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講究物質(zhì)基礎(chǔ)。
愛情是風(fēng)花雪月的纏綿,婚姻是柴米油鹽的戰(zhàn)斗,靠“有情飲水飽”過不了幾天。
可光會賺錢還遠遠不夠,有句名言這樣說:
“財產(chǎn),如果不好好安排,幸福就會像一條鰻魚,從他的手里滑掉的?!?/p>
能否管好錢,是一個家的幸福命脈所在。
01
三等夫妻各自管錢
很多人的婚姻,更像是一場愛情買賣,講利不講愛。
表面唱各自管錢,尊重彼此獨立的高調(diào),實則是冠冕堂皇的自私。
一涉及到利益,便像“菜市場買菜”那般討價還價;稍遇到一點波折,就上演“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戲碼。
有位網(wǎng)友這樣形容自己的婚姻:
“不知道別人的家庭過得怎么樣,我這兒是一塌糊涂?!?/strong>
她和丈夫都有工作,兩人自己管自己的錢,剛結(jié)婚時覺得沒什么,越往后過,越難受。
第一次矛盾爆發(fā)在她懷孕期間,有次身體不舒服,醫(yī)生建議住院,需要5千押金,丈夫支支吾吾地說沒錢。
她生氣地說,“我有”,因為這也是他的孩子。
孩子生下來后,日常開銷也分得清清楚楚,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常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算賬,身心俱疲。
這位網(wǎng)友最后感嘆道
“截止目前還沒有離婚,我有一個可愛的女孩兒,我希望她有個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strong>
如果做了夫妻,依舊像各過各的,那相當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細枝末節(jié)上爭對錯,在雞毛蒜皮上算小賬,最容易產(chǎn)生怨氣,也最容易耗盡感情。
婚姻不只是搭伙過日子,更是共榮共辱的整體,既要同甘,也須共苦。
錢要一起花,花在整個家的幸福上。

02
二等夫妻共同管錢
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夫妻千擔(dān)糧,只要夫妻好商量。
好的夫妻,不在乎金錢多少,只在乎有商有量;不介意房子大小,只想要共同取暖。
作家湯小小分享親身經(jīng)歷,從沒有因為錢的事和丈夫紅過臉。
在工作越來越忙的時候,就和丈夫一起管錢。
他們每年都會抽出時間,來做財務(wù)整理和規(guī)劃,他們會理清每一筆錢的去向,控制不合理的花銷,照顧到家中每一個人的需求。
曾有項關(guān)于伴侶與金錢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
每周至少談一次錢的伴侶中,78%都感到幸福;而幾個月才談一次錢的伴侶中,感到幸福的只有50%。
愛人是自己一生中真正的合伙人。
在家庭支出等大事上,有商有量,多多交流,能避得開風(fēng)險和陷阱;多多交流,有助于磨合思想、升華感情。
伴侶雙方同舟共濟,坦誠相待,以和為貴,才能不畏風(fēng)浪,不懼驟雨。

03
一等夫妻:我甘愿被你管
電視劇《功勛》里,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丈夫讓網(wǎng)友稱贊連連。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釗是中學(xué)同學(xué),婚后,屠呦呦不善于打理家務(wù),所以大到重要開支,小到柴米油鹽,基本由李廷釗全包。
屠呦呦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科研上。而李廷釗也毫無怨言,默默地做妻子的“賢內(nèi)助”。
李廷釗笑言:“做了一輩子廚師,保姆,臨老還當起了秘書?!?/p>
婚后,熱戀時的激情難免被柴米油鹽所稀釋,承諾與信任是維系感情更堅實的鎧甲。
婚姻從不是戰(zhàn)場,夫妻也不是對手。而是一場信任與忠誠的交付。
我的錢心甘情愿交到你手里,我一萬個放心。

只談錢的婚姻是無趣的,不談錢的婚姻是愚蠢的。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好的婚姻,不僅有柴米油鹽的煙火味,還擁有一致的金錢觀。
不管選擇什么方式經(jīng)營婚姻,不管誰掌控財政大權(quán),伴侶雙方都要有商有量,積極行動,才能邁過一道道坎,看細水長流,品煙火幸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