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這天,田姥姥跪在老伴墓前那一幕,戳中了無數(shù)人的心。
一個77歲的老人,臉貼墓碑,一邊哭一邊說:“你咋不回應我???你不愿意搭理我???”
眼淚沒看到幾滴,但那一聲聲喊,真聽得人心里發(fā)酸。
可也就是這段視頻,讓田姥姥一家又一次被推上了熱搜。點贊180萬,轉發(fā)46萬,評論區(qū)直接炸了鍋。

有人感動落淚,有人卻越看越別扭。
“你說哭就哭吧,干嘛還要拍出來?”
“全程高糊背景+特寫鏡頭+韓劇音樂,這不就是一套完整的流量劇本嗎?”
“要真難受,誰還顧得上拍視頻?”
質疑的聲音一個接一個,甚至有人把這場祭拜稱為“清明限定短劇”。
但站在家屬視角看,田姥姥這次清明祭拜,確實也不算“突然”。

老伴去世的時候,田姥姥正住院,連葬禮都沒趕上。
這次是她第一次去墓地,第一次親口和他告別。
她不是矯情,是真有話沒說完,真有情沒斷干凈。
她坐在墓前,嘮家常一樣跟老伴說話:“你放心,我也不管你藏煙了......你老房子我們扒了,孩子們都要搬來陪我住......你咋不搭理我???”
這一段,不光是田姥姥在傾訴,更像是她在跟自己和解。

但問題就出在“拍攝”這件事上。
網(wǎng)友的反感,不是反感她思念老伴,而是反感拍攝者拿著手機,追著一個傷心的老人拍特寫,還配了背景音樂,剪成一個熱搜視頻。
尤其是拍攝者,正是她的外孫——可心。
這幾年,他靠著姥姥姥爺?shù)娜粘?,做成了一個千萬粉絲的大號。粉絲親切叫他們“田姥姥”“田姥爺”。
從陪兩位老人旅游、拍全家福,到直播吃飯、嘮家常,再到姥爺去世、姥姥痛哭——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幾乎是全程在線。

不可否認,可心真的做得很孝順。
姥爺在世時,他帶著老人圓夢草原;臨終前,全家人陪在炕頭講小時候的故事。
姥爺走后,可心天天陪姥姥,帶她出門,翻修老房,還特意做了一個“舊房模型”哄她開心。
這份孝心,網(wǎng)友們也看在眼里,沒人否認。
但問題是,一邊流淚一邊拍視頻,一邊傷心一邊漲粉,這種“邊哭邊營業(yè)”的感覺,真的讓人舒適嗎?

有網(wǎng)友說得很直白:“你要是真孝順,就把手機放下,讓姥姥安安靜靜地哭一場。”
但也有人替可心說話:“他就是拍出來記錄一下,又不是演戲,憑啥就不能傷心又拍視頻?”
還有人說:“他能把姥姥照顧得這么好,哪怕帶點流量成分,也比那些不管老人的強多了?!?/p>
爭議的火苗,就這樣燒了起來。

其實這事最讓人難受的一點是:真情和表演,真的就那么容易分清嗎?
田姥姥是真的想老伴了,情緒是真的,話也是真的,但這一切一旦被鏡頭剪輯、配樂、發(fā)布,多少就帶了點“人為構造”的味道。
觀眾的情緒被調動了,但也難免產(chǎn)生防備:我看到的,是她的真情,還是你設計好的“熱搜”?

可心能有今天,田姥姥和田姥爺確實功不可沒。
但反過來想,沒有可心的記錄,很多人可能也看不到一位老人對伴侶的深情。
這事要說是“作秀”,確實說不過去;但要說“毫無營銷”,也未免太天真。

說到底,這是個很典型的“時代悖論”:
我們一邊感動于別人的親情,一邊又質疑這種親情被變現(xiàn);
我們希望內容真實感人,但當它太“精致”時,又難免覺得不真實。
這時候,很多人就開始懷念起那種“沒有鏡頭的真情”。

但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時代,鏡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家吃頓飯,可能就是別人刷到的短視頻;
你哭一場,可能就成了別人點贊的瞬間。
悲傷也有鏡頭,真情也帶濾鏡。
這不一定是錯,但確實讓人有點唏噓。

你說田姥姥是真的傷心嗎?當然。
你說可心真的孝順嗎?沒得說。
那這場“清明祭拜”的視頻,是不是有點“用力過猛”?嗯……確實有點。
hoh.zwywc.cn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axg.kgcgd.cn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ai-vs-ai.com/akyxq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qaa.vbysl.cn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oqj.wtqhn.cn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usyk1.com/vxxuc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qes.pvmmf.cn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dsu.seansilt.com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gvd.uyoc5.com如果你在春日的搭配當中感到迷
這事你怎么看?
你覺得在這種場合拍視頻,是記錄親情,還是拿親情做流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