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要給家里的親人,祖宗上墳掃墓的習俗,后人在上墳的時候都會說好話,讓已經(jīng)逝去的先人、長輩保佑后代們平平安安,大富大貴。
已逝的先人真的能夠庇護陽間的后代嗎?燒下去的祭祀品,他們真的能用到嗎?
清明節(jié),村里一個鄰居給父母上墳,但他在抱怨父母“年年驅(qū)車幾百公里回來給你們上墳,卻把我的兒子帶走了,哥嫂從來不上墳,兩個孩子一個考上了大學,一個在南京開公司?!?/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弟弟抱怨已經(jīng)逝去的父母太偏心,自己每年都回來給父母掃墓,但自己的孩子在一次意外中發(fā)生車禍,當場去世了。
這鄰居就兩個兒子,小兒子成家后在城里生活,但是每年回來給父母掃墓,哥嫂一直在生活在農(nóng)村,但不給父母掃墓,結(jié)果哥嫂的兩個孩子有出息,自己的兒子卻發(fā)生意外。
他們的父母真的是偏心嗎,庇護了大兒子一家,卻沒有庇護小兒子一家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死了以后,都成了一把灰,以前土葬的雖然沒有火葬,但最后也都融入了大地,會有靈魂嗎?
掃墓祭祖,其實就是對先人的一種緬懷和紀念,如果沒有去掃墓,記住并不代表心里沒有先人,有時候心里緬懷也是可以的。
對先人的祭祀,有些時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信仰,心靈的一個寄托和精神的一種支柱,有些人可以從中獲得力量,有的人把它看作是一種傳統(tǒng)習慣,久而久之,這樣的一種民俗文化就流傳下來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心理學角度說,祭祖儀式也是為后人提供了一種心理安慰,通過一定的儀式感,會有一種凝聚的力量,平時工作生活都很忙,在祭祖的時候能夠起到增進親情的作用。
同時,我們可以把祭祖掃墓這種形式,看作成是一種表達感恩、傳承文化的方式,對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