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第一章 商門貴女

貞觀六年的長安城,春寒料峭。武士彟府邸的后花園里,一個約莫十二歲的少女正站在梅樹下,纖細的手指輕撫過枝頭殘存的花瓣。她身著素色襦裙,發(fā)間只簪一支銀釵,卻掩不住通身的貴氣。

"二小姐,堂少爺又來了。"丫鬟匆匆跑來,聲音里帶著驚慌。

少女——武家次女則天眉頭微蹙,眼中閃過一絲與她年齡不符的冷厲。她將手中花瓣碾碎,汁液染紅了指尖。"母親呢?"

"夫人在佛堂,堂少爺帶了好些人來,說是要清點家產(chǎn)..."

不等丫鬟說完,武則天已提起裙擺快步向前院走去。轉(zhuǎn)過回廊,遠遠就聽見堂兄武惟良粗獷的聲音:"嬸母,叔叔既已過世,這家產(chǎn)理應(yīng)由我們武家男丁接管。您一個婦道人家,帶著兩個女兒,如何經(jīng)營得了這偌大家業(yè)?"

廳堂內(nèi),楊氏面色蒼白地坐在主位,手中佛珠幾乎要被她捏碎。武惟良身后站著幾個膀大腰圓的仆役,正虎視眈眈地盯著廳中的貴重擺設(shè)。

"惟良,你叔父尸骨未寒,你便如此相逼,可還有半點人倫?"楊氏聲音顫抖,卻仍保持著隋朝宗室女的尊嚴。

武惟良冷笑:"嬸母言重了。侄兒這也是為你們母女著想。您看,這宅子..."

"堂兄好大的威風。"一道清冷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武則天緩步走入,雖身材未足,卻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氣勢。"父親在世時,待你不薄。如今他剛走三月,你便來欺凌寡母孤女,就不怕御史臺參你一本?"

武惟良轉(zhuǎn)身,見是武則天,眼中閃過一絲輕蔑:"小丫頭片子,這里哪有你說話的份?"

武則天不慌不忙地走到母親身旁,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這是父親臨終前留下的遺囑,上面有三位宰相聯(lián)名見證。家產(chǎn)七成歸母親與我姐妹所有,余下三成才分給族中子弟。堂兄今日所為,莫非是要抗旨不遵?"

她將"旨"字咬得極重,武惟良臉色頓時變了。武士彟作為開國功臣,遺囑確實經(jīng)過朝廷備案,具有律法效力。

"好個伶牙俐齒的丫頭!"武惟良咬牙切齒,"你以為有這紙文書就能高枕無憂?咱們走著瞧!"

待武惟良帶人離去,楊氏終于支撐不住,淚如雨下。武則天輕輕抱住母親,眼中卻無半點淚意,反而閃爍著奇異的光芒。

"母親不必憂心,女兒已寫信給父親故交李大人,請他代為照拂。武惟良不敢再來生事。"她頓了頓,聲音低了幾分,"女兒聽說,陛下明年可能巡幸洛陽。"

楊氏抬頭,不解地看著女兒:"洛陽?那又如何?"

武則天唇角微揚:"洛陽選秀,自古有之。"

楊氏倒吸一口涼氣:"媚娘,你才十二歲!"

"父親常說,我生來就該做人上人。"武則天望向窗外,長安城的輪廓在暮色中若隱若現(xiàn),"商門之女又如何?外祖父是隋朝宗室,我的血統(tǒng)不比任何人低賤。"

楊氏怔怔地看著女兒,忽然覺得這個從小與眾不同的孩子,眼中燃燒著她看不懂的火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章 驚鴻一瞥

貞觀十一年春,洛陽城萬人空巷。

"聽說圣駕已到洛陽宮了!"

"陛下此次東巡,怕不只是為了視察漕運吧?"

街邊茶肆里,幾個書生模樣的青年低聲議論著,不時發(fā)出曖昧的笑聲。

與此同時,城南一處雅致的宅院內(nèi),十四歲的武則天正對鏡梳妝。鏡中的少女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如遠山,眼若秋水,唇不點而朱。

"小姐,宮里來人了!"丫鬟慌慌張張跑進來,"說是陛下聽聞武家小姐才貌雙全,特召入宮覲見!"

武則天手中的玉梳頓了頓,唇角微微上揚。這一天,她已等待多時。

"媚娘!"楊氏沖進房內(nèi),臉色煞白,"這...這如何是好?你才十四歲??!"

武則天從容起身,握住母親顫抖的雙手:"母親忘了?女兒早已及笄。見天子焉知非福,何兒女悲乎?"

楊氏望著女兒平靜的面容,忽然意識到這個孩子早已不是她能保護的小女兒了。她顫抖著從懷中取出一塊玉佩:"這是你外祖母留給我的...你帶著它,就當是娘陪在你身邊。"

武則天將玉佩貼身收好,轉(zhuǎn)身對鏡整了整衣冠。鏡中少女一襲淺碧色襦裙,發(fā)間只簪一支白玉蘭花簪,素雅中透著高貴。

"小姐不打扮得艷麗些嗎?"丫鬟小聲問道。

武則天輕笑:"滿洛陽的美人都在爭奇斗艷,我何必與她們相同?"

當武則天踏入洛陽宮時,果然見到殿外已排了數(shù)十位盛裝打扮的少女,個個濃妝艷抹,珠翠滿身。她安靜地站在隊尾,卻引來不少好奇的目光——在這花團錦簇中,她的素凈反而格外醒目。

"下一個,應(yīng)國公武士彟之女武氏!"

聽到傳喚,武則天深吸一口氣,挺直腰背走入殿中。她沒有像前面那些女子一樣嬌羞低頭,而是大大方方地抬眼望向御座上的男人——大唐天子李世民

四十一歲的李世民正值壯年,眉宇間既有帝王的威嚴,又不失儒雅之氣。他本已對連日來的選秀感到厭倦,卻在看到武則天的瞬間眼前一亮。

"臣女武氏,拜見陛下。"武則天的聲音清越如玉磬,行禮的動作如行云流水,既不卑不亢。

李世民微微傾身:"聽聞武愛卿之女通曉詩書,可會背誦《女則》?"

這是有意為難了?!杜畡t》乃長孫皇后所著,長達三十卷,尋常閨秀能知一二便算不錯。

武則天不慌不忙:"回陛下,臣女不僅能背誦,還敢斗膽評點其中三處不足。"

殿中頓時一片嘩然。敢批評先皇后著作,這女子好大的膽子!

李世民卻來了興趣:"哦?說來聽聽。"

"其一,《女則》言'女子無才便是德',臣女以為不妥。古有班昭續(xù)《漢書》,蔡琰作《胡笳》,才學何曾損女子之德?其二..."

武則天侃侃而談,言辭犀利卻不失恭敬。李世民越聽越驚訝,這少女的見識竟遠超許多朝中大臣。

"有意思。"李世民撫掌輕笑,"武愛卿教女有方啊。來人,安排武氏入住掖庭宮,待朕細細考察。"

這"考察"二字意味深長,在場宮人無不心領(lǐng)神會。武則天行禮退出時,感受到無數(shù)或嫉妒或探究的目光。她知道,從此刻起,自己已踏入那個充滿機遇與危險的世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章 雷霆之夜

入夜,洛陽宮上空烏云密布。

武則天被安排在掖庭宮一處精致的院落里。按照規(guī)矩,新入選的秀女需經(jīng)過嚴格教導(dǎo)和考察,才能有機會面圣。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當晚就有太監(jiān)來傳旨:陛下召武才人侍寢。

"這...這不合規(guī)矩??!"負責教導(dǎo)禮儀的老嬤嬤驚得目瞪口呆,"武才人還未經(jīng)過完整訓(xùn)練..."

傳旨太監(jiān)壓低聲音:"陛下說了,就喜歡武才人不拘一格的氣度。快些準備吧,圣駕已在路上了。"

武則天坐在妝臺前,看著銅鏡中宮女們忙碌的身影,心跳如鼓卻面不改色。她早料到以自己的出身,不可能按部就班地等待機會。今夜,就是她命運的轉(zhuǎn)折點。

"轟隆——"一聲驚雷突然炸響,震得窗欞嗡嗡作響。緊接著,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下。

"哎呀,這天氣..."老嬤嬤話音未落,外面已亂作一團。太監(jiān)宮女們四處奔走,忙著關(guān)窗收簾。

武則天卻站起身,徑直走向門口。她仰頭望向漆黑的天幕,一道閃電劃破長空,照亮她平靜的面容。

"武才人,快回來!這雷雨太危險了!"宮女驚呼。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李世民竟冒著大雨親自來了,身后跟著幾個狼狽不堪的太監(jiān)。

"陛下!"眾人慌忙跪拜。

李世民擺擺手,目光落在站在廊下的武則天身上。閃電的光芒中,少女亭亭玉立,衣袂飄飄,宛如謫仙。

"武才人不怕雷?"李世民走近問道。

武則天行禮:"回陛下,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臣女何懼之有?"

李世民大笑:"好一個'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來人,備酒,朕要與武才人暢談一番。"

眾人剛要動作,突然一道刺目的閃電直劈而下,緊接著是一聲震耳欲聾的炸雷。殿內(nèi)一根橫梁在雷擊中"咔嚓"斷裂,直直朝李世民頭頂砸來!

"陛下小心!"千鈞一發(fā)之際,武則天猛地撲上前,用盡全身力氣將李世民推開。

"轟!"橫梁重重砸在地上,碎木四濺。李世民驚魂未定,卻見武則天已迅速爬起,不顧手上被木屑劃出的血痕,關(guān)切地問道:"陛下可安好?"

殿內(nèi)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李世民定定地看著眼前這個救了自己一命的少女,心中翻江倒海。

"你..."他剛開口,又是一道閃電劈下,這次直接擊中了院中的一棵古柏,樹干"咔嚓"斷裂,倒下的方向赫然是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