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沒有美顏,沒有那么高超的化妝和科技
她是如何在亂世中脫穎而出。晚年確十分凄慘
現在詩人吳桂軍曾寫過一金句:“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边@三點大概便是一個值得大眾所喜愛的人應該有的品質。不過,人的一生中總會留下些不足夠完美的遺憾,而對于一些處于聚光燈之下的人來說,有些東西,必將失去,而民國美女胡蝶的一生也是美麗卻又坎坷的。
1908年,胡蝶出生于上海碼頭的一座普通平房里,但是她的家鄉(xiāng)卻是在廣東鶴山。胡蝶的父親早年為了尋求機遇才來到上海,后來受人提攜,當上了京奉鐵路總稽查,所以胡蝶小時候一直在跟隨父母遷居各地,能講北京、天津、廣州等各地口音。
胡蝶幼年的時候,家有一名啟蒙老師,8歲時又被送入了天主教學校,后來又輾轉到了廣州讀中學。在這期間,胡蝶曾經在家鄉(xiāng)鶴山的老屋中住過不到十天,這也是她人生中唯一一次回鶴山,但從那以后“回家鄉(xiāng)看看”就成了她一生的執(zhí)念。

1924年,16歲的胡蝶考入了上海的中華電影學校,這也是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訓練學校,而胡蝶也將因為這個選擇成就極其不平凡的人生。僅入校學習1年,胡蝶便已經開始電影生涯,在第一年,她參演了《戰(zhàn)功》,主演了《秋扇怨》。
而后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胡蝶成為了電影行業(yè)的寵兒,所有人都記得她那標志性的酒窩,美麗而又風情的容顏。由于胡蝶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之間都帶有著貴婦范,在當時甚至還被譽為“中國的葛麗泰·嘉寶”。

就連著名作家張恨水都曾用《紅樓夢》中的寶釵、襲人和晴雯三人同時來贊嘆她:“落落大方,一洗女兒之態(tài),性格深沉、機警、爽利兼而有之?!边@樣的評價沒有絲毫夸張,而這樣的豁達性格和對人生坦然的態(tài)度也是胡蝶能夠在挫折和困苦中得以生存下來的秘訣。
胡蝶的初戀林雪懷也并不是一個正人君子,兩人曾于1925年因電影《秋扇怨》相互結識,而后便陷入了熱戀當中。胡蝶的父母都看不上林雪懷,但胡蝶還是義無反顧地于1927年嫁給了他,結果婚后林雪懷才顯示出險惡的真面目。

林雪懷在電影事業(yè)上比不上胡蝶,于是便轉向了商業(yè)經營酒店生意,利用胡蝶的名氣賺了不少錢。但好景不長,因為林雪懷經營不善導致酒店倒閉,而胡蝶的事業(yè)則越來越順。林雪懷的自卑感開始扭曲,他不斷墮落,甚至責罵是胡蝶給他帶去霉運,說胡蝶是個克夫的女人。對于這一切,胡蝶都選擇了忍耐,但是時局卻由不得她。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國人紛紛斥責張學良的不作為,并將張學良比作了吳三桂。而此時的日本人也樂見其成,甚至為了掩蓋自己企圖侵略中國的意圖,將輿論的焦點引導到了影視行業(yè)。

一夜之間,“張學良和胡蝶”的傳聞讓整個中國都掀起了滔天駭浪,胡蝶成為了“禍國妖姬”。然而事實上,胡蝶當時根本就不認識張學良,“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在北平的時候,胡蝶還在上海拍戲,但是“愛國憤青”們可不管真相,他們完全被日本的引導沖昏了頭腦。

這時候倘若胡蝶是阮玲玉那般軟弱的性格,就會像人們所叱罵的那樣吃安眠藥自殺,但是她并沒有。胡蝶只是登報澄清了一次,便不再理會。胡蝶在年僅80的時候還曾回憶說:“生活瑣事和訛傳沒必要計較,只要在民族大義上不含糊就行?!?/p>
事實上,此時胡蝶家里還有更要緊的事情等著她,她的丈夫扛不住輿論的壓抑終于爆發(fā),還借這次滔天的輿論揚言要休了她。胡蝶選擇站上法庭,搜集證據,并一次又一次為自己辯護,終于取得了勝訴,但是前方卻還有更坎坷的路在等著她。

1933年,胡蝶榮登中國第一屆“電影皇后”的寶座,得票數是第三名阮玲玉的3倍。1935年,胡蝶和潘有聲戀愛6年終于結成正果,兩人本該過得相當幸福。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她還是被很多人盯上了。

1941年,曾有日軍幾次找上門,要求她與日軍合作出演電影,還邀請她去東京玩。胡蝶以懷孕息影為借口,全都推辭掉了,而后為了免遭報復只得連夜逃亡。但沒想到的是,在逃跑途中,胡蝶有三十箱珠寶遺失,只得去尋求軍統局頭子戴笠的幫助。
戴笠是胡蝶“私生飯”級別的粉絲,既然胡蝶自己上門,哪里還有放走的道理,于是胡蝶被戴笠整整軟禁了3年。直到1946年,戴笠因飛機失事身亡,胡蝶才逃了出來。輿論再一次將胡蝶推向了風口浪尖,但她依然淡然處之,不去爭辯,她的丈夫潘有聲也一直支持和鼓勵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事業(yè)。

盡管當時的胡蝶也已經有40歲了,但重獲自由的她還是再創(chuàng)輝煌。1960年,52歲的胡蝶以《后門》中“徐太太”一角拿到了第七屆亞洲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最后58歲的她以《塔里的女人》完美告別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并遷居到了加拿大生活。

胡蝶一直想回到家鄉(xiāng)去看一看,晚年的時候也給舊同事寄出了不少表達心愿的信件,但終究沒能回成。1989年,胡蝶在他國異鄉(xiāng)抱憾離世,這便是胡蝶的一生,一名美到骨子里的女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