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的樂壇,是神仙打架。
周杰倫、蔡依林、汪峰、王力宏,不管是哪一個都能隨隨便便在音樂歌壇中掀起一陣波濤洶涌。

現(xiàn)在的樂壇,卻慘不忍睹。
有很多的歌手,沒有一首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就靠著所謂的“流量”被捧上了樂壇頂流的寶座。
饒是如此也就罷了。
關鍵是他們也如此自以為是,頻繁挑戰(zhàn)真正的“樂壇頂流”。

“淘汰周傳雄”—孟美岐
周傳雄有非常多膾炙人心的歌曲。
“黃昏在美終要黑夜”而火遍大江南北的《黃昏》、“自你走后心憔悴”的情歌《寂寞沙洲冷》。
還有《冬天的秘密》、《男人的海洋》等一聽前奏就能勾起聽眾無限回憶的歌曲。

雖然后來周傳雄因身體暫退了樂壇,再次重回樂壇的時候并沒有成為當年的巔峰歌手。
但沒有一個人敢否認周傳雄的歌唱實力,除了孟美岐。

女團出道的孟美岐,在2021年被邀請去了《天賜的聲音》當評委。
本身她當音樂評委這事情爭議就很大。

畢竟她在音樂上實在沒有什么作品。
要不是因為《西虹市首富》中團隊演唱了《卡路里》這首歌,誰知道孟美岐的名字?

不曾想,這樣一個毫無實力的新人竟然敢以導師身份指點周傳雄。
甚至還居高臨下以一個“周傳雄的歌不能打動她”而淘汰了他。

這操作,直接讓一眾網(wǎng)友傻眼了。
她怎么敢?她憑什么?她自己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霎時,鋪天蓋地的指責都沖向了孟美岐。
大家都統(tǒng)一認為孟美岐根本沒有這個資格坐上那評委的位置。

但孟美岐可不這么認為。
因為在后來她開設的演唱會,還將自己的門票賣到了1380元。
由此可見,她對自己非常有自信。

但大快人心的是,這場演唱會一千張門票都沒有賣出去。
這也算是狠狠的打了“小丑行為”的臉了。
不然還真的當樂壇的粉絲們吃不來細糠,只懂得流量呢。

“永遠的神”—華晨宇
在樂壇中,狂妄的歌手其實并不少。
但有很多的歌手確實有狂的資本,比如說那英。

盡管她身上有著什么“倚老賣老”、“看不起刀郎”等多種多樣的標簽。
但對于那英的唱歌的實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可華晨宇不是如此。

他是2013年以《快樂男聲》總冠軍的身份,一躍成為了樂壇的頂流。
不少的粉絲都稱呼他為樂壇“永遠的神”。

老實說,“假唱”、“百萬修音師”這些事情還沒有爆出來的時候。
華晨宇在唱歌方面的實力要比孟美岐好很多,但也到不了“永遠的神”這個地步。

但偏偏他被粉絲們的夸贊迷了眼。
華晨宇也是這么認為自己的,比如說粉絲們高喊這個稱呼的時候,他洋洋得意的說:“不然呢”。
甚至還在公開場合批評毛不易。
聲稱毛不易這個人不值得被期待,做的所有曲子在他這里沒有一次過關。

事實說明,毛不易在后來的成就可比他好得太多了。
可他呢?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不是他粉絲的人,還真說不出他有哪些出名的歌。
就連沈騰在一次節(jié)目當中被問及華晨宇的代表作時,都是一臉懵。


更扎心的是,歌唱圈拿不出什么實力,還發(fā)生了“我們有一個孩子事件”。
雖然這事情從根本上來說怪不上她。

但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孩子,他甚至都沒有動過想要給孩子一個完整家的念頭。
如此看來,這人不僅作品拿不出手,還沒有擔當。

“收割式賒歌”—蔡徐坤
蔡徐坤,在一眾歌手當中可謂是刷新了大家的三觀。
準確的說來,其實蔡徐坤不算是一個歌手。

因為他和孟美岐一樣,男團出道的“頂流”,拿不出什么代表作。
當然,那首“雞你太美”因為玩梗才火起來的歌,真的不算實力之作。
但不可否認的是,長相還不錯的蔡徐坤的人氣很高。
盡管在娛樂圈并沒有實力,他還是有很多的粉絲支持。
在粉絲的支持下,這一個半罐水“歌手”干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他倒是沒有孟美岐點評老前輩的奇葩操作,不過也同樣令人發(fā)笑和氣憤。
那就是他身上發(fā)生的著名“賒歌”事件。

老早蔡徐坤的團隊就開始預售起了他的個人專輯,粉絲們也支持的購買。
結果時間都過去了4個月一首歌都沒有發(fā),別說專輯了。

最后還是粉絲們紛紛脫粉,再加上官方媒體也站出來痛批:
收割式的“賒歌”方式不可取,而且也涉嫌了違法。

蔡徐坤這才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的歌給補上了。
本就沒有什么實力,還鬧出這樣的幺蛾子。

蔡徐坤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筆者想或許是當年周杰倫的事情給了他這個勇氣吧。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蔡徐坤出道的第一年,他和周杰倫打擂臺而他贏了的事件。

這種打擂臺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
不就是看誰家的粉絲更瘋狂罷了。

剛好蔡徐坤的粉絲十分瘋狂,畢竟短短時間就三千萬的粉絲真不是鬧著玩的。
在她們瘋狂打榜下,蔡徐坤用流量戰(zhàn)勝了實力。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的歌和周杰倫的歌相比,實在是一言難盡。
當然,這里說的比較是以前周杰倫的歌為例,而不是現(xiàn)在越來越口水話的歌。

結語
仔細看上面這三位,全是“流量”惹的禍。
這也再次說明了當下的娛樂圈環(huán)境已經(jīng)大變,不是以前看實力,而是看人氣看流量。
但繼續(xù)這樣下去,只會是一種“越塌越多的”局面。

過去這幾年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父母那一輩喜歡的明星越來越火。
而年輕人喜歡的流量明星,一個比一個塌得快。
對于以上三個“歌手”,大家是怎么評價的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