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昌
時隔五年,鄭州騎行阿姨李冬菊今日(4月8日)再度出發(fā),開啟跨國騎行!這次,她將從鄭州乘火車抵達新疆,以新疆為騎行起點,途經(jīng)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伊朗等中東、中亞國家,最終抵達土耳其!
李冬菊曾騎行前往三大洲的17個國家,用騎行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癥,成為很多網(wǎng)友的“勵志偶像”。這位67歲的阿姨,將如何憑借一人一車,開啟這一次的跨國旅行呢?

30小時硬座開啟“窮游”
“自行車比我先到,已經(jīng)托運到新疆了,我到了以后要先調(diào)校車。”李冬菊告訴大象新聞記者,她這趟跨國騎行時間安排在清明節(jié)后,首先是避開節(jié)假日人群,其次是考慮想在天氣變得炎熱之前,完成這趟旅程。
4月8日凌晨1點半,李冬菊獨自背著沉重的行囊,登上了前往烏魯木齊的火車。她告訴記者,為了節(jié)約開銷,選擇了硬座。從鄭州到烏魯木齊,30多個小時的行程,票價299.5元。
李冬菊一直將自己的出行方式調(diào)侃為“窮游”。她透露,因為經(jīng)濟條件并不寬裕,這些年自己積攢了一套“窮游攻略”:在吃的方面,她會在國外商店臨關(guān)門前那幾分鐘,搶購折扣食品;而在住的方面,她很少找旅店住宿,一般會自己搭帳篷,或找個飯店、咖啡廳的角落打個地鋪,“幫忙收收杯子、拖拖地,老板基本上都會答應(yīng)。”
“我認為窮游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有錢出去玩并不厲害,那是誰都會做的事,沒錢還能玩好才叫本事?!北M管行程十分辛苦,但她認為是值得的:“旅途中重要的是走過的路、體驗過的冒險、沿途聽過的故事,當所有的一切匯聚在一起,就是騎行的意義?!?/p>
計劃7到9天跨越國境
十幾年前,李冬菊曾患上重度抑郁癥,嘗試過多種辦法讓自己解脫,卻均告失敗。2014年,她開始騎行并一發(fā)不可收拾。幾年間,獨自騎行的她,到過越南、法國、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橫跨三大洲。而這個舉動,也徹底治愈了她的抑郁癥。
在李冬菊這次的騎行攻略中,記者了解到她在新疆的騎行路線,要途經(jīng)“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賽里木湖,穿越壯觀的果子溝大橋,最終從霍爾果斯的邊境口岸離開中國。國內(nèi)的這段騎行線路全程約650公里,預計7到9天。
對于這趟漫長的線路,家人因為擔心安全問題并不支持,但對遠方的向往,還是讓李冬菊“只顧風雨兼程”。她表示,自己對這個世界有“很重的好奇心”,所以,金錢、年齡、病痛等任何事情都無法阻攔。
熱門跟貼