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對面的熱愛,藏在一碗碗鮮香四溢的湯頭里,藏在千錘百煉的手工勁道中,更藏在融合南北風(fēng)味的獨特智慧里。從杭州的百年老店到舟山的漁港碼頭,從臺州的姜辣鮮香到蘭溪的市井煙火,每一碗面都寫滿故事。論吃面,你可能不了解浙江,他可能比一些吃面大省更熱愛吃面。今天,帶你解鎖浙江人最驕傲的8碗面,一口鮮掉眉毛,一口吃透江南!
01
杭州片兒川

杭州人清晨的第一碗煙火氣,非片兒川莫屬。這碗“刻進(jìn)DNA”的面食,澆頭只用雪菜、筍片、瘦肉絲,卻將江南時令的鮮味發(fā)揮到極致。傳說清朝考生因吃了奎元館的片兒川中舉,從此“連中三元”的彩頭讓它火遍全城。湯頭看似清淡,實則濃縮了雪菜的咸鮮與筍片的清甜,老杭州人還要加一勺豬油渣,香到連湯都喝光。
02
諸暨次塢打面

用3斤重的榆木棍反復(fù)捶打面團(tuán)3000次,口感滑潤彈牙、勁道十足!次塢打面的靈魂在“打”,更在澆頭,雪菜肉絲咸鮮醇香,三鮮澆頭鮮嫩美味。做法可炒可湯,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贊不絕口。相傳朱元璋征戰(zhàn)途中連吃三碗,欽點御廚進(jìn)京,如今仍是諸暨人早餐的“頂流”。點一碗三鮮打面,蝦、肉、筍的鮮味全被面條“吸”透,湯少料多才是精髓!
03
舟山海鮮面

舟山人用一碗 04 蘭溪牛肉面 蘭溪牛肉面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民國時期,彼時蘭溪作為繁華商埠,南來北往的商人匯聚,吃面成風(fēng),“簰面”之名應(yīng)運(yùn)而生,后逐漸演變成如今的蘭溪牛肉面 。蘭溪人一天能吃掉12萬碗手搟面,精髓在于“一碗一燒”!牛肉以黃牛肉為主,猛火快炒至半熟,再與高湯、番茄、雪菜同煮,面條吸足肉汁,酸辣鮮香直沖天靈蓋,勁道的手工面、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呐H?、鮮美的湯頭,“哧溜”一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05 臺州姜湯面 在臺州,姜湯面承載著溫暖記憶。過去,女子產(chǎn)后坐月子,姜茶、姜湯面、姜米飯必不可少。如今,它成街頭特色小吃,制作技藝還入選非遺 。 姜湯是靈魂。傳統(tǒng)做法超講究,生姜切片用黃酒烹煮半小時,再晾曬。吃時,先旺火煮沸,再小火慢熬。澆頭豐富,有肉絲、筍絲、鮮蝦等,食材交融,鮮香撲鼻。面條多用臺州米面,勁道之余,將姜湯的濃郁鮮香盡數(shù)吸納。一碗下肚,冒汗祛濕,北方人嘗后都直呼“過癮” 。 06 東陽沃面 看似“糊嗒嗒”的賣相,實則暗藏玄機(jī)!早年,東陽百姓生活清苦,舍不得丟棄剩菜剩湯,便將其與面條同煮,再添入番薯淀粉,逐漸形成了沃面?!拔帧弊郑瑢崉t為“爊(āo)”,即小火慢熬,精準(zhǔn)概括其烹飪方式 。如今升級版沃面集齊青菜、河蝦、豬肚、火腿等十種食材,稠滑的湯裹住面條,鮮味層層疊加,連老人小孩都能輕松光盤。 東陽人調(diào)侃:“沃面越糊,情誼越濃”,請客不上沃面?這朋友交不透! 07 烏鎮(zhèn)羊肉面 烏鎮(zhèn)燒羊肉聞名全國 ,嘉興桐鄉(xiāng)羊肉面?zhèn)涫苜澴u(yù),魯迅先生也曾盛贊贊之。這面的靈魂是羊肉。精選 “花窟羊”,也就是未成熟的少年羊,肉質(zhì)鮮嫩、膻味輕 。燒羊肉講究用柴草,在敞開蓋子的大鍋里急火燒滾,加入甘蔗尾節(jié) “馬尿梢”,燉煮時甜味滲入,肉質(zhì)更酥爛。剛煮好的面條淋上醬紅色肉湯,碼上酥爛到筷子一夾就顫、一抿即化的羊肉,撒上蔥花、姜末,一口下去,滿是江南煙火的溫暖。 08 清江三鮮面 一碗三鮮面標(biāo)價500元,卻仍有食客跨省趕來,只為這口極致鮮味。它起源于1994年臺風(fēng)后,當(dāng)?shù)貜N娘就地取材,把灘涂海鮮融入面中,造就了這道鮮味傳奇。面里塞滿蝤蛑、牡蠣、蟶子等當(dāng)日捕撈的海鮮,特色姜蛋為面提香,手工搓的姜絲與蛋液攪勻煎制,去腥一絕。魚骨、蝦殼熬出的奶白色湯底,濃得能掛勺。面條可選細(xì)長粉干或爽滑麥面,出鍋后湯濃料足。一口下去,蟹黃爆漿,海鮮鮮嫩彈牙,每口都是大海的饋贈。 浙江的面,是山海的饋贈,是南北的融合,更是匠心的傳承。作為一個河南人,浙江的面讓我眼饞心熱,無比佩服!從一碗片兒川吃出科舉文脈,從次塢打面悟出人生韌勁,浙江人把日子過成了面湯里的千般滋味。浙江些面,你吃過幾碗?評論區(qū)曬出你的“吃面地圖”吧! 你可能還喜歡 版權(quán)聲明:部分圖片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只傳播正能量,積極向上,無任何商業(yè)目的,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禁止任何形式的搬運(yùn),違者定將追究,感謝理解! 點擊名片 感謝關(guān)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