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比賽看得人熱血沸騰,可背后的故事比金牌更扎心。
全紅嬋最近拿了塊銀牌,分?jǐn)?shù)只差了不到5分。

領(lǐng)獎臺上她笑得挺開心,可賽后一句話讓所有人破防:"體重漲了,動作都變形了。"
三年前東京奧運會,14歲的她像條小魚似的,入水幾乎沒水花?,F(xiàn)在18歲了,身高躥了7厘米,體重漲了7公斤。

別小看這點變化,對跳水運動員來說簡直是災(zāi)難——翻跟頭更費勁,入水速度變快,水花壓不住。
教練說她現(xiàn)在像背著沙袋訓(xùn)練,每天得在水里練一個半小時,喝水都要數(shù)著毫升喝。

陳芋汐比她大一歲,早吃過這種苦頭。當(dāng)年她長身體時,比賽成績直線下滑,東京奧運會直接丟了金牌。
現(xiàn)在輪到她勸全紅嬋:咱們這個年紀(jì),身體說變就變。她自己更狠,每天稱十次體重,多吃口飯都要多練半小時。

有次比賽趕上生理期,疼得直冒冷汗照樣往水里跳。
這倆姑娘的關(guān)系特有意思。雙人比賽時默契得像親姐妹,單人比賽就成了對手。

這次墨西哥比賽,全紅嬋預(yù)賽第一,決賽第三跳失誤,陳芋汐抓住機會反超。
看著全紅嬋現(xiàn)在這樣,好多人心疼。她以前訓(xùn)練摔傷手,吃飯拿筷子都抖,現(xiàn)在為了減重連零食都不敢吃。

儲物柜里常年放著陳皮糖,想家了才舍得含一顆。
陳芋汐也好不到哪去,常年控體重搞得胃病反復(fù)發(fā)作,比賽前緊張到失眠。

專家說女跳水運動員最黃金的年齡就是12-16歲,過了這個坎還能保持狀態(tài)的鳳毛麟角。
全紅嬋硬是撐到18歲拿了兩塊奧運金牌,可這次銀牌就像面照妖鏡,把成長的代價照得清清楚楚。

她自己也說:以前跳十次九次成功,現(xiàn)在練五次要摔三次。
觀眾總愛說天才永不落幕,可現(xiàn)實是再牛的天才也得和身體較勁。

全紅嬋現(xiàn)在每天訓(xùn)練完,腳踝腫得像饅頭,還得笑著和粉絲打招呼。
陳芋汐更慘,有次采訪說到"我們這行吃青春飯"。

看著她們,突然覺得金牌沒那么重要了。
兩個小姑娘在更衣室分著耳機聽歌,陳芋汐給全紅嬋揉肩膀,這才是最真實的畫面。

下次比賽她倆誰贏誰輸真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站得多高,她們首先是個正長身體的小姑娘。#全紅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