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fā)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21.85度,東經(jīng)95.95度。截至當?shù)貢r間6日晚,此次緬甸強震已造成3564人遇難、5012人受傷,另有210人被報失蹤。

緬甸地震發(fā)生之后,多支中國救援力量星夜馳援,在曼德勒晝夜奮戰(zhàn),以最快響應詮釋"中國速度",以最硬本領展現(xiàn)"中國擔當"。云南救援醫(yī)療隊震后18小時即抵達緬甸,更是成為第一支進入地震災區(qū)的國際救援隊。

據(jù)新華社消息,截至4月6日,中國救援隊伍在緬甸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而當?shù)貢r間4月6日下午,緬甸領導人敏昂萊來到曼德勒中國救援隊伍營地慰問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qū)救援隊全體成員,對中方救援隊伍震后到緬全力救援表示感謝。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了此次赴緬甸救援的救援隊伍和隊員,通過他們講述中國救援力量在緬甸的救援工作。

面對高溫采取輪換制大家積極性很高

緬甸地震發(fā)生之后,3月31日下午,19名來自河北各地市藍天救援隊的隊員緊急出發(fā),于當晚抵達緬甸仰光機場,隨后奔赴災情嚴重的曼德勒展開救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河北救援力量在震后現(xiàn)場

石家莊藍天救援隊薛令濤是此次河北救援力量成員之一。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是31號早晨出發(fā)去的緬甸,當天乘飛機到達仰光后,改乘大巴赴災情嚴重的曼德勒展開救援。救援隊攜帶了兩臺蛇眼探測儀、一臺聲波探測儀、還有一臺雷達生命探測儀,還攜帶了一些破拆工具??紤]到震區(qū)的情況,救援隊還隨身攜帶了一些藥品。

從仰光坐車快到曼德勒的時候,他們從車里看到外面有一些房屋倒塌,路面也發(fā)生了斷裂?!奥吕胀鈬囊恍﹪鷫λ耍瑯腔緵]事,再往里走就發(fā)現(xiàn)一些建筑物倒塌了,包括一些樓房、賓館等?!?/p>

到達目的地后,他們住在戶外。當?shù)匾粋€公司有個大院,院子里有鋼結(jié)構(gòu)的鐵棚,他們就在鐵棚下面搭起了帳篷。在基本的救援物資方面,薛令濤說,他們到當?shù)氐臅r候,水和電都是中斷的,但好在救援隊有礦泉水。在吃飯的問題上,救援隊隨身攜帶了幾天的補給,當?shù)氐纳虝菜土艘恍┪镔Y給救援隊?!霸诼吕眨?shù)厣虝o救援隊配備了翻譯志愿者,安排了向?qū)?,還有一些華僑組織經(jīng)常給救援隊送水、送吃的。”

由于地震對當?shù)赝ㄓ嵲斐闪藝乐仄茐?,曼德勒部分地區(qū)通信中斷,有的地方一點信號也沒有,為了應對這種局面,救援隊提前攜帶了衛(wèi)星通訊設備。因為他們要在作業(yè)區(qū)救援,但有些地方距離營地太遠了,還是無法通訊,“雖然跟后方溝通有時候信號不好,但我們也不能為了發(fā)個信息就去別的地方。”

薛令濤說,這是他第一次來緬甸,到了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邊溫度非常高,穿著救援的服裝感覺到非常熱。面對這種情況,為了防止中暑,救援隊采取輪換制,“在一個救援點上不可能所有人同時上,氣溫又達到了40 度左右,大家就輪流干。”大約 40 分鐘,救援隊員就趕緊換輪換,給隊員們留時間緩一下。在救援的時候,隊員們還要做好防護,“我們不可能穿短袖干活,所以高溫之下還是挺難受的。”

薛令濤介紹,他們到達之后就投入到救援之中,“大概干到夜里1點左右,然后第二天早上8點我們又起來繼續(xù)搜尋。第二天我們沒有進行夜巡,干了一整個白天。我記得那天溫度特別高。因為持續(xù)救援,有隊員輕微中暑,還有一些身體不舒服,大家就安排這些人趕緊補水休息,喝一些藿香正氣水,“面對這種惡劣的情況,我們肯定也要做一些準備?!?/p>

薛令濤回憶,救援工作除了搜尋,還有一些破拆工作,“發(fā)現(xiàn)疑似生命信號后,就馬上破拆,我感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破拆,但是比較遺憾的是破拆之后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生命體征了?!?/p>

薛令濤告訴北青報記者,救援期間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當時他們在救援,有個當?shù)啬行允チ似拮雍秃⒆?,救援隊在搜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遺物,當把這些遺物交給這名男性的時候,對方非常地激動,不停地對他們表示感謝。通過翻譯的介紹,他們才知道對方說以后生活還要繼續(xù),這些遺物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念想,算是最大的安慰。

對于此次赴緬甸救援,薛令濤說,近幾年中國社會救援、社會應急力量發(fā)展迅速,大家的救援技術、救援能力、裝備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長足提升。跟以往的跨國救援相比,他覺得這次緬甸救援大家的積極性更高,因為緬甸有很多的華人、華僑,“在回來的路上,我看到一個簡報,一個被困住的女生在紙上寫了字,‘亨豬好好活下去,艷愛你’,全部是漢字?!毖α顫f,他把這件事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好多人問他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開展國際救援,“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因為受災的人里面有好多華人、華僑?!?/p>

救援時遭遇余震當時真是嚇壞了

緬甸地震發(fā)生之后,根據(jù)應急管理部、湖南省應急管理廳調(diào)度指令,3月29日,岳麓藍天救援隊第一批次救援隊員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出發(fā)趕赴緬甸地震災區(qū),協(xié)助抗震救災和傷員救治工作。當?shù)貢r間3月30日9時30分,岳麓藍天救援隊在曼德勒佛學禮堂,通過生命探測儀發(fā)現(xiàn)1名仍有生命體征的幸存者,隊長譚章對現(xiàn)場不穩(wěn)定因素進行評估后,當?shù)叵狸犻_展破拆營救,成功將幸存者救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岳麓藍天救援隊

4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lián)系到譚章,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他們已經(jīng)接到撤離通知,并安全撤離。對于撤離的原因,他說,因為救援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已經(jīng)超過了120小時,繼續(xù)搜救的希望渺茫,他們地毯式搜索的時候也已經(jīng)檢測不到生命跡象,所以接到通知后就撤離了。

譚章說,他們3月29日早上6時30分從湖南長沙出發(fā),先到達云南昆明,下午2時30分抵達緬甸仰光市?!拔覀冴犖橹凶畲蟮氖?963年的,62歲,最小的是2006年的,19歲?!贝舜卧缆此{天救援隊共派出20人次,其中第一梯隊5人,第二梯隊9人,第三梯隊6人,“我們第一梯隊帶了3臺雷達生命探測儀,是湖南正申科技免費提供給我們的,第二梯隊帶了很多地震救援用的液壓破拆設備,第三梯隊帶了華諾星空的雷達生命探測儀?!?/p>

譚章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救援的地方是曼德勒市教理學院,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當時有270人在考試,“在現(xiàn)場看到尸體的時候心里真的是說不上來什么了?!弊T章哽咽著說:“我們通過雷達生命探測儀發(fā)現(xiàn)有一處生命跡象,后續(xù)發(fā)現(xiàn)有一個20歲左右的男性被卡在了二層的地方,他的腿被三樓的梁和二樓的梁壓住了。”譚章回憶,他看到對方的手一直在揮舞,“我覺得他是想找一個支撐點,然后我就握住了他的手,想給他傳遞一些溫暖的感覺,讓他堅持下去?!弊T章說,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jīng)在2018年參與過泰國的一次救援,當時因為他們是在地下的水里面,很冷,每一個小朋友救出來的時候,他都是握著他們的手,想給他們一些熱量和溫暖,所以這次到緬甸救援的時候是同樣的想法,就是讓他們活下去?!拔覀円恢睆纳衔绺傻较挛绮畈欢?點多的時候,離地震差不多50個小時,但是當?shù)氐尼t(yī)療條件較為匱乏,加上當?shù)氐臏囟纫恢碧貏e熱,40多度,就先給他上了一罐氧氣和一些流食給他吃。但是到最后差不多快救出來的時候,他還是沒有支撐住?!?/p>

在救援過程中,譚章提到他們需時刻注意不斷發(fā)生的余震,“我們遇到過兩次,我們在救援的過程中,和中國國家救援隊、廈門曙光救援隊和上海三棲救援隊在一起,大家在進行破拆救援的關鍵時刻。突然‘咚’的一聲,整個樓都有強烈的震動的聲音,當時真是嚇壞了,里面還有我們20多位救援人員,幸好沒事?!?/p>

遇難者家屬強忍悲痛提醒救援人員注意安全

4月7日,北青報記者從上海藍天救援隊獲悉,上海藍天救援隊6名隊員夏亮、韋念遠、劉明、倪慶、胡蘇馳、郭寶仁于3月31日從上海出發(fā),經(jīng)泰國曼谷轉(zhuǎn)機抵達緬甸仰光市后,乘車趕赴緬甸曼德勒市。北京時間4月5日20時08分該隊結(jié)束階段性任務,開始乘坐大巴從曼德勒撤離,6日上午到達緬甸仰光機場,分乘兩班飛機返回上海,8日下午2點左右到達上海。在為期7天的行動中,隊員們克服余震、高溫等多重挑戰(zhàn),共搜尋挖掘并移交7名遇難者遺體,并將剩余救援物資移交后續(xù)救援力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藍天救援隊

上海藍天救援隊一行6人攜帶生命探測儀、破拆工具、照明無人機、電鎬、液壓鉗、汽油發(fā)電機、醫(yī)療包、通訊設備等救援裝備進駐云華師范學院臨時營地。在作業(yè)區(qū),上海藍天救援隊隊員們采用分片區(qū)網(wǎng)格化搜索策略,頂著日均35°C的高溫,在粉塵彌漫的環(huán)境中開展廢墟清理,搜救期間全程需佩戴N95,個別現(xiàn)場需戴防護面具,夜間則用照明無人機和汽油發(fā)電機維持搜救和破拆作業(yè),領隊夏亮表示,“期間我們多次遭遇余震和局部坍塌險情?!痹谡饏^(qū)救援過程中,上海藍天救援隊隊員們經(jīng)歷了諸多令人揪心的時刻,“當一名隊員看到已經(jīng)不完整的遇難者時,眼睛瞬間泛起淚花。就在旁人以為他會退縮時,他稍作停頓后仍毅然上前轉(zhuǎn)移遺體。更令人痛心的是,一名兒童遇難者保持著爬向逃生通道的姿勢,眼神中似乎還帶著求生的渴望?!?/p>

夏亮向北青報記者透露,在救援現(xiàn)場,一些遇難者家屬強忍悲痛提醒隊員們“不要著急,注意安全”。在持續(xù)高溫下,隊員們雖已疲憊不堪,但稍作休息后仍堅持返回一線繼續(xù)搜救,“我們自帶了壓縮干糧和瓶裝水,后期當?shù)厝A人志愿者送來熱食?!?/p>

夏亮表示“雖然沒能找到幸存者,但讓逝者得到尊嚴的安葬,給生者帶去些許安慰,這就值得。”目前,上海藍天救援隊返程前已將藥品、睡袋、防護服等關鍵物資移交后續(xù)救援隊伍。

中國救援力量在緬甸曼德勒市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北青報記者從深圳公益救援隊獲悉,按照應急管理部統(tǒng)一調(diào)配部署,深圳公益救援隊組織首批23名專業(yè)救援隊員和1條搜救犬,攜帶超1噸的救援裝備和物資,于3月30日9時抵達震中曼德勒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深圳公益救援隊

當天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隊在長城酒店探測定位到被埋壓的生命體,之后經(jīng)過9個多小時的聯(lián)合營救,于3月31日凌晨營救出1名緬甸籍35歲孕婦。這也是中國救援隊伍在曼德勒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隨后深圳公益救援隊再次發(fā)揮重要作用,于4月2日配合中國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qū)救援隊在金色鄉(xiāng)村酒店救出1名受困125小時的52歲緬甸籍男性。至此,中國救援隊伍在緬甸成功救出了9位幸存者。

截至4月4日,深圳公益救援隊共完成42個工作場地的快速評估,入內(nèi)搜索26處,破拆排查11處;救出幸存者2人、協(xié)助移出遇難者遺體5具,現(xiàn)場處置傷患3人;協(xié)同中國救援隊伍開展災民點醫(yī)療巡診,處置傷情11人,發(fā)放藥品380人次;在行動期間,深圳后方信息中心安排402人次24小時值守,為前線提供各類技術支撐。

4月4日中午,接撤離通知,深圳公益救援隊結(jié)束在緬甸的救援任務,開始有序撤離,24名隊員全員于4月7日下午返回深圳。

實習生 武昱含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鐵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