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5年的一天,重慶的一個農(nóng)民像往常一樣,拿著鋤頭在自家地里干活,他一邊松土,一邊想著來年地里的莊稼能有個好收成。
突然,他感覺鋤頭被什么東西絆住了,老農(nóng)以為又是一塊埋在土里的硬石頭,于是準(zhǔn)備上前查看。
“媽呀!”農(nóng)民嚇得癱坐在地上,冒出一身冷汗,丟下鋤頭,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就拼命地往人多的地方跑。
聽完老農(nóng)的講述后,其他人也都紛紛撂下手中的活,趕去一看究竟。
原來是一具白骨,一半露出來,另一半因為時間久遠(yuǎn),已經(jīng)被泥沙掩埋,露出的手上還帶著一副鐐銬。
一時間眾說紛紜,圍觀的人都在猜測尸體的身份,他們隨即報了警。
經(jīng)過專業(yè)人員的檢測,證實尸體的主人正是被人暗殺的烈士楊漢秀,然后揭開一段塵封26年的真相。
楊漢秀是誰?她又因為什么被暗殺,拋尸至此?
楊漢秀革命道路上的三個領(lǐng)路人
和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出身貧苦家庭的人不同,楊漢秀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她所在的楊家不但家境優(yōu)渥,而且極其特殊。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她的親伯父正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四川軍閥,有了這層背景加持,楊家的地位自然非同一般,而她的父親楊懋修則是渠縣、廣安一帶有名的土豪。
在那個封建時代,楊家這樣的大家庭沒有因為楊漢秀的女娃身份而忽視她,相反卻十分寵愛她。
因為楊家已經(jīng)有了多個男孩,而楊漢秀則是楊家出生的第一個女孩子,還是獨女,所以楊漢秀在楊家的待遇可想而知,就連渠、廣一帶的人見了都要尊稱她一聲楊大小姐。
楊漢秀這樣一位出身軍閥家庭、生活闊綽的大小姐,為什么最后卻甘愿與自己的家庭決裂,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的呢?
究其原因,除了楊漢秀自身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她的蛻變之路還離不開三個人的引領(lǐng),而這第一個人就是朱德。

朱德和楊森早年是同學(xué),楊森非常欣賞朱德的才能,考慮到這層關(guān)系,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期間,中央派遣朱德去往楊森部任黨代表。
朱德常常到楊森家中做客,由此和楊漢秀結(jié)識,楊漢秀親切地稱其為朱伯伯。
對于朱德的造訪,楊漢秀可以說是期待的,因為她能從伯伯楊森和朱德的談?wù)撝?,聽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她頭頂不再是大宅院里四四方方的天空,而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全中國。
她總是搬著小板凳坐在角落里,暗暗記下朱德和楊森每次對話或者爭論的內(nèi)容,認(rèn)真思考。
朱德充滿愛國熱情的話語,維護國家主權(quán)和反帝愛國的民族氣節(jié),無一不深深地震撼著楊漢秀,少年的她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從那時起,楊漢秀就一直在尋找一條救國救民之路,她把自己整日關(guān)在書房里,埋頭苦讀,從書中尋找答案,讀書之余,她還時常舞劍,因為她渴望像秋瑾那樣,為拯救祖國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
第二個人則是楊文秀的堂哥、楊森的長子楊漢忻,彼時楊漢忻在天津讀大學(xué)。
雖然父親是軍閥,但和楊文秀一樣,楊漢忻不忍中國的百姓處在軍閥統(tǒng)治的水深火熱中,參加了共產(chǎn)黨的外圍組織,積極投身于學(xué)生愛國運動,卻不幸遭到北洋軍閥鎮(zhèn)壓逮捕。
兒子參加反對父親的游行,聽起來很是可笑,但這也從側(cè)面表明了楊漢忻和楊漢秀,為了救國救民,需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別人可能會得到家庭的支持,而他們則肯定會站在家庭的對立面。

在楊森的打點下,楊漢忻被釋放,只是在天津待不下去了,于是楊森就把楊漢忻送到德國留學(xué),可沒想到楊漢忻再次參加了反對弗朗哥的法西斯斗爭,由于德國形式變化,安全起見,他只能回國。
聽說楊漢忻在外邊參加了國民黨,還要回來革家庭的命,全家人都感到十分不安,唯獨楊漢秀對這個大哥很是欽佩,也期待著同他一樣踏上救國救民的康莊大道。
楊漢忻還給楊漢秀講“五四運動”;西方列強耀武揚威地出入北京城;租界的外國巡撫如何毆打百姓等,這讓楊漢秀知道了許多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再一次打開了她的視野。
恰好在此時,楊漢秀遇見了引領(lǐng)她革命的第三個人朱挹清,朱挹清以前曾做過她的家庭教師,但朱挹清的真實身份則是中共地下黨員。
1939年初,楊漢秀跟隨朱挹清到了成都,她在這里一邊做報社的校對工作,一邊等待去延安的機會。

就這么等啊等啊,眼看著比楊漢秀后來的人都出發(fā)了,楊漢秀還沒有得到北上的消息,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為了到延安,走了將近一年
原來,楊漢秀的大小姐的身份令很多人不解,他們認(rèn)為楊漢秀肯放棄那么優(yōu)渥的生活環(huán)境,其中肯定有貓膩,還指責(zé)朱挹清為什么要把這么一個豪紳小姐給介紹來了。
在楊漢秀堅持不懈地爭取下,考察人的懷疑才終于漸漸消解,安排她乘西北公社的卡車去延安,好不容易到了寶雞,意外又發(fā)生了。
胡宗南封鎖了去延安的道路,楊漢秀不得已又折回秦嶺,暫時在雙石鋪小學(xué)教書,在教書期間,她聽到許多日本強盜泯滅人性的暴行,這更加激起她要奔赴抗日圣地延安的想法。

等待不是辦法,楊漢秀決定獨自前往山西,去尋找一個叫干玉梅的四川老鄉(xiāng),干玉梅此時是山西省盟會的特派員,楊漢秀希望通過她的幫助,參加八路軍或者到延安去。
1939年秋冬時期,國內(nèi)斗爭形勢異常尖銳嚴(yán)峻,日本此時正出動20萬侵略軍,準(zhǔn)備大舉進攻山西東南地區(qū),然后閻錫山又大肆逮捕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青年。
楊漢秀的處境可想而知,但她絲毫沒有畏懼,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中條山上見到了干玉梅。
明白楊漢秀的來意后,干玉梅很是吃驚,她不明白一個富裕家庭出身的小姐為什么甘愿背棄自己的家庭,一門心思鬧革命,她同時還擔(dān)心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楊漢秀能否適應(yīng)游擊隊艱苦的生活條件。
那時,游擊隊面臨多方夾擊,在轉(zhuǎn)戰(zhàn)途中經(jīng)常吃不上飯,夜里宿營男女都要擠在一個大通鋪上,有時找不到房屋,就只能頂著凜冬的寒風(fēng)在樹林的石頭上露營,早上砸冰,然后捧著雪水洗漱。

除此之外,與敵人遭遇時,游擊隊還要在武器裝備嚴(yán)重不足的情況下艱難作戰(zhàn),但就算環(huán)境如此艱難險惡,楊漢秀也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獻身革命的決心,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干玉梅的擔(dān)心完全是多余的。
楊漢秀一行人沿著黃河日夜行軍四天,打算到八路軍的總部去,就在距離總部不遠(yuǎn)的一個小山村時,意外又再一次發(fā)生了。
他們被國民黨的部隊攔截了,要把他們帶到軍部進行審查,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行軍支部決定讓楊漢秀亮明官小姐身份,并提出抗議。
這一招果然有效,國民黨部隊知道楊漢秀是楊森親侄女之后,把注意力都放在楊漢秀身上,放松了對其他人的審查,幾天后,頑軍決定把楊漢秀和幾個朝鮮女同志送到洛陽。
楊漢秀以外出洗澡為借口,將此事報告給了朝鮮義勇軍,將朝鮮女同志營救出來,隨后,他又假稱讓干玉梅陪她看病,倆人僥幸逃脫。

楊漢秀和干玉梅輾轉(zhuǎn)到了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恰好在這遇到了剛從華北前線返回西安的朱德和康克清。
知道楊漢秀一路的經(jīng)歷以及想要去往延安學(xué)習(xí)的愿望后,朱德當(dāng)即表示同意,并贊贊揚漢秀:“你為了到延安,走了一年多的路,這一路上的坎坷曲折便是你最好的入學(xué)考試,你和我一同回陜北?!?/strong>
楊漢秀終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延安,她改名叫吳銘,希望自己能重新開始,她表現(xiàn)積極,先后在延安女子大學(xué)和魯藝美術(shù)系學(xué)習(xí),還參加過著名的爺臺山戰(zhàn)斗,當(dāng)老師,運傷兵,她都始終沖在一線。
可就在楊漢秀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yuǎn)時,一盆冷水又潑到了她的頭上。

痛斥軍閥暴行,被親伯父下令處死
沒錯,還是因為楊漢秀的出身問題,總有人懷疑她是國民黨派來的特務(wù),是楊森打進內(nèi)部的奸細(xì),楊漢秀一連幾天都在講自己的歷史,談參加革命的動機,但總是得不到解脫。
朱德聽說此事后,當(dāng)即為楊漢秀去延安的經(jīng)歷作了證明,還語重心長地對懷疑楊漢秀的人說:“人家放著好端端的大小姐不當(dāng),一路上歷經(jīng)坎坷就為了來延安參加革命,這樣做會讓楊漢秀同志寒心的?!?/strong>
遠(yuǎn)在華北前線的干玉梅同志也寫來證明材料,審查楊漢秀的事情才告一段落。
抗戰(zhàn)勝利以后,中央決定抽調(diào)一批四川籍的干部回川工作,楊漢秀就是其中一員。
1946年初,楊漢秀隨周恩來一同前往重慶,一落地就遭到國民黨特務(wù)的跟蹤和監(jiān)視,他旋即回到鄉(xiāng)下,從她哥哥手中拿回被他們霸占的田產(chǎn),然后大量變賣田產(chǎn),偷偷地購買物資給地下黨送去。

由于懷疑楊文秀和延安有關(guān)系,當(dāng)?shù)貒顸h政府曾三次將她逮捕入獄。
1949年初,楊漢秀因病被楊森解除監(jiān)獄就醫(yī),軟禁在重慶市民醫(yī)院的病房里。
隨后,楊漢秀目睹了重慶發(fā)生的“九二火災(zāi)”,這場大火給山城民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了嚴(yán)重的損失,同時也顯露出國民黨政府丑惡的嘴臉。
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場慘案的真相,楊漢秀多次在公開場合怒斥楊森是這場火災(zāi)的制造者,楊森惱羞成怒將楊漢秀秘密逮捕,囚禁起來。
楊森多次派人給楊漢秀做思想工作,希望她脫離共產(chǎn)黨,重新回歸家庭,一切既往不咎,放了楊漢秀,但是楊文秀寧死不屈,趕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勸降者。

楊漢秀擲地有聲地對楊森下屬說:“無需再勸,你們還是早點棄暗投明吧,國民黨的惡行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為此傷害了多少無辜百姓,楊森他就是個反動派,他中毒太深了?!?/strong>
1949年11月23日,在楊森辦公室內(nèi),處長張明選正在向他做匯報:“勸了很多次了,她根本油鹽不進,甚至還反勸我們棄暗投明,不要再執(zhí)迷不悟,還罵您……。”
張明選低下頭欲言又止,楊森遏制住胸中的怒火,壓低聲音道:“不要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話,一次性說完?!?/p>
“罵您中國民黨反動毒素太深。”還未等張明選說完,就聽見砰的一聲,楊森把辦公桌上的茶杯摔得粉碎,一些碎屑還濺到張明選衣服上。
“好你個楊漢秀,我看你是不知天高地厚,平日里我就是太縱容你了,共產(chǎn)黨真是厲害啊,處死吧?!闭f完,楊森閉上了眼睛。

“可她畢竟是您的親侄女,”張明選看見楊森依舊閉著眼睛不說話,便識趣地退了出去。
一輛租用的小汽車內(nèi),楊漢秀被蒙著臉坐在汽車后座,在車子到達碉堡之前,楊漢秀旁邊的特務(wù)用繩子將她勒死,然后拋尸碉堡內(nèi)。
因為楊漢秀被秘密處決,所以就連她的家人都不知道她身在何處,多方尋找無果。
直到歌樂山的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了楊漢秀的尸體,才揭開了事情的真相。
1980年11月25日,歌樂山烈士陵園為楊漢秀舉行了隆重的遺骨安葬儀式,多家報刊,雜志也都相繼報道了楊漢秀的事跡。

結(jié)語:
楊漢秀甘愿放棄富裕的生活,為了救國救民,積極投身革命的這種行為值得我們敬仰。
她和封建家庭割裂的勇氣,她歷盡坎坷也要走到延安的決心,意味著她已經(jīng)完全成了一個合格的革命志士。
戰(zhàn)爭年代,楊漢秀在能獨善其身的時候,仍舊堅決地選擇了兼濟天下,英雄之所以為英雄,是因為他們擁有大部分人沒有的高貴品質(zhì)。
正是這些革命志士的流血犧牲,才為我們換取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我們在努力生活的同時也不應(yīng)該忘記他們的奉獻,向他們致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