張伯駒草擬出了聘書,并送達有關領導審閱,在這份草擬的聘書上并沒有標注具體的日期,很明顯是等待確定發(fā)送時間時后再加上。毛主席在陳毅追悼會上囑咐周總理關照張伯駒的指示,成為萬事俱備中的“東風”,徹底改變了張伯駒的命運。
雖然張伯駒夫婦的生活上有了改變,但張伯駒的精神和感情卻受到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由于陳毅元帥的突然離世,張伯駒經常獨自坐在書房哭泣,甚至在陳毅去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張伯駒一連數日悲痛不止,不久之后他的右眼就失明了。

圖丨晚年張伯駒
失明之后的張伯駒在自己的作品中自稱為“盲翁”,他一直認為自己的眼睛已經不能復明,他在西安的女兒惦記父親的身體,請他到西安治療,并找來當地最有名的醫(yī)生為張伯駒診斷。經過手術治療之后,張伯駒的眼睛奇跡般地復明了。
這一意外的收獲逐漸解開了張伯駒的心結,情緒也逐漸恢復。后來張茜托人將陳毅生前使用的圍棋送給張伯駒夫婦,并附上一封親筆信表達對張伯駒夫婦的祝福:
“陳毅同志臥榻期間,曾多次詢問二老境況,常說二老的愛國熱情十分可貴,囑咐我一定要轉告周總理多關照你們。如今二老問題喜得解決,若九泉之下的陳毅同志有知,也會得到慰藉?,F將陳毅同志生前最心愛的一副圍棋贈送二老,留作紀念。我衷心祝愿你們晚年幸福!”

圖丨張伯駒題詞
陳毅生前就對張伯駒的情況非常關心,去世之后張茜還將陳毅的心愛之物相送,其中的關愛不言而喻。張伯駒激動地緊緊握著來人的手,囑咐他說:
“張茜同志把陳毅元帥生前最心愛之物贈予我,我感受到了最真摯的友誼是何等珍貴,感謝你,也感謝張茜同志,請轉告我的心愿,祝愿她健康長壽,祝愿她的事業(yè)成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