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嶺南文化的沃土上,一脈相承的丹青精神跨越百年,于時代浪潮中煥發(fā)新生。作為嶺南畫派第四代杰出傳承人,黃鶴峰(本名黃慶標)以筆墨為舟楫,既深耕傳統(tǒng)又勇立潮頭,在藝術傳承、國際交流與文化創(chuàng)新中書寫著嶺南畫派的當代華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師承大家,守正創(chuàng)新:黎家山水的當代詮釋

黃鶴峰的藝術血脈,深深根植于嶺南畫派的百年傳承。1980年代,他師從嶺南畫派巨擘黎雄才。黎老以“青綠為骨、墨色為魂”的獨特風格聞名于世,其晚年突破性地融合厚重青綠與粗獷焦墨,開創(chuàng)“形神兼?zhèn)?、雅俗共賞”的新境界。黃鶴峰不僅完美承襲了黎氏技法中“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松石布局與氤氳煙云的磅礴氣象,更以焦墨傳神、彩墨交融的筆觸,將嶺南山水的氣韻推向極致。觀其畫作,青山疊翠間光影流動,松濤云海處詩意盎然,令觀者恍若置身天地大境。

在“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嶺南畫派精神指引下,黃鶴峰大膽創(chuàng)新:他汲取西洋畫的空間透視與明暗對比,以“沒骨法”取代傳統(tǒng)勾勒,獨創(chuàng)“撞水撞粉”技法,賦予水墨以油畫般的質(zhì)感與層次;其書法亦自成一格,將宋徽宗瘦金體與松梅蘭竹之意象熔鑄,筆鋒剛柔并濟,盡顯文人風骨。

藝通絲路,文化使者:讓嶺南丹青走向世界

作為“一帶一路”文化先行者,黃鶴峰始終以藝術為橋,踐行“民心相通”的使命。近十年來,他組織中外藝術家深入絲路沿線采風,將歷史文脈化作筆下波瀾。其在《第十三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獲獎作品《無題》以嶺南水墨為基,融匯朱紅鳥羽與黛青枝葉的色彩情感的碰撞,暗藏東方美學的玄機,令人無味無窮。其作品《春歸放笩》、《山水含清輝、林幽偏聚鳥》更是被收錄到《藝術大觀》,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贊譽。

“美術是跨越語言的文化密碼?!秉S鶴峰積極促進中外藝術交流,目前,他正精心籌備--黃鶴峰“青綠千年”嶺南山水畫個人展,該巡展有望在澳門、香港、美國紐約等城市陸續(xù)拉開帷幕,將在這些國際大舞臺掀起“東方美學熱”,推動嶺南畫派與西方當代藝術的深度碰撞,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的開放與包容,感受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

文脈商道,雙軌并行:百年三多軒的文化復興

身為百年文房名莊“三多軒”第四代傳人,黃鶴峰以企業(yè)家的魄力延續(xù)文化使命。2002年,他收購改制后的三多軒,將其發(fā)展為集藝術創(chuàng)作、展覽交易、金融投資于一體的文化產(chǎn)業(yè)集團。3600平方米的三多軒藝術創(chuàng)新基地,既是國家級書畫展的殿堂,也是青年藝術家的孵化器;2000余平米的古董展廳與多功能拍賣廳,則構建起藝術品“鑒藏投”全產(chǎn)業(yè)鏈。同時在黃鶴峰的引領下,“三多軒”已成功進駐中國歷史嶺南文化古鎮(zhèn)沙灣古鎮(zhèn),開啟了新的篇章。

從文房四寶到國粹展示,再到線上拍賣平臺的創(chuàng)新探索,黃鶴峰積極推動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文化復興不是復古,而是讓傳統(tǒng)活在當下?!边@一理念,正通過三多軒的多元業(yè)態(tài)照進現(xiàn)實,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結語:天高人為峰

“藝術無止境,既是傳承的終點,也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蹦赀^六旬的黃鶴峰,仍保持著每日揮毫四小時的習慣。在他看來,嶺南畫派的“折衷精神”恰是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縮影——既要有“筆墨隨當代”的銳意突破,更需“丘壑在胸中”的文化定力。

如今,這位嶺南畫派的“守門人”與“開拓者”,正以丹青為紐帶,連接歷史與未來、東方與西方,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畫卷上,添繪屬于中國藝術的雋永筆墨,為中外文化交流與藝術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人物簡介】

黃鶴峰(本名黃慶標),1963年生于廣州,嶺南畫派第四代傳承人,三多軒集團董事長。師從黎雄才,深得“黎家山水”真?zhèn)?,兼修清華中國書畫藝術名家專項課程,獲“高級藝術評估師”等職稱。(供稿:劉虹)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