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三國時期的核心人物之一,是一個“多智而近妖”的謀士;郭奉孝,曹魏前期的關鍵人物,曹操最信任的謀士,多次為曹操獻計,幫助曹操立足于北方。

他們兩人的歷史評價都很高,也都有不少“粉絲”,關于他們兩個誰更厲害的討論,已經持續(xù)了近兩千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專精一科郭奉孝

郭嘉這個人的才華,并非一般人可見的,他出生于潁川郭氏,也是一方名門望族。

為了不讓人們戴著有色眼鏡看自己,郭嘉出門的時候,總是隱姓埋名,就算是在交朋友時,也不敢輕易暴露自己的身份,生怕別人因為他的姓氏而高看他一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嘉出門時隱姓埋名,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也看不出他的才華。只有那些被郭嘉認可的人,才有機會與郭嘉深交,見識到郭嘉的“廬山真面目”。

因此,當時知道郭嘉有才的人并不多,只有荀彧等為數(shù)不多的幾人知道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嘉第一次出仕,是投奔了袁紹,因為當時最強的勢力就是袁紹集團。

不過郭嘉也不是盲目追隨主公的人,他是個連交友都要十分小心的人,選擇主公這種大事,當然是更加謹慎。

郭嘉來到袁紹營中后,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袁紹的弱點,認為袁紹絕對不是成大事之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嘉認為袁紹是一個“好出計謀卻不能決斷”的人,這與曹操對袁紹的評價如出一轍,曹操與劉備的“煮酒論英雄”時就曾評價袁紹是“好謀而無斷”。

袁紹這種性格很不好,如果遇上大事,必然會瞻前顧后,猶猶豫豫,從而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的歷史證明,袁紹確實是因此而死。

郭嘉離開袁紹之后,整日放蕩不羈,縱情飲酒,與一群知己好友每日快活。

就在此時,曹操身邊的一位謀士去世了,于是曹操便給荀彧寫了一封信,讓荀彧再給自己推薦一個謀士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荀彧來自潁川荀氏,他跟郭嘉是老鄉(xiāng),而且也得到了郭嘉的認可。

當曹操說想要謀士時,荀彧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郭嘉,但是他擔心郭嘉這個愛喝酒的壞習慣,會讓曹操不高興,于是便讓曹操先“面試”一下,再決定要不要留下郭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曹操也是一個愛才之人,只要有真才實學,曹操是不會在意什么壞習慣的。

于是郭嘉來到了曹操面前,說出了著名的《十勝論》,讓曹操欽佩不已。

從此郭嘉便留在了曹操身邊,至于郭嘉嗜酒這件事,曹操并不放在心上,他甚至專門為郭嘉設置了一個“軍師祭酒”的職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嘉用自己的才華,成功讓曹操另眼相看,在曹操眼中,郭嘉就是最完美的謀士。

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他并不會輕易相信一個謀士,更不會與一個來他這里“打工”的謀士成為知心好友,但唯獨郭嘉是個例外,郭嘉的純粹讓曹操對他很放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理來說,官員想在官場生存,總得有些倚仗,或者說是抱團取暖。

在勢力小的時候叫抱團取暖,等他們的勢力強大之后,就會變成結黨營私。

曹操很不喜歡這些互相勾結的官員,而郭嘉恰恰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的生活里只有曹操以及美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嘉的性格就決定了他一定是一個純粹的謀士,而且像郭嘉這樣的聰明人,如果專精兵法這一條路,那么他肯定能在這條路上走很遠。

毛主席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郭嘉,他認為郭嘉是一個“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的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毛主席對郭嘉的軍事水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他認為:“郭嘉是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strong>

能讓毛主席給出這種評價的人可不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全能諸葛亮

郭嘉專精兵法,在這條路上走出去很遠,他是一個“純粹”的謀士。

但諸葛亮可不是這樣的人,他也不能是這樣的人。雖然說諸葛亮也打過很多經典戰(zhàn)役,但是諸葛亮并非是專攻兵法一路的人,他是一個全能型人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軍事、治國、外交、科技、文化……諸葛亮在各個方面都有建樹。

在軍事方面,諸葛亮有著名的《隆中對》,向劉備闡釋了“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

現(xiàn)實之中雖然出了一些差錯,但也確實在按照諸葛亮的計劃走,而最終的失敗只能說是“人算不如天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治國方面,自從劉備去世之后,蜀漢的大小事務都落在諸葛亮身上。他雖然只是蜀漢的丞相,但事實上負責了蜀漢的所有事務。

劉備留下的好大兒劉禪,完全幫不上忙,而且還總是添亂,不過諸葛亮并沒有受他影響,依然能讓蜀國正常運轉,并且還能供得起他北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外交方面,諸葛亮作為蜀漢代表,促成了孫劉聯(lián)盟,成功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破曹軍。當時的劉備非常弱小,而東吳已經蒸蒸日上。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但是諸葛亮就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促成了這次合作,而且還沒有讓蜀漢落入下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夷陵之戰(zhàn)后,蜀漢與東吳的關系降到了冰點,劉備、關羽、張飛的死都與東吳有關,蜀漢與東吳之間似乎有著無法化解的矛盾。

但是諸葛亮他還真就把這矛盾給化解了,雖然只是表面上化解,但是雙方在短時間內確實沒有再發(fā)生戰(zhàn)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在文化和科技方面,諸葛亮的很多文章都非常棒,尤其是他那篇《出師表》,還被選進了學生們的課本里。

而且諸葛亮不光是能寫文章,他還能上手實操。諸葛亮發(fā)明的“諸葛連弩”以及“木牛流馬”,都是令人驚嘆的作品,尤其是木牛流馬,至今復刻不出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在各個方面都挺不錯,這代表著他的“綜合評分”一定很高,但是在“軍事”學科,他并不一定能勝過郭嘉。

就拿諸葛亮最出名的那篇《隆中對》來說,毛主席對它的評價并不高:“其始誤于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俊?/stro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諸葛亮錯用馬謖之事,毛主席認為,諸葛亮在那一戰(zhàn)中也有問題,他說:“初戰(zhàn)亮宜自臨陣”,意思是諸葛亮應該親自去守街亭。

他明明知道街亭不好守,而且還很重要,就應該自己親自去,而不是派馬謖或者其他的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之,諸葛亮的軍事水平,其實并非傳說中的那么神。

不過諸葛亮也不是一無是處,毛主席還提到了一個觀點就是:諸葛亮用兵不二過。

諸葛亮犯過的錯,絕不會再犯第二次,他在街亭“偷了懶”,沒有親力親為,導致戰(zhàn)敗,而在余生中,諸葛亮不敢有一絲放松,將自己累死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諸葛亮有點“矯枉過正”,但是他這種及時吸取經驗,不讓錯誤出現(xiàn)第二次的好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毛主席還建議我黨向諸葛亮學習辦事方法,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現(xiàn)在看來,這些方法確實很有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綜合實力來看,諸葛亮確實是遠超郭嘉,一個酒蒙子怎么能跟一位鞠躬盡瘁的丞相相提并論?但是只從軍事水平來看,郭嘉這個專攻一門軍事兵法的人,確實要比諸葛亮的厲害。

雖然諸葛亮在打仗這方面也很厲害,但是不如郭嘉,至少毛主席是這么認為的。

參考文獻
毛澤東評點《隆中對》:諸葛亮戰(zhàn)略失誤在何處?中國日報網 。
毛主席為何否定一代名相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中國新聞網 。
毛澤東眼中的三國人物:大躍進失敗后談到了郭嘉,鳳凰網。
吳鵬作,選賢 《資治通鑒》中的用人得失,黨建讀物出版社,202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