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獻馬救父有很多吊軌之處,很多地方經(jīng)不起推敲。
1
曹操占據(jù)宛城(現(xiàn)在的南陽)后,看中了張繡叔叔張濟的遺孀鄒氏,便納為妾氏。
還有一說是曹操納鄒氏不是單純好色,而是為了籠絡宛城鄒氏士族。
張繡非常生氣,生氣的原因大概率是懼怕曹操把宛城士族拉攏過去,自己勢力受損,至于曹操睡他寡嬸這件事反倒其次。
曹操聽說張繡很生氣就打算殺了他。
結(jié)果走漏了消息,張繡知道曹操要殺他,決定先下手為強,率軍偷襲曹操。
曹操防備不足,被張繡打的大敗,亂軍之中,曹操只能撒丫子逃跑。
張繡夜襲是出其不意,眾將護衛(wèi)著曹操及眾公子逃走,曹操最猛的將領典韋殿后。
典韋雖然是世之猛將,但終究雙拳難敵四手,典韋縱是天神下凡也敵不過眾人圍攻。

典韋拒守營門多時,終被群毆致死,他以一死為曹操爭取了逃跑的時間。
曹操和曹昂、曹丕、曹安民等人騎馬逃跑,張繡軍在其后緊追不舍,且亂箭齊發(fā),混亂中,曹操的坐騎絕影被射死。
這個時候就有意思了,到底誰該把馬讓給曹操?
2
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騎馬逃跑的肯定是曹操和他的兒子和侄子,其他將領肯定都是步行,如果其他將領有馬,也輪不到曹昂把馬讓給曹操。
曹安民應該在亂軍中已經(jīng)被殺,否則按照親疏關(guān)系,也理應他讓馬。
在當時應該只余下兩匹馬,曹昂一匹,曹丕一匹,至于他倆誰該把馬讓給曹操,答案已經(jīng)很明顯了。
曹丕年方十歲,曹昂作為大哥自然不會讓弟弟犧牲,他理當站出來犧牲自己。
所以曹昂把馬讓給曹操,讓曹操帶著曹丕趕緊逃命。

史書就是這樣記載的,因為這符合封建時代一個兒子對父親應該承擔的孝道,也符合一個兄長對弟弟應當承擔的友愛。
但奇怪就奇怪在這個地方,按照傳統(tǒng)觀念,曹昂為父捐軀,作為父親的曹操理應對曹昂感激涕零,但曹昂死后,曹操并沒有表現(xiàn)的多傷心,反倒是典韋之死讓他痛心不已。
難不成親兒子還比不上一個貼身護衛(wèi)?
所以很多人就分析,曹昂獻馬救父另有隱情。
很多人猜測,當曹操的坐騎被射殺后,曹操就想搶自己兒子的馬逃命,以曹操當年殺呂伯奢一家的狠絕來看,曹操真能干出這件事。
曹操肯定搶的是曹丕的馬,曹昂是長子,他的繼承人,且已經(jīng)成年,肯定不會搶他的馬,曹丕才十歲,即使騎馬逃命也不一定逃的走,所以搶他的馬最合適。
當曹操搶曹丕馬時,曹昂肯定看不下去了,就跟曹操說:父親,你來騎我的馬,我為你斷后,你帶著弟弟快點逃命。
3?
曹昂的大義狠狠的戳到了曹操的命門,沒想到自己這個兒子這么有出息,比他可強多了。
所以,曹操雖然逃出生天,但始終覺得曹昂刺痛了他的短處,他才沒有厚待曹昂。
對待另一個兒子曹沖,曹操卻判若兩人,曹沖死時,曹操不僅追封他騎都尉,還給他配陰婚,給他過繼子嗣,不可謂不厚矣。
曹操加封魏王時,追封了曹沖卻沒有追封曹昂,可謂父子之情薄矣。
還有幾件事可以從側(cè)面印證這個猜測。
一件是,曹昂死后,曹操正妻丁夫人就和曹操決裂,還一直強調(diào)是曹操害死了曹昂??隙ú茇Щ氐郊腋》蛉苏f了實情,這才讓丁夫人恨死了曹操。
另一件是,曹昂死后,曹丕成了長子,丁夫人走后,他的母親卞夫人又被扶正,曹丕成為嫡長子,但是曹操并不喜歡曹丕,還想讓曹植繼承自己的衣缽,估計當年在宛城搶曹丕馬的事情,曹操還記著曹丕的仇。
曹丕繼承大位后,回憶起當年曹昂的救命恩情,對這個大哥無限感激,他追封了曹昂為王,還給他過繼子嗣,承繼香火。
曹操薄待曹昂,曹丕厚待曹昂,可見當年宛城獻馬救父疑點重重。

曹操病將不起時,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 子脩(曹昂)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在曹操內(nèi)心,他也知道自己愧對曹昂。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