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身邊喪偶或離異的老人,晚年再婚的越來越多。

一起跳舞的老姐妹,老伴去世七年了,她再婚三年,談到去世的老伴心里已經(jīng)沒有悲喜。

人活到這個歲數(shù),好像對生老病死都看開了。

既然逃不過,那就坦然接受。

為了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得體面一些,該存錢的存錢、該鍛煉的鍛煉、該談對象的談對象。

錢、健康的身體和體貼的老伴,是老年人的養(yǎng)老三件套。

老余是我的相親對象,他離異后單身了很多年,在兒女的勸說下才答應再找一個。

一開始我沒看上他,個頭不高、人看著憨憨的,這種男人老了是要被人欺負的。

老余似乎對我很滿意,第一次見面聊完后,過了半個小時,他托媒人給我送了一提牛奶、一大串香蕉和一大籃子草莓。

媒人打趣我:“老余這個人心細,你愛吃的水果他都記著呢,合眼緣的話就處處看,到了咱們這個年紀,找老伴就圖個貼心?!?/strong>

我心里對老余的印象一下子改觀了不少。

我頭一個老伴死得早,他活著的時候對我一般般。

每次趕集只買自己愛吃的,從來不問我喜歡吃什么。

記得有一次我買了點馓子回家,脆脆香香的,偶爾吃一次特開心。他嫌我敗家、亂花錢,說他過得這么窮都是被我吃窮的。

沒事找事,看不得我好,因為這么點小事,我倆打了一架。

我腦袋上有一道傷疤,就是那次打架留下的。

老伴去世后,我沒有太多悲傷,反倒對以后的日子有了些盼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兒女的孩子都大了,不需要給他們帶小孩。

退休后,我有大把的時間享受生活。

每個月5000塊錢的退休金,有自己獨立的住房,身體也還行,我的晚年生活比預想的要好很多。

每個月的退休金自己花兩千,剩下的三千存起來。

我學會了網(wǎng)購,家里想添置什么小家電之類的,不用麻煩兒女,自己在網(wǎng)上直接買了送貨上門;

我報了個老年詩歌班,班上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老人,我們一起寫詩、聊生活、談人生,分享各自的作品;

有段時間我把自己的興趣班安排得太滿,沒有精力打掃衛(wèi)生,還學年輕人在網(wǎng)上請保潔上門打掃。

總之,這樣的日子越過越開心。

只是,一個人的生活難免孤獨,和老姐妹的關系再好,有些話也不好說出口。

誰都有一肚子的心事,沒有人能真正懂得傾聽。

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電視劇看的無聊了,想找個人說說話,拿起手機打開通訊錄,猶豫半天也不知道找誰。

老余的出現(xiàn),緩解了我的孤獨。

每天早晨,我們都會一起去公園晨練,晨練結束后,在小區(qū)附近的早點鋪喝一碗豆?jié){吃一根油條,然后各回各家。

中午到下午的時間,我有自己的安排。

這樣時間我和老余基本不見面,有時老余來我家吃完飯,有時我倆在外面的飯店吃一頓,吃了飯后一起散步,然后又各回各家。

睡覺前,我和老余會通電話,家長里短的,有時我也會讀自己寫的詩給他聽,直到各自有了睡意,互相道一句晚安,掛斷電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和老余在一起的日子很輕松,我好像找到了年輕時在學校談戀愛的感覺,有點心動,又有點享受。

沒有婆媳矛盾,不用生孩子、養(yǎng)孩子,沒有繁雜的家務 。

我這一輩子,直到56歲才遇到愛情,我把這話講給老姐妹們聽,她們都羨慕得不得了。

老余向我提出想一起搭伙過日子,還說我要是不放心、怕被占便宜,我們也可以領結婚證。

我卻猶豫了。

和老余戀愛后,我想象過我們一起過日子的畫面,無非是重復我和前老伴的生活。

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換柴米油鹽的安穩(wěn)日子。

這樣的日子,我不想過。

我跟老余說:“一起住事太多,搭伙過日子還是算了吧,我只想維持現(xiàn)狀?!?/strong>

我是這么想的,不知道對不對:

第一,我們年紀都大了,前面五十多年彼此不認識,搭伙過日子并不一定合適;

第二,我們都有各自的人生閱歷,彼此有兒有女,各自的家庭情況不同,把兩個大家庭變成一個更大的家庭,事情一多就復雜了,我擔心自己處理不好,會給兒女帶來麻煩;

第三,一個人的日子實在太輕松自在了,不必為誰的生活負責,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時候睡覺和起床也都隨自己的心,對什么有興趣就學一點。

第四,我不得不防著人心,我今年56歲退休金5000,每個月攢的那3000塊錢,是我為兒女攢的,萬一這錢我守不住,以后腸子都得悔青了。

這都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考慮的問題,可能聽起來有點自私,但到了我這個年紀,不得不考慮這些現(xiàn)實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我56歲退休金5000,拒絕相親對象搭伙過日子的要求,一起住事太多,只想維持現(xiàn)狀?!?/p>

這件事,你怎么看?

晚年再婚,往往面臨著更現(xiàn)實的問題。

比如:兒女是否支持,有房有錢的怎么安排,沒錢沒房的圖人家什么,有沒有什么基礎疾病等等。

權衡利弊后,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無可厚非。

談到搭伙過日子,都會有戒備心,因為在之前數(shù)十年的婚姻中,內(nèi)心已經(jīng)建立了“秩序感”,自己的兒女才是最重要的,擔心兩個家庭因為自己再婚產(chǎn)生經(jīng)濟糾紛。

“排他心理”是影響再婚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老年女性對再婚更加猶豫。

傳統(tǒng)婚姻中,女性承擔了絕大多數(shù)家務勞動,幾十年如一日,慢慢變得麻木沒有自我。

獨居生活,讓她重新找到自我,感受到自由的重要性。

再次進入婚姻,相當于又把自己“圈起來”了,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力量。

年紀大了,她只想求個安穩(wěn)。

衰老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找個靈魂伴侶撫慰內(nèi)心的孤獨,還是找個能夠相互扶持的人一起走完剩下的路,每個人的需求不同,選擇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