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6日清晨

春日的海淀

在溫柔的微風與朝霞中蘇醒

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展示中心

前面的廣場上

人潮涌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發(fā)令槍響

備受矚目的海淀馬拉松系列賽

暨2025中國田徑協會10公里精英賽

(北京·海淀站)

正式開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5000名參賽選手中

一支佩戴特殊裝備的小分隊

格外引人注目

他們是由海淀融媒

不同部門成員組成的

“海淀融媒跑團”

“邊奔跑邊直播”的創(chuàng)新形式,

將賽道上的熱血與感動

通過鏡頭實時傳遞給屏幕前的觀眾

科技賦能:第一視角解鎖賽事新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天天氣特別好,非常適合跑步!身邊是并肩奔跑的同事和朋友,大家鎖定我們直播間,一起沖過終點吧!”記者劉暢在第一次連線時熱情互動,將賽場上熱烈、澎湃的氛圍,傳遞給了直播間的觀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沿著新建宮門路抵達長春橋折返點時,直播鏡頭再次切到現場?!扒懊婢褪撬荆瑒偛盼覀円呀浐蜌g樂跑的選手們分流,現在10公里的選手們都在調整節(jié)奏折返了……”賽道5公里處,“海淀融媒跑團”記者范杰邊調整步頻邊向直播間解說。

本次直播全程采用跑者第一視角

持續(xù)近1個半小時

在“海淀融媒”全媒體矩陣直播

將急促的呼吸聲、觀眾的加油聲

與春日賽道風景交織呈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兼顧跑步與直播拍攝,團隊提前設計“輕量化”設備方案:采用大疆pocket與無線麥克風組合,將設備負擔最小化。同時根據體能分配直播時段,確保畫面穩(wěn)定連貫。海淀融媒直播負責人透露:“我們在后臺同步接入了多路信號,讓觀眾既能感受跑者的沉浸視角,又能俯瞰賽事全貌?!?/p>

跨界協作:多人助力“奔跑的直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次直播邀請到來自中關村三小的姜晚禾、付可老師,來自方正證券的楊曉強和來自航天領域的王小平共同擔任“海淀融媒跑團”的“掌鏡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次參加海淀馬拉松,想給學生們做榜樣,鼓勵他們堅持運動,一次次超越目標!”姜晚禾老師分享道?!斑@是海淀的賽場,也是三小校門口的賽場!學生們的加油吶喊聲,是我最大的動力!”路過中關村三小親友助威團時,付可老師感慨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YHY跑團發(fā)起人、資深跑者楊曉強一邊帶領“海淀融媒跑團”穩(wěn)步向前,一邊穩(wěn)穩(wěn)舉著云臺,方便記者與直播間連線互動,在他的記錄下,白發(fā)老者與殘障跑者并肩前行、親子家庭攜手向前……“這條賽道在過去的五年里,我跑過上千次,路旁的每棵樹可能都認識我了。今天和海淀融媒的伙伴們一起奔向終點,成為了這5年里最特別的一次體驗?!睏顣詮娬f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玉淵潭跑團成員王小平掌鏡賽道第二路鏡頭,與海淀融媒記者劉暢完美配合,同時他還有“生日跑者”這一特殊身份。“團隊小伙伴們一起出發(fā),一路互相鼓勵打氣,說說笑笑,跑得很輕松,好像還有點沒跑過癮。在生日這天第一次10公里完賽,第一次在賽道上直播,謝謝大家,我會一直記得!”王小平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淀融媒加油!”

一步一步,8km、9km……“海淀融媒跑團”在李曉紅的帶領下沖向終點,她說:“最后沖刺取得了1小時內完賽的成績,這是一次戰(zhàn)勝自我,對我來說意義重大?!?/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后,在完賽打卡區(qū)域,“海淀融媒跑團”充分發(fā)揮記者本色,快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對跑者進行了完賽感想采訪?!斑@一次,我們真正做到了‘參與式報道’!我們常說‘新聞不是敲鍵盤敲出來的,是跑出來的?!@10公里的賽道,像極了我們海淀融媒人用文字記錄海淀的工作日常,這一次,我們用腳步丈量?!庇浾叻督芊窒淼馈?/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鏡頭與賽道共振

這場“奔跑的直播”嘗試

突破了傳統(tǒng)體育賽事報道模式

“海淀融媒跑團”

是記錄者也是參與者

用“在場感”激活觀眾情感共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距離鳴槍開跑1小時18分

“海淀融媒跑團”

最后一名跑者也順利完賽

今天

你跟上“海淀融媒跑團”的步伐了嗎?

記者:張楚佳

編輯:關鎵萍

推薦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