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根據(jù)資料改編創(chuàng)作,情節(jié)均為虛構故事,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與現(xiàn)實無關。圖片非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媽!怎么能這樣?這是我家,不是您想住就住的地方!"

趙麗霞的聲音像刀子一樣刺破了客廳的沉默。

她站在客廳中央,雙手叉腰,眼睛瞪得滾圓。

林秀英坐在沙發(fā)角落,手里攥著一條手帕,滿臉皺紋間滿是委屈。

"麗霞,我哪里礙著你了?家務我都做了,還幫你們帶小明..."

她聲音輕輕的,帶著濃重的東北口音。

"就是因為您!小明都被您慣壞了!"

趙麗霞一把抓起茶幾上的相框砸在地上,玻璃碎了一地。

相框里是小明期中考試領獎狀的照片。

"您看看,您看看!孩子成績下滑,全是因為您整天給他零食吃!"

林秀英的兒子王建國站在餐廳門口,欲言又止。

他個子不高,戴著眼鏡,一臉的老實相。

"麗霞,我媽年紀大了,你小點聲..."

"閉嘴!"趙麗霞猛地轉(zhuǎn)身,"你是她兒子還是我老公?選一個!"

王建國頓時噤若寒蟬,低下了頭。

林秀英顫抖著手扶著沙發(fā)站起來:"好,我不說了,我回屋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麗霞冷笑一聲,攔住了她的去路。

"回哪個屋?那是客房,是給客人住的,您是客人嗎?"

她指著窗外:"車庫已經(jīng)收拾出來了,您就住那吧,反正就您一個人。"

林秀英的眼淚終于落了下來,順著臉上的皺紋無聲地滑落。

王建國眼睛紅了,卻只是低聲說:"媽,先去車庫住幾天吧..."

林秀英,今年69歲,是個地道的東北人。

一輩子生活在哈爾濱,說話帶著濃重的鄉(xiāng)音。

她的丈夫王德明五年前因肺癌去世,留下她一人生活。

兒子王建國在南方一個沿海城市工作,是個中學語文老師。

女兒王小蘭嫁在外省,一年到頭難得見上一面。

兩年前的冬天,王建國突然提出讓母親賣掉東北的老房子。

"媽,您一個人在老家多孤單啊,冬天那么冷,來南方吧!"

他在電話里說,聲音誠懇。

"我和麗霞商量好了,您來和我們一起住,一家人團團圓圓多好。"

林秀英舍不得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房子。

那里有她和老伴的回憶,有鄰居們幾十年的情誼。

可是誰不想和兒孫生活在一起呢?

尤其是寒冬臘月,一個人吃飯都沒滋味。

最終,林秀英賣掉了哈爾濱的三室一廳,換來了80萬元。

這筆錢全部給了兒子,作為他們買新房的首付。

"媽,這錢我先替您保管著,等您需要了隨時用。"

王建國接過存折,拍著胸脯保證。

林秀英笑了:"要啥錢啊,吃你們的住你們的就行。"

"我就圖個熱鬧,能看著孫子長大,就知足了。"

搬到南方的第一年,一切都很順利。

林秀英幫忙照顧十歲的孫子王小明,做家務,腌咸菜。

她還把東北的特色美食帶到了南方,餃子、鍋包肉、小雞燉蘑菇。

趙麗霞對婆婆也算客氣,畢竟有了她的幫忙,自己可以安心工作。

然而好景不長,矛盾漸漸顯現(xiàn)出來。

首先是飲食習慣的差異。

"媽,您炒菜能不能少放點油?我們家都高血壓了!"

趙麗霞看著餐桌上油光閃閃的菜肴,皺起了眉頭。

林秀英不好意思地笑笑:"南方菜我真不會做,沒滋沒味的..."

其次是教育理念的沖突。

"奶奶,我想看動畫片..."

某個周末,小明做完作業(yè),央求奶奶讓他看動畫片。

林秀英心疼孫子,偷偷打開了電視。

趙麗霞發(fā)現(xiàn)后大為光火:"都什么時候了還看電視?"

"您知道他們班競爭多激烈嗎?現(xiàn)在不努力,以后怎么辦?"

林秀英被訓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不敢再替孫子說話。

最讓趙麗霞無法忍受的是,林秀英的存在影響了她的社交。

趙麗霞在銀行工作,最近升了經(jīng)理,經(jīng)常要在家里請客戶吃飯。

一次飯局上,林秀英熱情地給客人夾菜:"嘗嘗這個,可香了!"

她的大嗓門和獨特口音讓趙麗霞尷尬不已。

飯后,趙麗霞冷著臉對婆婆說:"媽,您以后就別出來了,在房間待著就行。"

林秀英的心涼了半截,才知道自己成了兒媳眼中的"麻煩"。

王建國看在眼里,卻不敢多說什么。

他害怕得罪妻子,更怕家庭失和。

只能在私下里安慰母親:"媽,麗霞工作壓力大,您多擔待..."

林秀英點點頭:"我明白,我明白..."

她眼中的失落,讓王建國心如刀絞。

矛盾就這樣一點點累積,終于在一個月前爆發(fā)了。

那天,小明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從年級第五滑到了第十五。

趙麗霞暴跳如雷,把責任全推給了婆婆的溺愛。

"都是您!整天給他零食吃,讓他看電視,能不退步嗎?"

林秀英辯解道:"孩子學習太辛苦了,適當放松一下..."

"別說了!"趙麗霞打斷她,"從今天起,您就搬去車庫??!"

"小明還得學習,不能總被您干擾!"

就這樣,林秀英被"安排"到了車庫居住。

車庫雖然改造過,但終究是車庫,陰暗潮濕,夏天悶熱,冬天寒冷。

一張單人床,一個小衣柜,一張矮桌,就是全部的家具。

衛(wèi)生間是臨時隔出來的一個小角落,連熱水都沒有。

王建國幾次想改變這個決定,卻都被趙麗霞壓了回去。

"你媽不是挺好的嗎?清靜,自由,她不是最喜歡自己的小天地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麗霞冷笑著說,"再說,這車庫都是地磚,多干凈啊!"

王建國只好偷偷給母親送些生活用品,卻不敢正面反抗妻子。

林秀英倒是想得開,從不向兒子抱怨。

她在車庫里擺了幾盆花,掛了幾幅自己繡的十字繡,還是很溫馨。

她最引以為豪的是角落里那幾壇子自己腌的咸菜。

"這可是正宗的東北味道,"她總是笑著說,"小明最愛吃了。"

每天晚上,她都會睡前念一段《心經(jīng)》。

那是老伴生前教她的,說是能靜心。

"阿彌陀佛,"她輕聲念著,"老頭子,你在天上還好嗎?"

鄰居李阿姨是小區(qū)里閑不住的熱心人。

聽說林秀英被趕到車庫住,她氣得不行。

"秀英啊,你干脆回東北老家得了,何必受這氣?"

李阿姨坐在車庫的小板凳上,憤憤不平地說。

林秀英搖搖頭:"哪有老人不跟著孩子的?"

"再說,小明還等著奶奶照顧呢,他奶奶做的餃子最愛吃了。"

李阿姨嘆了口氣:"你兒子也真是的,大男人連個主都不敢做!"

林秀英連忙替兒子辯解:"建國工作忙,挺不容易的..."

李阿姨哼了一聲:"就你還護著他,真是親媽?。?

她走后,林秀英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繼續(xù)收拾她的小天地。

車庫生活的第三周,開始下起了連綿陰雨。

南方的梅雨季節(jié),連續(xù)一周都是陰雨綿綿。

車庫墻面開始滲水,林秀英的被褥都有些發(fā)潮。

她不敢進主屋取干燥的被子,只好用電吹風一遍遍地吹。

"奶奶!"放學回家的小明發(fā)現(xiàn)了這一幕。

看到奶奶蜷縮在潮濕的床上,小明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奶奶,你跟我回屋里住吧,我和你睡一個房間。"

林秀英連忙擦干眼淚,笑著摸摸孫子的頭。

"奶奶這兒挺好的,清靜,你專心學習就是對奶奶最大的孝順。"

小明偷偷把自己的小被子送給了奶奶,被趙麗霞發(fā)現(xiàn)后,狠狠訓斥一頓。

"你個沒出息的東西!期中考試又沒及格,還有閑心管這閑事!"

王建國終于忍不住了:"麗霞,你太過分了!那是我媽啊!"

趙麗霞冷笑:"你媽?你媽要不是非要跟著我們,能有今天?"

"她自己要賣房子的,現(xiàn)在后悔了想耍賴?沒門!"

王建國一時語塞,畢竟當初確實是他提出讓母親賣房的。

第四周,情況更加惡化。

趙麗霞開始限制林秀英進出主屋的時間。

"您要上廁所就在固定時間來,別老是進進出出的,影響我們休息。"

林秀英只好在車庫放了一個便攜馬桶,盡量減少進主屋的次數(shù)。

鄰居們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趙麗霞的行為。

"這年頭,居然還有人這么對待老人家,真是天理難容!"

"老人把錢都給了兒子買房,現(xiàn)在卻住車庫,太可憐了!"

趙麗霞被這些議論激怒了,更加變本加厲地苛待林秀英。

她甚至不準小明去車庫看奶奶,說是"被東北老太太帶壞了"。

王建國夾在中間,進退兩難。

這天晚上,王建國偷偷給妹妹王小蘭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

王小蘭在外省工作,聽完勃然大怒。

"哥,你怎么能這樣?媽把一切都給了你,你卻讓她住車庫?"

王建國羞愧難當:"我...我也不想這樣,可是麗霞..."

王小蘭打斷了他:"我明天就請假回來,必須解決這事!"

第二天,王小蘭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哥哥家。

兄妹倆先是大吵了一架,王小蘭指責哥哥不孝,王建國則辯解自己也很難做。

趙麗霞見小姑子來了,態(tài)度冷淡:"你來干什么?家里的事不用你管。"

王小蘭冷冷地看著她:"我媽的事,我當然要管。"

不等趙麗霞回嘴,王小蘭直接去了車庫看望母親。

車庫里,林秀英正在給一壇咸菜翻腌。

雖然住在車庫,她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天早起梳洗,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地面也一塵不染。

"媽!"王小蘭一進門就哭了,"您怎么住在這種地方?。?

林秀英驚喜地抱住女兒:"小蘭!你怎么來了?誰叫你來的?"

王小蘭抹著眼淚:"媽,我接您去我那住,不能讓您在這受委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秀英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我要照顧你哥和小明。"

王小蘭看了看潮濕的墻壁和簡陋的床鋪,心如刀絞。

"媽,您的棉被都潮了,我去給您拿新的來。"

林秀英拉住她:"別去,會惹你嫂子生氣的。我有辦法。"

她走到角落,指了指那幾壇咸菜:"這下面墊著呢,都是干燥的。"

王小蘭好奇地看著那些咸菜壇子:"您怎么還腌這么多咸菜???"

林秀英笑了:"小明愛吃,我就多腌些。"

王小蘭覺得有些奇怪,便蹲下來仔細查看那些壇子。

她發(fā)現(xiàn)最大的那個壇子下似乎墊著什么東西,顯得有些不穩(wěn)。

"媽,這壇子下面是什么?。坎惶Y實吧?"

林秀英神色有些慌亂:"沒什么,就是...就是墊高了防潮。"

王小蘭覺得母親的反應有些異常,便輕輕挪開了壇子。

壇子底下果然墊著一個鼓鼓的塑料袋。

"這是什么啊,媽?"王小蘭好奇地拿起塑料袋。

袋子有些分量,系得很緊。

在母親忐忑的注視下,王小蘭解開了袋子。

當她看清袋子里的東西時,整個人如遭雷擊。

手中的塑料袋差點掉在地上,嘴巴張成了"O"形。

"媽...這...這是..."

王小蘭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她的手開始劇烈顫抖,淚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