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6日晚,WTT仁川冠軍賽女單決賽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國乒內(nèi)戰(zhàn),世界排名第三的王藝迪在1-3大比分落后、決勝局6-10瀕臨絕境的情況下,連救4個賽點,最終以4-3逆轉(zhuǎn)隊友陳幸同,職業(yè)生涯第二次奪得WTT冠軍賽女單冠軍!這場勝利不僅讓她守住了世界第三的排名,更在國乒主力孫穎莎、王曼昱缺席的情況下,扛起了“頭號種子”的責任,為中國隊捍衛(wèi)了榮譽!

從比賽過程來看,這場決賽堪稱技術與意志的巔峰對決,首局王藝迪以微弱優(yōu)勢先拔頭籌,但隨后陳幸同憑借反手變線和落點調(diào)動連下三局,將比分推至3-1的險境,關鍵的第五局,王藝迪在9平后頂住壓力,以11-9扳回一城;第六局她乘勝追擊,以11-6將比分拖入決勝局,決勝局中,陳幸同一度以10-6手握四個賽點,但王藝迪展現(xiàn)了大心臟特質(zhì),連得6分完成驚天逆轉(zhuǎn),賽后她坦言:“整場比賽非常被動,但努力往回追分的心態(tài)讓我堅持到了最后?!?/p>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王藝迪職業(yè)生涯首次在重大賽事中挽救四個賽點奪冠,而陳幸同則因關鍵分處理稍顯保守錯失良機,兩人同為1997年出生的選手,國際賽場交鋒記錄被改寫為8勝4負,王藝迪雖占據(jù)上風,但此前的兩次連敗曾讓她背負壓力,此次勝利不僅終結了對陳幸同的連敗,更證明了她逆境中調(diào)整狀態(tài)的能力

在賽后的采訪中,王藝迪發(fā)表了奪冠宣言,并特別提到孫穎莎和王曼昱,她聲稱:“因為孫穎莎和王曼昱沒來,我覺得我作為一號種子,沒有辜負這個一號種子,所以最后能夠拿到冠軍還是非常開心!”這一表態(tài)背后有兩層深意,首先,孫穎莎和王曼昱作為世界排名前兩位的選手,長期占據(jù)國乒核心位置,她們的缺席讓王藝迪成為本次賽事的頭號種子,肩負著更大的壓力,此前,孫穎莎曾6次問鼎WTT冠軍賽,王曼昱也有3冠在手,而王藝迪此前的冠軍數(shù)量僅為1次(2023年法蘭克福站),此次奪冠不僅填補了她個人在頂級賽事中的空白,更讓她在洛杉磯奧運周期的國乒梯隊競爭中占據(jù)主動;其次,王藝迪的發(fā)言也折射出她對團隊責任的理解,在國乒主力缺席、外協(xié)選手沖擊加劇的背景下(如張本美和橫掃蒯曼晉級四強),她與陳幸同成功會師決賽,提前鎖定冠亞軍,為中國隊守住了世界排名的優(yōu)勢,這種“不輸外戰(zhàn)”的穩(wěn)定性,正是國乒選拔奧運人選的核心考量之一

從技術層面分析,王藝迪的勝利離不開速度優(yōu)勢和關鍵分的果敢,相較于陳幸同的防守反擊風格,她的進攻更具壓迫性,尤其在相持中敢于加質(zhì)量強攻,但此役也暴露了她開局慢熱的問題,前四局多次領先被翻盤,若非決勝局的超強抗壓能力,勝負或?qū)⒏膶懀@種“逆風球”特質(zhì),既是她的短板,也是其韌性的體現(xiàn);另外心理層面的成長更值得關注,2024年巴黎奧運會后,王藝迪雖未獲得單打資格,但在團體賽中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此次仁川賽的逆轉(zhuǎn),展現(xiàn)了她從“技術型選手”向“心理型選手”的蛻變,正如她在采訪中所言:“沒想到能奪冠,但每一分都拼盡全力。”這種放下包袱、專注當下的心態(tài),或許是她突破瓶頸的關鍵

對于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到時候就31歲的王藝迪,仍有機會沖擊職業(yè)生涯的巔峰,目前她的世界排名穩(wěn)居第三,此次奪冠之后積分優(yōu)勢更加明顯,若能在未來三年保持狀態(tài),她極有可能首次站上洛杉磯奧運賽場,不過與此同時,挑戰(zhàn)同樣嚴峻:在孫穎莎和王曼昱統(tǒng)治力依舊的同時,蒯曼等新生代的沖擊日益猛烈,而年齡增長帶來的體能問題也不容忽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