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丨紀登奎舊照
前言
1969年北京召開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紀登奎作為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并發(fā)表講話。當天紀登奎從代表席走到發(fā)言席,還沒有開始說話,毛主席率先開開口向大家介紹:
“他叫紀登奎,是我的老朋友......”
毛主席介紹完畢之后,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你之前挨過整嗎?”
要說起紀登奎和毛主席的相識,還要從許昌說起。許昌是河南省的一個小城市,曹操曾經(jīng)在這里建功立業(yè),而毛主席對于曹操很是佩服,因此對于許昌多了幾分關注。新中國成立之后,毛主席經(jīng)常南下巡視,每次路過許昌的時候都會停下腳步,了解一下許昌的情況。

圖丨毛主席南巡途中與工作人員合影
1951年,毛主席再次乘坐專列南下巡視,途徑許昌的時候再次停車,聽取當?shù)仡I導的匯報。信陽地委書記路憲文率先作匯報,為了消除他的緊張情緒,毛主席幽默地問他所管轄的地方有一個上蔡縣,那是不是還有一個下蔡縣,路憲文緊張的回答說自己學習不好,不知道有沒有下蔡。
毛主席緊接著問他信陽州里宋士杰告狀的文廟還在不在,路憲文接著回答說自己不知道。毛主席見他一問三不知,就讓他開始匯報工作,路憲文趕忙將自己如何發(fā)動群眾,如何將過去蒸著吃的紅薯創(chuàng)新為可以包餃子,做點心。弄得毛主席一陣不耐煩,說:
“你說了半天,不就是一塊紅薯么?”

圖丨路憲文舊照
毛主席很快將路憲文招呼下車,讓本不用上車的紀登奎上車匯報工作。路憲文下車之后,還埋怨秘書“不會弄材料”,給他準備的材料上都沒有毛主席問到的問題。許昌地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紀登奎受命登上毛主席專列,剛一上車紀登奎就主動自我介紹:
“主席好,我是紀登奎?!?br/>
毛主席招呼紀登奎坐下,看他年紀不大,便隨口詢問紀登奎的年紀,紀登奎回答說自己28歲,毛主席點了點頭,點燃一支香煙深深地吸了一口說:
“我今年58歲,你還不到而立之年。我今天想聽聽你們這里的情況?!?br/>

圖丨毛主席正在聽取匯報
紀登奎簡明扼要地將許昌的地理情況等介紹了一番,隨后著重匯報了當?shù)攸h的宣傳工作情況,原本紀登奎準備了一個稿子,由于介紹的都是自己平時工作中熟悉的東西,紀登奎沒有用上打好的稿子,一口氣說了一個多小時,無奈于時間有限,紀登奎只能匯報一些主要問題。
對于紀登奎的匯報毛主席非常滿意,看著這個年輕干部滔滔不絕地講述匯報,毛主席頻頻點頭,不時還在本子上做記錄。等紀登奎匯報結(jié)束之后,毛主席突然向正在喝水的紀登奎發(fā)問:
“你在鬧革命的時候挨過整嗎?”
對于毛主席突如其來的問題,紀登奎沒有多加思考,直言自己挨過兩次整。對于紀登奎的坦率毛主席非常滿意,想到自己在革命時期的過往,毛主席感慨地說:
“我比你多一次,挨點整,有好處。”

圖丨紀登奎慰問受災群眾
紀登奎的誠實讓毛主席非常滿意,在毛主席離開許昌之后,特別交代中南局負責人王任重,要派人到許昌進行調(diào)查了解,總結(jié)和推廣許昌宣傳工作的經(jīng)驗。
許昌地區(qū)的宣傳工作引起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關注,紀登奎也受邀參加第一次宣傳工作會議,在會上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在宣傳工作中的經(jīng)驗。會議結(jié)束之后,紀登奎被任命為許昌地委書記,管轄當?shù)?7個縣市,而28歲的紀登奎也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地委書記。毛主席對紀登奎的工作大為稱贊:
“我黨的宣傳工作有了新的發(fā)展?!?br/>
“他叫紀登奎,是我的老朋友”
在毛主席召見紀登奎之后一直都沒有忘記他,從新中國成立到1966年之間,毛主席曾經(jīng)到河南視察過十多次,每次都要將紀登奎找來,聽他的工作匯報。由于毛主席對他的賞識,在加上紀登奎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xiàn),紀登奎在1967年以前已經(jīng)成為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兼任省委秘書長。

圖丨紀登奎陪同周總理視察工廠
1953年毛主席在途徑河南的時候,再次派人找來紀登奎,要聽聽紀登奎的工作匯報。在紀登奎將許昌的工作匯報結(jié)束之后,毛主席要他說一說合作社的具體情況。一般來說,地委領導很難了解到合作社的具體情況,很湊巧的是紀登奎剛剛從一個合作社搞調(diào)查回來,就向毛主席詳細地將合作社的具體情況做了匯報,毛主席聽完非常滿意。
1969年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紀登奎作為代表出席的會議。
在開會前,主席團派人找到紀登奎,希望他在大會上做發(fā)言,主要將一下如何正確對待群眾問題,紀登奎說自己發(fā)言不合適,并向來人說明了原因,來人對于紀登奎的態(tài)度十分為難,詢問他如何向毛主席匯報。紀登奎果斷地說:
“你就把我的原話向毛主席匯報?!?br/>

圖丨紀登奎出席會議照
主席團來人離開不久再次返回,稱自己已經(jīng)向毛主席匯報過,毛主席堅持要讓他在大會上發(fā)言。紀登奎見毛主席發(fā)話,不敢再做推辭,開始認真準備。當時在大會上共有九個人發(fā)言,輪到紀登奎的時候,毛主席在主席團成員坐席上沒有看到紀登奎的身影,轉(zhuǎn)頭問周總理:
“紀登奎同志在哪里?”
周總理指了指臺下的代表席說紀登奎同志在下面。紀登奎從代表席上起身走向發(fā)言席,當經(jīng)過毛主席面前的時候,毛主席面帶微笑地對他說:
“請你講話。”

圖丨紀登奎出席十大
紀登奎走到發(fā)言席,站在話筒前還沒有開口,毛主席率先向與會代表介紹紀登奎:
“他叫紀登奎,是我的老朋友,長期在河南省工作?!?br/>
毛主席的一番介紹令人民大會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站在發(fā)言席上的紀登奎更是激動,在10分鐘的發(fā)言中,提到毛主席的地方多達37處,在發(fā)言的最后,紀登奎高呼“緊跟毛主席就是勝利”,表達著自己當時的心情和對毛主席的敬仰。
毛主席在大會上的一番介紹,讓紀登奎的名字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在毛主席的提議下,紀登奎在九屆一中全會上被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當時紀登奎只有46歲。1969年毛主席在接見河南地方領導時對紀登奎說,他要到北京工作,之后會讓周總理通知他。紀登奎誠懇地說自己水平不行,毛主席鼓勵他說:
“試試看嘛!”

圖丨紀登奎在鄉(xiāng)下
一個月之后,毛主席南巡再次途徑鄭州,在專列上接見了劉建勛和紀登奎,聽取完兩人的工作匯報之后,毛主席再次對紀登奎說讓他到北京工作,最近就去。紀登奎謙虛地說自己能力不行,不能勝任中央的工作。毛主席再次鼓勵他:
“你就兩頭跑,北京的事情難辦,在北京做機關工作,時間不可過長也不可過短,就去打個短工吧?!?br/>
就這樣紀登奎進入北京工作,在中央主要抓農(nóng)業(yè)。由于紀登奎是從基層干起,對農(nóng)業(yè)方面非常熟悉,因此做起農(nóng)業(yè)工作來也是輕車熟路。
一生追隨毛主席
紀登奎進入中央工作之后,同時還在軍隊中擔任要職。1967年軍委辦事處成立,作為當時負責軍委日常工作的辦事機構,在毛主席的安排下,紀登奎和李德生進入軍委辦事處,同時紀登奎出任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李德生出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

圖丨毛主席與鄧小平親切交談
鄧小平回到北京工作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書房召開政治局會議,紀登奎參加了此次會議。在會議的開始,毛主席建議大家一起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隨后毛主席對與會的各大軍區(qū)負責人和政治局委員說: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就會出現(xiàn)消極因素?!?br/>
緊接著,毛主席向大家正式介紹了鄧小平,并對鄧小平做出肯定以及鼓勵,從此之后,鄧小平開始擔任軍委總參謀長。紀登奎奉命起草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diào)的文件,但紀登奎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他依舊擔任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

圖丨紀登奎陪同周總理會見外賓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紀登奎深感悲痛,對于毛主席的感情,紀登奎未曾改變,在他看來,毛主席決定的就是正確的,是不能改變的。隨著政治環(huán)境越來越明朗,紀登奎對自己負責的工作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在局勢穩(wěn)定之后,紀登奎經(jīng)過深思熟慮,決定辭職。
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之后,紀登奎不但辭去了政治局委員和副總理的職務,同時還找到鄧小平,要求辭去在軍隊中的職務。當時鄧小平對于紀登奎非??粗?,極力挽留紀登奎,但紀登奎去意已決,鄧小平只好同意了他的申請。就這樣紀登奎重新變成了一名普通人。

圖丨紀登奎與其他領導人親切握手
在紀登奎離開前,鄧小平曾經(jīng)找他談話,囑咐他還要繼續(xù)做一些工作,不久之后,紀登奎開始主管旅游的工作。他不但向中央提出了重點發(fā)展旅游產(chǎn)業(yè)的觀點,同時還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意見,中央根據(jù)他的想法對旅游產(chǎn)業(yè)加大了投入力度,很快我國的旅游業(yè)就開始發(fā)展,成為國家經(jīng)濟增長的巨大推動力。
1983年,紀登奎被安排進行農(nóng)村調(diào)查工作,擔任部級研究員,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工作。雖然紀登奎在政治上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但他的工作卻從未停止,到了研究室之后,紀登奎將精力都投入到調(diào)查研究中,用幾年的時間走遍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無論條件怎樣,他都親自進行調(diào)查研究,在工作中有了很大的收獲,扎根基層為人民謀福祉。

圖丨退休后的紀登奎
在他退休之后,曾經(jīng)有人問他還想干些什么事,紀登奎表示自己想到大學里教書,將理論和實際結(jié)合起來,講點政治經(jīng)濟學。同時他還想趁著自己能跑得動,再出去走走看看。遺憾的是,紀登奎在1988年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終年65歲,而他想要到大學教書的愿望最終也沒有實現(xià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