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30年歷史,單場拿過30分+10助攻以上的本土球員只有6位,分別是:
郭艾倫、胡雪峰、吳前、鞏曉彬、孫軍,以及昨天晚上的林葳。
CBA季后賽大幕拉開,12進8(三局兩勝),隊史首次進入季后賽的南京同曦,客場111-118不敵新疆。
此役,林葳登場41分45秒,28投12中,三分13中5,罰球8中8,狂轟37分5板11助2斷。
21歲,生涯首次打季后賽的本土年輕球員。郭艾倫后,首位能在季后賽打出30分+10助攻的中國本土球員。
CBA,有自己的葳少。
從這場比賽來說,南京同曦在外援戴維斯缺陣的情況下,能和新疆拼成這樣,只輸7分,確實和不容易。
“新疆主場,不好贏的?!?/p>
接下來,國際籃聯(lián)將選派歐洲精英裁判執(zhí)裁本賽季CBA聯(lián)賽半決賽和總決賽。
從比賽內(nèi)容本身,我們也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有籃”對于季后賽比賽的重要性。
林葳、王睿澤可以在季后賽中閃耀,而郭昊文,卻打得很糟糕,36分鐘11投僅1中,三分4中1、罰球4中4拿到7分5籃板5助攻,6犯離場。
這也是同曦輸球的一個因素。
如果郭昊文和林葳這組雙槍掄開了,這支季后賽新軍是有戰(zhàn)斗力的。

關(guān)于林葳,之前我就寫過了:
21歲,風(fēng)華正茂,本賽季唯一一位場均20+的本土球員,別說最終的12人名單,連中國男籃20人集訓(xùn)名單都撈不到,確實理解不了。
如果中國男籃的目標(biāo)是2027年的世界杯、沖擊2028奧運會的名額,那一定要有新鮮血液的補充。
都這樣了,還不試試林葳?
在4節(jié)7人次的外援政策下,林葳常規(guī)賽場均“拔出”20+,一定是有水平的。
并不是球迷口中的:“有球權(quán)就行?!?/p>
誰有這個自信、膽量和擔(dān)當(dāng)?
看到林葳昨晚干拔跳投那些球,我隱隱約約地看到了王仕鵬當(dāng)年“要干就干第一外援”的勁頭。
如今的中國男籃,不就缺的這個么?

當(dāng)然,不會把林葳拔得很高,他更不是中國籃球的“救世主”。
我的意義是,這種具備鮮明特點的年輕球員,可以多給機會試一試。
林葳沒入選國家隊,包括上次入選了也沒得到機會,和沒有執(zhí)行主教練意圖,大概率是有關(guān)系的。
我們的很多國產(chǎn)老教練,接受不了這樣的球員...
當(dāng)我們吹捧37分的林葳,也得接受下一場也許只拿到7分的他。
因為,他不穩(wěn)定。
而穩(wěn)定,一直是我們的文化里所追求的。
一兩次失誤,一兩個強拔,就把你摁板凳了。
郭士強近期接受采訪,談到攻強守弱的球員是有機會進國家隊的,前提是你得玩命。
有能力但不去防守肯定不行,但林葳差的是態(tài)度嗎?
昨天晚上,國家隊主教練現(xiàn)場觀戰(zhàn)。
看到如此林葳,不知道他的內(nèi)心有沒有更多的觸動。
但葳少作為運動員,確實做了自己能做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