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對流突襲災區(qū),南方暗流涌動不是小事
清明假期尾聲之際,大部分人還沉浸在溫暖陽光中,想著春游賞花、燒烤踏青,殊不知南方的天卻在醞釀著一場暗流涌動。尤其是從緬甸中部到我國云南南部這一帶,地面目前平靜,天上卻在翻騰。4月6日晚上,隨著南支槽發(fā)力、暖濕氣流頂上來,一波強對流天氣從西南角悄悄襲來。

緬甸地震災區(qū)本就因地震而傷痕累累,許多受災群眾還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中,結果這場突如其來的冰雹狂風把他們再次擊中。帳篷被刮翻、雨水灌入、物資被沖散,一夜之間從震中求生變成了風中求穩(wěn)。緊鄰邊境的云南滇南地區(qū)也沒能躲過這一劫,勐臘、金平等地先后出現(xiàn)雷暴、大風和大冰雹,像雞蛋那么大的冰塊砸下來,路人避無可避,農作物也被打得七零八落。

這可不是普通的雷陣雨。這種級別的對流天氣,一般都預示著大氣環(huán)流層層推進,南支槽正處在一次活躍周期的起始點。通俗點說,這就像是鍋爐燒開了水,鍋蓋馬上就要被掀開了。一旦暖濕氣流和高原低槽配合到位,接下來南方就要開啟強降雨多輪連發(fā)的新節(jié)奏。換句話講,這一波雷打震區(qū)的突發(fā)事件,很可能就是接下來大范圍降水的前奏。
二、多輪降雨即將上線,江南華南準備迎戰(zhàn)
隨著高原槽逐漸東移,南支槽節(jié)節(jié)升溫,從4月7日到9日,南方的雨水就像排隊一樣,按節(jié)奏登場。這次的雨不是那種早晨下、下午晴的小打小鬧,而是系統(tǒng)性作戰(zhàn)。具體看,江南、華南北部、貴州東部這些區(qū)域要迎來的,是中到大雨起步,部分地方直接沖進暴雨陣營,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也是隨時可能插隊的。

這可不是瞎說,是有實打實的天氣邏輯的。一方面是槽前暖濕氣流特別強,就像有人拿著吹風機往南方猛吹熱風;另一方面,高原低槽逐步東移帶來動力配合,相當于有人在后面推著走,前面又在加熱,中間再加點地形抬升,降水會被明顯加強。

而且這只是第一波。緊接著在10日至12日之間,一場更為強勁的降雨過程又要接棒上線。這時候,江南南部、華南、貴州等地又要迎來新一輪中到大雨,局地甚至會有暴雨硬砸。強對流天氣也將再次上演雷電交加、電閃雷鳴、風卷殘云的戲碼,農村的種植戶要注意防范雨水沖刷和作物倒伏,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也要迎來新一輪考驗??梢哉f,這一輪又一輪的強降雨像是接力賽,一棒接一棒不停歇,南方不少地方會經歷上午還熱得冒汗、晚上就淋成落湯雞的突變。

三、氣溫飆升露“夏”意,多個地區(qū)提前入夏無懸念
雖然雨水密集,但這不代表南方氣溫就涼快了。相反,很多人都有同一個感受——怎么一邊下雨,一邊還越來越熱?這正是暖式降雨的特點,不是冷空氣打頭,而是暖濕氣流說了算。你看,4月5日前后,不僅西南干熱河谷依舊堅挺,太行山、巫山山前的那些地方也悄悄上了30℃的大關,一腳踩進了夏天的門檻。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西北一帶熱力場逐步恢復,北方的干熱也要上線了。從西北地區(qū)東部、華北平原到黃淮一帶,未來幾天也將陸續(xù)感受到“白天像夏天、晚上像初春”的強烈反差。這種白日酷暑、夜間清涼的天氣節(jié)奏,也預示著不少地方正處于春夏交接的關鍵時段。

至于南方,不少城市其實已經官宣入夏。像南寧、廣州、??谶@些南部城市,平均氣溫連續(xù)五天超過22℃已是家常便飯,濕度也高得讓人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而像長沙、南昌這些江南城市也都躍躍欲試,再過幾天,等冷空氣徹底退場,入夏大潮將從南往北、從西往東全面鋪開。

回頭看看清明節(jié)前后的氣溫變化,從春寒料峭到夏意漸濃,這節(jié)奏走得挺快,甚至有點“直接跳季”的意思了。對于普通人來說,短袖、涼席、風扇可能得提前安排上,棉被、厚衣、暖寶寶可以收進箱底了。這段時間,不管你身處南方還是北方,是在陽光下賞花,還是在雨幕中趕路,都別忘了看天出門、備傘防雷。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別指望它給你打招呼,只有提前做準備,才不會被春末夏初的大幕拉得措手不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