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夏,徐向前陪同周總理到山西與閻錫山談聯(lián)合抗日,閻錫山一見到二人,便熱情地開起了玩笑:
“周公啊,還是你眼光好,你將向前帶來可千萬別挖我墻角啊。”
聽了這閻錫山半真半假的話周總理微微一笑,說道:“百川先生開玩笑了,以后徐師長就是您的部下了,所以他也是特地來拜會您這位長官的,還請您今后多多關(guān)照啊。”

閻錫山
閻錫山一聽笑逐顏開,隨后信誓旦旦地說道:
“我閻某人,可不是像蔣介石那般不通情理且沒有師生情誼,徐向前,咱倆老家一河之隔,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問問你的家人,我有沒有半點對不起他們!”
雖說閻錫山其人做派不見得上得了臺面,但是他說沒有為難徐家人卻是真的,更何況他和徐向前除了老鄉(xiāng)的身份,兩人間還有過那么一段淺顯的“師生情”。
徐向前和閻錫山的“師生情”
1919年,閻錫山作為山西的霸主,為實現(xiàn)政治野心,培養(yǎng)自己的軍閥勢力,在太原小北門街創(chuàng)辦了一所軍事教育性質(zhì)的學院,名為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
從哥哥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的徐向前非常興奮,此時他正在河北當學徒,聽到消息后,恨不得馬上回到山西太原,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理想的機會。

徐向前
徐向前很快打點好在河北的一切,就馬不停蹄地奔赴太原,通過積極地考學,他成為該校的首屆學生,學制兩年。
而這所省立師范采取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在學校期間他不僅要跟著其他的同學像士兵一樣準時出操,還要學習軍事理論知識等等。
盡管如此,徐向前卻從來不會覺得辛苦,因為這里的一切是他曾經(jīng)向往的,因此在學校期間,他學習十分刻苦。
而這兩年的系統(tǒng)學習也讓徐向前受益匪淺,兩年的軍校生涯,讓他不僅豐富理論知識,還開闊了他的視野,讓他逐漸具備了獨立的思考能力。
在這所軍校里他暢想中國的未來,但閻錫山經(jīng)常武力鎮(zhèn)壓學生運動,這讓徐向前感到非常失望。

閻錫山(右)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于是,徐向前和其他與他志氣相投的青年毅然決然地決定離開這所學校,離開家鄉(xiāng),尋找其他的出路。
這簡短的緣分,讓徐向前和閻錫山“有緣相見,無緣相識”,盡管閻錫山是省立師范學校的創(chuàng)辦人。
但是他鮮少在學校露面,一個星期除了到學校檢閱和訓話以外,其他時間沒有機會見到閻錫山本人。
徐向前每次見閻錫山不是在訓話就是檢閱,彼時的他只是眾多普通的軍校生之一,和手握大權(quán)的閻錫山未有交集。
而閻錫山更不可能去了解徐向前一個籍籍無名的學生,自然也不可能意識到未來竟會被曾經(jīng)的學生整治得如此狼狽!

徐向前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時的留影
兩人就這么“擦肩而過”,徐向前在離開省立師范也開啟新的機遇,而他在省立師范的這段學習經(jīng)歷,也為他進入黃埔軍校打下了基礎(chǔ)。
徐向前威震山西
1924年的冬天,徐向前在離開省立師范后拜別了父母和妻子,踏上了新的求學之路。
他來到距離山西千里之遙的廣東,此時的廣東是中國革命氛圍最為濃烈的省份之一。
同年6月,到達廣東后的徐向前進入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辦的黃埔軍校,在這里他的思想又一次受到了洗禮。
在黃埔軍校當中,徐向前爭做積極分子,努力學習,積極工作,然而就在他帶著滿腔的熱血準備在黃埔軍校大展拳腳時,再次發(fā)生變故。

孫中山先生的逝世,黃埔軍校被蔣介石把持,徐向前再一次決定離開,因為蔣介石所帶領(lǐng)的國民黨并非他所愿。
此后,徐向前輾轉(zhuǎn)多地,直到1927年3月,他到達武漢,在武漢他終于找到了真正貼合他理想與目標的組織,共產(chǎn)黨,并走上了革命之路。
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徐向前參加廣州起義,后成為了創(chuàng)建紅四師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這一時間,徐向前在軍校學習到的所有知識在戰(zhàn)場上得到了有效運用。
徐向前所帶領(lǐng)的隊伍接二連三取得大捷,僅用了四年時間,他憑著杰出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被黨組織任命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在徐向前指揮部隊戰(zhàn)斗期間,更是開創(chuàng)了不同的打法,其中著名的黃安戰(zhàn)役中“圍點打授”的戰(zhàn)術(shù)就是徐向前的手筆。

黃安戰(zhàn)役
這個戰(zhàn)術(shù)在蔣介石帶領(lǐng)的國民軍隊身上取得實踐與成功,這場戰(zhàn)役紅軍殲敵1.5萬余人,俘獲敵軍近萬人,還活捉了對方69師的師長。
而這還只是徐向前領(lǐng)導戰(zhàn)役的開胃菜,在這之后,不論是對抗國民黨,還是抗擊日寇,徐向前都貢獻出了斐然的戰(zhàn)績。
在徐向前加入共產(chǎn)黨,并連續(xù)帶著紅四軍打敗蔣介石的國民黨部隊之前,閻錫山似乎沒聽過徐向前這號人物。
閻錫山初見徐向前
直到1932年,閻錫山在太原綏靖公署辦公的某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關(guān)于徐向前連克蔣介石的國民黨部隊新聞。
于是他帶著疑問向一旁幕僚開口道:“我們五臺還有這號人物?竟然能打敗蔣軍,不得了??!”

徐向前
閻錫山之所以有如此感嘆,還得從他和蔣介石交手說起,在和蔣介石對抗時,閻錫山可少吃敗仗,對比他的連連失利,徐向前的連戰(zhàn)連捷確實讓他意外。
而一旁當過徐向前老師的趙戴文一聽他這么說,馬上回答道:“您忘了嗎,這徐向前,以前是咱們創(chuàng)辦學校時第一批學生,后來跑到黃埔軍校,然后又到共產(chǎn)黨,早知道當時就留下他了?!?/strong>
一聽徐向前不僅是他的山西老鄉(xiāng)之后,兩個人竟然還有過一段“師生情誼”,閻錫山更加有些納悶:“這個徐向前作為一個秀才的后代,竟這么厲害?后悔沒留他??!”
徐向前祖上幾代雖當官的不少,但能拿槍的還真沒幾個,這徐向前也算是徐家的“異類”了,真是后生可畏!他是越來越想見見這個后生老鄉(xiāng)了!
在閻錫山剛動了想見這個厲害后生的念頭不久,機會很快就來臨了。
1937年夏天,中國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已到危亡之際。

日寇
國共兩黨決定暫時放下成見,聯(lián)合抗日,閻錫山終于第一次見到了他這個厲害的學生徐向前,此時的徐向前正是陪同周總理到山西和他會談的人員之一。
他和閻錫山既是同鄉(xiāng),還是“近鄰”,兩人之間還有一層“師生”關(guān)系,正所謂熟人好辦事,考慮到這一點,所以黨組織決定讓徐向前與周總理共同赴山西與閻錫山會面。
三人碰面后先是交流了當前抗日的形勢,眼看交流完正事,閻錫山突然和周總理半真半假地開起了玩笑,說出了他與徐向前的淵源。
聽著是玩笑話,但似乎又有些試探,對閻錫山真真假假的話語,周總理也是兵來將擋,自然地給出了回應(yīng)。
這場會談,在幾人友好的氛圍逐漸落幕,這是閻錫山與徐向前的第一次見面。

“金牌調(diào)解員”徐向前
讓閻錫山能夠另眼看待的人極少,徐向前暫且算得上一個,但是閻錫山對徐向前如此“青睞有加”,除了兩人的“師生”關(guān)系和老鄉(xiāng)關(guān)系,更為主要的是兩人家族的淵源。
徐向前的家族徐氏在山西五臺是名門望族,其中又以徐向前十五世祖徐繼畬為之最。
雖然閻錫山和徐向前本人沒什么交集,但是徐家和閻家來往頻繁,徐向前的哥哥徐受謙還是閻錫山部隊的軍需官,閻錫山的夫人也是徐家人。
徐閻兩家對對方也算是知根知底,而且兩家人所住的村莊就隔了一條河的距離,是近鄰,也是親朋,這么看來,閻錫山和徐向前確實關(guān)系不一般。
以至于就算是國共兩黨鬧得再厲害,閻錫山也沒有像蔣介石那般,去騷擾徐家人,也因為這層關(guān)系,閻錫山才會毫不避諱地對徐向前說出他對傅作義的擔憂。
傅作義是晉綏軍的高級軍官,但是卻和閻錫山并不親近,雖然傅作義十分有才干,但是閻錫山卻并不信任他。

傅作義
1936年的冬天,傅作義按照上級指揮,在綏東抗日并取得勝利,一時之間名聲大振。
然而,閻錫山?jīng)]有為這個有才能的部下取得勝利而感到高興,反而是起了提防之心,等到傅作義回到山西向他匯報時,他的下屬竟然離奇死亡。
后來傅作義才搞明白,原來是閻錫山對“親蔣”一派的下屬進行了處置,這意味著他也成為了閻錫山要下手的對象。
傅作義猜到閻錫山的想法,連夜緊急離開了山西,兩個人雖然沒有徹底地決裂,但是關(guān)系卻也不復當初。
此后,閻錫山對傅作義的做法更是狠絕,他在山西發(fā)動了“討傅事件”,最終逼得傅作義另尋他主,成了蔣介石的人,兩人的關(guān)系也降至冰點。

但這抗日關(guān)口又必須得和傅作義合作,思前想后之下,閻錫山只能拜托徐向前這個后生出馬,讓他去向傅作義做做疏通工作。
安排徐向前說服傅作義,除了心理上的信任,再一個就是徐向前和傅作義也有淵源。
徐向前的堂叔徐子珍與傅作義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就算是看徐子珍的面子,傅作義也不會和徐向前這個小輩為難,徐向前非去不可。
而徐向前在聽完了閻錫山與傅作義這段僵化關(guān)系的前因后果之后,為了大局著想,和周恩又趕赴大同,與傅作義會面。
三人這一談就談了整整三個小時,徐向前和周總理總算是幫閻錫山和傅作義稍稍修補了一下“裂痕”,傅作義也答應(yīng)配合,服從閻錫山統(tǒng)一調(diào)度。

這趟調(diào)節(jié)閻錫山和傅作義關(guān)系的行程,因為徐向前的加入變得十分順利,而閻錫山在見過徐向前這個后生不俗的能力后更起了愛才之心。
閻徐二人決戰(zhàn)山西
雖然閻錫山非常想拉攏徐向前,但是徐向前深知閻錫山其人的個性,閻錫山對誰都能隨時反水,這從他常年的帶兵打仗的特點可以看得出來。閻錫山其人必須提防。
在八路軍確認和閻錫山的部隊合作時,徐向前第一時間就向上級領(lǐng)導發(fā)出了警示,事實證明,徐向前的判斷非常準確。
國共兩黨可以因為抗日暫時放下成見一起坐下吃飯,但是兩黨之間依舊是不同的陣營,既能上桌吃飯,也能隨時掀桌。
閻錫山再“稀罕”他徐向前,也不可能停止打共產(chǎn)黨的主意,1945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
閻錫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他暴虐行政,魚肉百姓,迫害共產(chǎn)黨人,和共產(chǎn)黨徹底決裂,閻錫山的翻臉無情,徹底葬送了他與徐向前的同鄉(xiāng)情、師生情。

1948年6月,徐向前帶著一支成立不到一年的縱隊和閻錫山的炮兵團在汾河上相遇。
兩個小時不到,徐向前的這支部隊將閻錫山裝備精良的部隊盡數(shù)殲滅,閻錫山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更是氣得差點暈倒在地,直呼道:
“我閻錫山打了這么久的仗,卻被個同鄉(xiāng)小輩連連整治,實在是好苦!”
閻錫山敗局已定,再如何掙扎也無濟于事,徐向前又一次在山西發(fā)力,并最終帶領(lǐng)部隊解放山西!
閻錫山也被共產(chǎn)黨逼退,和蔣介石跑到了臺灣島,最終客死異鄉(xiāng)!自此,徐向前徹底終止了和閻錫山老鄉(xiāng)緣分,這新老“山西王”的交鋒,以徐向前取得勝利告終。
參考文獻:
1. 共產(chǎn)黨員:《徐向前做閻錫山與傅作義的調(diào)解人》
2. 環(huán)球軍事:《徐向前與閻錫山的“不解之緣”》
3. 黨史天地:《徐向前與閻錫山的三次交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