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消費貸利率馬上要漲,抓緊提款,2.58%利率,3月最后一天!”

“剛接到通知,確認了,4月起3%以下的消費貸將被叫停!”

當消費者還在為選擇哪家銀行的低利率消費貸舉棋不定時,多家銀行人士突然發(fā)出通知,4月起,消費貸產品年化利率將統(tǒng)一上調至不低于3%,“最后的上車機會,且貸且珍惜!”

此前,網上到處都是“銀行求著大家貸款”的新聞,消費者的貸款電話一天不知要接到多少,貸款利率也是不斷創(chuàng)出新低,部分城商行“白名單”客戶消費貸利率最低可達2.4%。

為何一夜之間,利率又上調,風向變了?

01、消費貸利率集體上漲

4月第一天,寧波用戶小李就接到當?shù)劂y行的電話,對方告訴她,之前咨詢過的消費貸利率已經從2.78%提高到3%,如果有需要還可以辦理。

“前一天,客戶經理提醒過我,我沒當回事,沒想到這么快就實施了?!毙±罘Q。

北京用戶小方同樣遭遇了類似的經歷,他提前兩天聽到了風聲,在某股份行提交了2%開頭的消費貸,工作人員也答應他,可以幫忙辦理提款,但3月31日晚上卻被告知,“銀行系統(tǒng)維護,提不出來了”。

這樣的情況正在全國各地銀行上演。

《財經天下》于3月中旬就銀行消費貸利率做過隨機調查,招商銀行、浦發(fā)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的消費貸利率,分別為2.68%、2.88%、2.7%、2.65%、2.58%、2.88%、2.7%。

4月1日,上述產品利率齊刷刷調高了,變?yōu)?.4%、3.1%、3.96%、3%、3%、3%、3.06%。江蘇銀行甚至連“江蘇銀行個人信貸”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之前發(fā)布的部分低利率文章都刪除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杭州銀行消費貸利率變化,上圖為3月11日利率情況,下圖為4月1日利率情況

多位銀行工作人員及貸款中介也向《財經天下》證實了消費貸利率上調的消息。

某國有行客戶經理表示,4月1日起,所有利率低于3%的消費貸宣傳,被要求全部撤回。

某股份行客戶經理3月31日接到緊急通知,通知寫道,“我行不再發(fā)放低于年化利率3%的消費貸款。已對外承諾的消費貸款,應提醒用戶盡快提款,盡快使用消費券”。他的第一反應是“挺好的,終于不用再卷了”。

北京一名貸款中介從2月起,就頻繁在朋友圈發(fā)布高額度、低利率的消費貸廣告,呼吁有資金周轉需求的盡快找他。如今被問到“有無低利率消費貸”時,他的回答是,“貸不了了,利率集體提高,銀行不再發(fā)放降息券”。

他還稱,之前利率太低,現(xiàn)在是觸底反彈?!安贿^也要看銀行,大部分銀行第一季度貸款任務如果超額完成,第二季度肯定要收緊??赡芤矔猩俨糠帚y行還存在少量低利率產品?!?/p>

但事實上,這名貸款中介的想法還是樂觀了。目前,市面上公開渠道已經找不到3%以下利率的消費貸產品。

消費貸,全名個人消費貸款,是商業(yè)銀行和金融機構以消費者信用為基礎,對消費者個人發(fā)放的,用于購置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貸款。

消費貸可用于購車、裝修、大宗消費購物、旅游、出國等個人或家庭合法消費(非購房或投資)。

它就像消費者從銀行拿到的一筆預支工資,用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向銀行借錢花,提前享受,以后慢慢還。

近兩年,在“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指引下,以及商業(yè)銀行推進零售轉型的經營策略下,消費信貸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利率“價格戰(zhàn)”,各類產品的年化利率持續(xù)下探,不斷創(chuàng)出歷史新低。

令消費者想不明白的是,前一天銀行還在瘋狂降息,后一天就對所有低利率產品一刀切,這種變化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機?

02、為何突然“剎車”?

“消費貸利率過低,銀行凈息差進一步收窄會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如果持續(xù)競爭甚至可能導致銀行基于壓力后的賠本經營,違背監(jiān)管希望銀行系統(tǒng)穩(wěn)健經營的大宗旨?!辈┩ǚ治鼋鹑谛袠I(yè)資深研究員王蓬博對《財經天下》表示。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也認為,叫停超低利率消費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銀行基于自身經營壓力的考慮。2024年整個銀行業(yè)凈息差僅為1.52%,比2023年下降了17個基點。超低利率消費貸使得銀行資金成本高于收益,陷入“高息攬儲、低息放貸”的惡性循環(huán)。

而在風險控制層面,鄭磊稱,超低利率消費貸可能導致銀行面臨更高的違約風險,部分消費者可能因利率過低而盲目借貸,超出自身償還能力。同時,消費貸資金可能被挪用于投資股市、理財?shù)绕渌I域,增加了資金流向的不確定性。

此外,監(jiān)管機構對銀行的利率定價和風險控制有明確要求。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強調要規(guī)范金融機構定價行為,避免過度競爭導致的不合理定價。

“綜合來看,此次利率調整,既是銀行的自主行為,也體現(xiàn)了監(jiān)管部門引導銀行業(yè)理性定價的政策導向?!编嵗诳偨Y稱。

追溯過往,從2022年起,消費貸利率就開始有下調趨勢,但整體來看,普通客戶的消費貸利率仍集中在4%~6%之間。

當時,就有金融人士指出,消費貸可有效填補銀行短期貸款業(yè)務需求,而以90后為代表的年輕人正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不排除后續(xù)有部分金融機構繼續(xù)調降消費貸利率的可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2023年年底下滑到3.4%左右,2025年春節(jié)后,銀行業(yè)延續(xù)消費貸利率優(yōu)惠策略,利率3%以下產品成為銀行標配。

在低利率的主導作用下,商業(yè)銀行消費貸余額規(guī)??焖倥噬?/p>

《財經天下》梳理A股上市銀行財報發(fā)現(xiàn),過去一年,多家銀行消費貸余額增長十分可觀。截至2024年末,六大國有行中,工商銀行增長929億元,農業(yè)銀行增長1355億元(剔除信用卡透支額),郵儲銀行增長931億元(剔除個人房貸消費額),建設銀行增長1062億元,交通銀行更是增長1568億元,增幅水平達到驚人的90%。

另外,中國銀行雖未單獨披露個人消費貸情況,但2024年其披露的非房消費貸余額增長了958億元。據(jù)此保守估算,六大行消費貸在2024年一年中就增長了超5800億元(不含信用卡透支額)。

股份行中,“零售之王”招商銀行消費貸款余額則增長了946億元。

年報中,不少銀行闡述了對消費貸的發(fā)力方向,包括聚焦汽車、家電、家裝等以舊換新及養(yǎng)老、教育、旅游等熱點領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伴隨著消費貸余額增長的是銀行不良貸款率的整體抬高,且余額基數(shù)越大,越明顯。比如,工商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從2023年的1.34%上升到2024年的2.39%,不良貸款余額從44億元上升到100多億元;農業(yè)銀行從1.04%上升至1.55%;建設銀行從0.86%上升至1.09%。

在此過程中,由于消費貸利率與平均3.3%的房貸利率形成倒掛,不少人動起用消費貸還房貸的“歪心思”。社交媒體上,經常會出現(xiàn)“用消費貸還房貸會被查嗎”的問題。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做這種冒險很不值得,首先你的資金用途會被銀行嚴密監(jiān)控,只可用于個人合理合法的消費支出,一旦出現(xiàn)用于購房、償還貸款及信用卡、股票投資等法律法規(guī)禁止的用途,輕則要求提前一次性全額還款,重則影響征信記錄?!?/p>

其次,如果真鉆了空子,這種操作對普通人來說也存在很大壓力。因為消費貸的周期最長7年,房貸周期最長30年,兩者相比,消費貸總利息少,但攤到每月的月供會陡然增多,意味著借款人需頻繁借新還舊,陷入債務循環(huán)。且頻繁續(xù)貸還可能產生手續(xù)費、新貸款利息變高等不確定性成本,實際利率可能高于名義利率。

詭異的是,一些消費者在接聽消費貸推銷電話時,對方會提到“您在本行有按揭房貸”。

上述工作人員對此解釋稱,事實上很多貸款電話都是貸款中介打的,不能代表銀行態(tài)度。

03、尋求增量競爭

意識到不良貸款率所引發(fā)的風險敞口后,有銀行高管在年報中提及了對零售風險的擔憂和應對措施。

“近一年來,銀行業(yè)的零售類貸款風險整體有所上升,建設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也有小幅上升。” 建設銀行副行長李建江表示,作為一家零售大行,建行已經建立起比較成熟的零售類貸款風險管理機制。

浦發(fā)銀行副行長、總法律顧問崔炳文指出,2025年,浦發(fā)銀行要實行客戶信貸準入的白名單機制,同時建立黑名單機制,根據(jù)內外部檢查、風險預警信號,堅決地退出一部分客戶。

做得最夸張的當屬平安銀行,為了資產質量甚至做出逆勢壓降零售業(yè)務的舉動。2024年,該行零售條線凈利潤只有2.89億元,較上年縮水94.8%,占比僅剩0.6%。其高層稱,2025年,零售業(yè)務的催清收是重點業(yè)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難道,因為消費貸風險大,優(yōu)惠的窗口就堵上了嗎?實際上,降低利率的同時,銀行在換另外一種方式對消費貸“松綁”——上調消費貸額度上限。

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近日下發(fā)的《關于發(fā)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中提到,商業(yè)銀行可根據(jù)客戶還款能力和風險情況,實施差異化授信。對于信用良好、有大額消費需求的客戶,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個人互聯(lián)網消費貸款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

在期限方面,針對有長期消費需求的客戶,商業(yè)銀行用于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可階段性由不超過5年延長至不超過7年。

對此,一名貸款中介評價道,銀行響應“提額延時”的政策,拉長還款時間,從參照1年期利率改成參照5年期貸款利率,也導致利率更高。

在王蓬博看來,提額延時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尤其資金需求量大的消費者,很多計劃外的消費可以啟動了,短期內月供壓力其實也在降。同時需要注意,還款周期比如從1年換成5年,整體利率及還款金額是要上升的。

“之于銀行,提額可能會導致短期內不良率的上升和資金壓力的增加。但長期來講,放貸規(guī)模也會對應增加。這些細節(jié)、潛在風險,都需要消費者和銀行雙方做好承受準備,做好利弊平衡。

“存量有限,重要的是想辦法進行增量競爭?!蓖跖畈┓Q,包括放款速度、用戶體驗等細節(jié)都要做好,舍不得在這些地方下功夫,造成用戶流失則得不償失。供應鏈金融也要跟上,有利于為商戶和用戶帶去更多附加值。

而在場景生態(tài)上,他認為,和線上電商的結合與和線下消費的結合同樣重要?!斑@次提高消費貸款金額上限后,像汽車消費、裝修消費等,都是值得去努力拓展的場景?!?/p>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則建議,銀行在消費貸業(yè)務中, 除了要合理設定利率水平等,還可長短期目標相結合。短期目標是滿足民眾日常消費如家電、汽車購買需求,一般不超過1年。長遠目標是支持消費品產業(yè)如生產、文化、旅游、體育、批發(fā)零售、住宿餐飲、教育培訓等傳統(tǒng)產業(yè),這類消費貸可采用信用與抵押等多種方式,貸款期限可相對長一些,一般1至2年為宜。最終尋求銀行效益與居民承受力之間的最大公約數(shù)。

“歸根結底,消費貸可作為信用卡的一個替代品,推廣消費貸,對于銀行來說,是重新爭奪市場、重新爭奪用戶,把用戶聚集在自家產品上的絕佳機會。這也是造成銀行利率內卷的深層原因?!蓖跖畈┍硎?。

此次出于風險考慮上調利率后,多位銀行人士的觀點是,短期內,消費貸利率重回3%以下的可能性較低。

“除非消費市場活躍度超出預期,政策層面可能會鼓勵銀行適度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費。而銀行自身經營情況如果整體好轉,凈息差壓力緩解,可能也會有更多空間調低利率。”王蓬博稱。

作者 |陳大壯,編輯 |朗明,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本內容來自財經天下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