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瓦萊塔4月6日電 通訊|“我努力寫好漢字想去中國”——記馬耳他第三屆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比賽
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我努力寫好漢字,準備參加漢語水平二級考試,然后去中國。我一直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夠夢想成真!”15歲的阿米伊·希尼德·貝特森5日在參加完馬耳他第三屆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比賽后興奮地對記者說。
為了參加這次比賽,貝特森在家苦練兩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獲得了中級組一等獎。
在聯(lián)合國中文日來臨之際,馬耳他教育部聯(lián)合馬耳他大學孔子學院于5日下午在圣馬丁中學舉辦了第三屆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比賽。本屆比賽以“寫給春天的詩”為主題,來自馬耳他14所學校的30多名學生參賽。
比賽按學生的年級和中文學習階段分為初級組和中級組,參賽者需在30分鐘內完成規(guī)定古詩的硬筆抄寫。初級組選手謄抄的是《畫》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兩首唐詩,中級組謄抄的唐詩是《鳥鳴澗》和《春夜喜雨》。
比賽現(xiàn)場只能聽見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大家用手中的筆表達著對漢字之美的理解。每位參賽者都全神貫注,書寫風格各具特色,有的筆走龍蛇、瀟灑自如,有的端正工整、沉穩(wěn)有力……
年齡最小的參賽者是7歲的瑪?shù)贍栠_·梅措拉,她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敖裉斓墓旁娎镉幸恍┪也徽J識的字,但‘花’這個字我在中國旅游時見過。寫漢字雖然很難,但我還是很喜歡?!北M管她在此次比賽中未獲獎,但仍然十分興奮和自豪。
15歲的馬蒂亞·達爾切洛獲得中級組二等獎。他去年曾赴華參加“漢語橋”比賽,并在總決賽舞臺上發(fā)表演講并展示中國功夫?!拔蚁矚g研究漢字的筆畫和結構,那是一種和英文字母完全不同的體驗?!彼f。
同樣獲得中級組二等獎的威廉姆·圣·安吉洛學習中文已有5年。“我選擇中文不僅因為對中國文化和語言感興趣,還想挑戰(zhàn)自己,學習一門與眾不同的語言。”他說,自小學第一次接觸中文體驗課起,他便堅定選擇了這門古老的語言。
安吉洛的父母也對他的堅持和進步深感欣慰。他們告訴記者,中文已成為安吉洛最擅長的科目之一?!霸诟绺绲挠绊懴?,我們的小女兒現(xiàn)在也想學習中文了?!?/p>
馬耳他教育部主管中學語言課程的助理主任愛麗絲·米卡萊夫表示,本次比賽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展示風采的平臺,不僅加深了他們對漢字的理解與欣賞,也讓他們體會到漢字作為語言與文化載體的獨特魅力。馬耳他教育部將繼續(xù)鼓勵學生學習中文,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馬耳他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聶愛霞表示,孔院將不斷豐富漢字書寫比賽形式,持續(xù)見證馬耳他學生的成長與收獲,激勵更多學生在中文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中馬文化交流互鑒搭建橋梁。(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