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通過遺骸DNA樣本比對確認了身份,找到了親人。湖北麻城73歲老人方漢炳得知,烈士方金耀確定是他的父親。4日,方漢炳和家人從麻城飛往沈陽,趕赴一場遲到了72年的父子相見。
本次航班上有一位特殊的乘客,他是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的親屬,今天,他將前往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他的父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伴隨著機長的廣播,機艙里響起了掌聲,不少乘客微微起身看向方漢炳老人的座位,向方漢炳老人表示敬意,不少乘客拿起手機,記錄下了這一感人瞬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次坐飛機,方漢炳老人卻無心關注窗外的風景,滄桑的臉上,卻寫滿了對父子相見的期待。1953年,父親方金耀烈士犧牲時,方漢炳還在襁褓中。對父親的記憶,只有家中那本泛黃的“烈士證明書”,上面寫著“方金耀同志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72年后,通過遺骸DNA比對技術,方漢炳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父親。隨著目的地臨近,老人的心情也越發(fā)激動。
方漢炳:感覺父親已經到身邊了,感覺離他越來越近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5日上午7:50,方漢炳老人和當天第一批前來祭掃的人們一起走進了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在巨大的英名墻上,他找到了那個鐫刻在他心上的名字——方金耀。經過72年的等待,這位73歲的兒子,終于見到了曾經22歲的父親。輕撫著父親的名字,老人忍不住老淚縱橫,口中第一次喊出了“爸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方漢炳:爸爸,終于見到你了,你是個堅強的戰(zhàn)士,為了國家你貢獻了自己的生命。
英名墻前,方漢炳老人放上了臨行前從家鄉(xiāng)帶來的黃土和自己親手做的油烙餅。奶奶曾告訴過他,父親最愛吃家鄉(xiāng)的油烙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方漢炳:奶奶說你愛吃粑,我就為你做了粑,給你和戰(zhàn)友帶來麻城的特產,為你獻上一點家鄉(xiāng)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岡麻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曹宏衛(wèi):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和平年代,英雄無懼,山河無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